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66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两个减震组件、两个加持组件和两个收线组件,所述耳机本体的中端部呈铰接设置,两个所述减震组件对称设置在耳机本体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加持组件分别设置在耳机本体的两端,两个所述收线组件对称设置在耳机本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点在于:可以通过减震弹簧吸收大部分产生的震动,还可通过夹子将耳机固定在衣领上,增加了耳机的稳定性和防震性。定性和防震性。定性和防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


[0001]本申请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

技术介绍

[0002]耳机又称耳筒或听筒,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0003]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佩戴方式有入耳式、头戴式、耳塞式等,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等,同时也用于电脑和Hi

fi 音响中。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挂脖式耳机不易固定而且减震性能较差,在使用者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晃动,而且当挂脖式耳机不慎掉落时,与地面发生碰撞,可能会对耳机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它包括耳机本体、两个减震组件、两个加持组件和两个收线组件,所述耳机本体的中端部呈铰接设置,两个所述减震组件对称设置在耳机本体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加持组件分别设置在耳机本体的两端,两个所述收线组件对称设置在耳机本体的底部。
[0006]优选的,每个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接触板、减震弹簧、滑动轴、第一接触杆和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二接触杆设置在耳机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接触杆与接触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设置在第一接触杆与第二接触杆之间,且滑动轴与第一接触杆与第二接触杆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第一接触杆和第二接触杆上。
[0007]优选的,每个所述加持组件均包括转动杆、卡齿、拉环、拉扯线和固定夹,所述转动杆设置在耳机本体内且其一端延伸至耳机本体外,所述卡齿套设在转动杆的一端上,所述拉环固定在转动杆的一端外壁上,所述拉扯线的一端与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夹与拉扯线的另一端连接。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收线组件均包括转动块、耳机线、卡块、卡合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设在耳机本体的底部,所述转动块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耳机线缠绕在连接杆上,所述卡块对称设置在转动块上,所述卡合齿套设在转动块上。
[0009]优选的,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凸块和与凸块插接配合的凹槽。
[0010]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1]首先通过使用者将耳机本体戴在脖子上,再通过接触板抵触脖子后,继续通过第一接触杆和第二接触杆上的减震弹簧对耳机本体进行减震,再通过使用者将夹子固定在衣领上,再通过使用者将拉环拉出从而将卡齿带出,实现调节衣领与耳机本体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再将卡齿推回至耳机本体内,再通过使用者扭动转动块带动卡块转动,随后将转动块拔出转动从而带动耳机线缠绕在连接杆上,再将转动块推回耳机本体内,最后通过使用者扭动转动块带动卡块转动,随后将转动块拔出转动从而带动耳机线缠绕在连接杆上,再将转动块推回耳机本体内。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减震组件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加持组件立体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收线组件立体图;
[0017]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0018]图中:耳机本体1、两个减震组件2、接触板21、减震弹簧22、滑动轴23、第一接触杆24、第二接触杆25、两个加持组件3、转动杆31、卡齿32、拉环 33、拉扯线34、固定夹35、两个收线组件4、转动块41、耳机线42、卡块43、卡合齿44。连接杆4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21]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两个减震组件2、两个加持组件3和两个收线组件4,所述耳机本体1的中端部呈铰接设置,两个所述减震组件2对称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加持组件3分别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两端,两个所述收线组件4对称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底部。
[0022]具体的,每个所述减震组件2均包括接触板21、减震弹簧22、滑动轴23、第一接触杆24和第二接触杆25,所述第二接触杆25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接触杆24与接触板2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23设置在第一接触杆24与第二接触杆25之间,且滑动轴23与第一接触杆24与第二接触杆25 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弹簧22套设在第一接触杆24和第二接触杆25上,首先通过使用者将耳机本体1戴在脖子上,再通过接触板21抵触脖子后,继续通过第一接触杆24和第二接触杆25上的减震弹簧22对耳机本体1进行减震,避免了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耳机晃动对使用者体验效果变差。
[0023]具体的,每个所述加持组件3均包括转动杆31、卡齿32、拉环33、拉扯线34和固定夹35,所述转动杆31设置在耳机本体1内且其一端延伸至耳机本体1外,所述卡齿32套设在转动杆31的一端上,所述拉环33固定在转动杆31的一端外壁上,所述拉扯线34的一端与转动杆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夹35与拉扯线34的另一端连接,首先通过使用者将夹子固定在衣领上,再通过使用者将拉环33拉出从而将卡齿32带出,实现调节衣领与耳机本体1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再将卡齿32推回至耳机本体1内,加强了对耳机的固定减震效果。
[0024]具体的,每个所述收线组件4均包括转动块41、耳机线42、卡块43、卡合齿44和连接杆45,所述连接杆45插设在耳机本体1的底部,所述转动块41与连接杆45相连接,所述耳机线42缠绕在连接杆45上,所述卡块43对称设置在转动块41上,所述卡合齿44套设在转动块41上,通过使用者扭动转动块41带动卡块43转动,随后将转动块41拔出转动从而带动耳机
线42缠绕在连接杆45上,再将转动块41推回耳机本体1内,避免了耳机线42缠绕在一起不好整理的问题。
[0025]具体的,所述耳机本体1上设有凸块和与凸块插接配合的凹槽,通过耳机本体1的中端部呈铰接设置使用者能够将耳机本体1折叠,其次将耳机本体1 上的凸块和凹槽相插接,实现了对耳机本体1折叠后更加稳定的固定,大大增加了便捷性。
[0026]本技术工作原理:首先通过使用者将耳机本体1戴在脖子上,再通过接触板21抵触脖子后,继续通过第一接触杆24和第二接触杆25上的减震弹簧22对耳机本体1进行减震,再通过使用者将夹子固定在衣领上,再通过使用者将拉环33拉出从而将卡齿32带出,实现调节衣领与耳机本体1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再将卡齿32推回至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1)、两个减震组件(2)、两个加持组件(3)和两个收线组件(4),所述耳机本体(1)的中端部呈铰接设置,两个所述减震组件(2)对称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加持组件(3)分别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两端,两个所述收线组件(4)对称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震组件(2)均包括接触板(21)、减震弹簧(22)、滑动轴(23)、第一接触杆(24)和第二接触杆(25),所述第二接触杆(25)设置在耳机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接触杆(24)与接触板(2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23)设置在第一接触杆(24)与第二接触杆(25)之间,且滑动轴(23)与第一接触杆(24)与第二接触杆(25)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弹簧(22)套设在第一接触杆(24)和第二接触杆(2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向明张欢甘飞邵龙张高垒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嘉圣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