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51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在屋面预制模板上的PVC预埋套筒,所述PVC预埋套筒的外侧套设防护套管,且所述PVC预埋套筒的上口高度大于所述防护套管的下口高度,所述防护套管的下面设置多个支撑柱,相邻支撑柱之间设置混凝土通道,屋面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充填在所述防护套管的外侧及所述防护套管与所述PVC预埋套筒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PVC预埋套筒在屋面浇筑混凝土或其它施工时能得到有效防护,避免破损,有效保证了PVC预埋套筒的防水,而且防护套管不穿越楼板,混凝土充填在防护套管的外侧及防护套管与PVC预埋套筒之间,不会出现防护套管封堵以后水沿防护套管内壁往下渗的现象。水沿防护套管内壁往下渗的现象。水沿防护套管内壁往下渗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的出屋面套管,特别是一种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屋顶通常需要直立设置各种管道,这些管道直接立在屋面上面,管道的下部与顶层住户的室内管道连通,这些管道就是行业内常说的出屋面管道。出屋面管道常见于家里厨房的排水立管以及卫生间的排水立管的上方,通常用于各排水立管的通气。
[0003]出屋面管道的传统做法是预埋防水套管(防水套管是在普通套管周围焊一圈止水环来达到防水的目的),之后再在防水套管内安装出屋面管道,并在安装出屋面管道之后对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但是采用这种传统做法经常会出现出屋面管道处渗水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防水套管穿越楼板,且在对缝隙密封处理极难处理到位,很容易出现水沿防水套管内壁渗下来的情况。
[0004]目前也有采用带止水翼环的PVC预埋套管替代防水套管的。由于PVC预埋套管本身不是套管,它只是在管材本身的外壁加上了止水翼环,通过直接把PVC预埋套管埋置在混凝土内。后期出屋面管道安装的时候,将出屋面管道与PVC预埋套管直接连接就可完成出屋面管道的安装。这样,出屋面管道与PVC预埋套管之间无缝连接,能很好地避免沿防水套管内壁渗水,但由于PVC预埋管道的强度有限,很容易在屋面浇筑混凝土或其它施工时,PVC套管出现破损,进而导致PVC预埋套管渗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出屋面管道采用PVC预埋套管易出现破损及渗水状况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保护PVC预埋管道,保证出屋面管道处防水的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屋面预制模板上的PVC预埋套筒,所述PVC预埋套筒的外侧套设防护套管,且所述PVC预埋套筒的上口高度大于所述防护套管的下口高度,所述防护套管的下面设置多个支撑柱,相邻支撑柱之间设置混凝土通道,屋面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充填在所述防护套管的外侧及所述防护套管与所述PVC预埋套筒之间。
[0007]本技术在PVC预埋套筒的外侧设置防护套管,使PVC预埋套筒在屋面浇筑混凝土或其它施工时能得到有效防护,避免破损,有效保证了PVC预埋套筒的防水。另外,防护套管不穿越楼板,且防护套管的下面设置混凝土通道,混凝土充填在所述防护套管的外侧及所述防护套管与所述PVC预埋套筒之间,使防护套管类似于镶嵌在混凝土中一般,不会出现防护套管封堵以后水沿防护套管内壁往下渗的现象。
[0008]为确保所述PVC预埋套筒(预埋套筒的长度为12公分)的上口高度大于所述防护套管的下口高度,所述防护套管的下口距离所述屋面预制模板6-10公分。
[0009]为确保所述防护套管与所述PVC预埋套筒之间充填混凝土,所述防护套管的直径
大于所述PVC预埋套筒的直径50-60mm,且所述防护套管与所述PVC预埋套筒同轴线安装。
[0010]为确保所述防护套筒安装稳定,所述支撑柱为L型,且所述支撑柱的一边竖直设置并与所述防护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边沿所述屋面预制模板朝外侧水平延伸。
[0011]优选地,所述防护套管采用钢套管。
[0012]优选地,所述防护套管的下面设置三个支撑柱,且所述三个支撑柱在所述防护套管底部平均布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利用PVC预埋套筒的防水性,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PVC预埋套筒可以跟PVC排气管进行很好的承插或胶水连接,避免了预留防水套管后续封堵吊模的工序,极大省去了人力物力,且本技术的施工过程没有废弃物,对工地和周边没有任何污染,实现了绿色施工,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浇筑成型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成型图。
[0019]图中:1、屋面预制模板;2、PVC预埋套筒;3、防护套管;4、支撑柱;5、混凝土;6、PVC排气管;7、室内排水管;8、楼板;9、屋面防水卷材;10、屋面保温板;11、屋面防水保温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2]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一实施例包括:
[0023]1、利用切割机将DN150mm焊接钢管切割出需要的长度制成钢套管(即防护套管3),将Φ10圆钢等材料切割成20~30CM若干等份并弯成L型制成支撑柱4。
[0024]2、利用焊机环绕切割好的钢套管焊接三个预制好的L型支撑柱4,保证支撑柱4的一边竖直设置并与钢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4的另一边朝外侧水平延伸,且各支撑柱4在钢套管的底部平均布置,相邻支撑柱4的水平延伸部之间呈120
°
角,使相邻支撑柱之间形成混凝土通道,并确保焊接完以后钢套管能够良好的水平放置。
[0025]3、预留预埋阶段:先根据图纸尺寸,定位PVC预埋套筒2(管径一般为110mm),利用铁钉将其固定在屋面预制模板1上,之后将预制好的带有支撑柱4的钢套管套放在PVC预埋
套筒2的正上方,并使PVC预埋套筒2与钢套管大致呈同轴线设置,避免出现偏位。放好后将三个支撑柱4的水平延伸部采用铁钉(普通钉子即可)或自攻螺丝固定在屋面预制模板1。
[0026]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情况:钢套管的下口离地高度(钢套管下口至屋面预制模板的距离)在8公分左右,因为PVC预埋套筒2的长度一般是12公分,要确保PVC预埋套筒2的上口超出钢套管的下口,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才能从混凝土通道顺利进入钢套管一定高度,同时屋面混凝土5的厚度一般会超出12公分,使钢套管的下端会浇筑在混凝土5里,不穿越楼板,所以不会出现钢套管封堵以后水沿钢套管内壁往下渗的现象。
[0027]4、在屋面、钢套管周边及钢套管与PVC预埋套筒2之间浇筑混凝土5即可。
[0028]本技术使用时,将PVC排气管6采用承接或胶水粘接与PVC预埋套筒2的上口连接,将室内排水管7采用承接或胶水粘接与PVC预埋套筒2的下口连接,且在楼板8的表面粘贴屋面防水卷材9,并在防护套管2处上翻,再在屋面防水卷材9上依次设置屋面保温板10、屋面防水保温保护层11即可。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屋面预制模板(1)上的PVC预埋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预埋套筒的外侧套设防护套管(3),且所述PVC预埋套筒的上口高度大于所述防护套管的下口高度,所述防护套管的下面设置多个支撑柱(4),相邻支撑柱之间设置混凝土通道,屋面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5)充填在所述防护套管的外侧及所述防护套管与所述PVC预埋套筒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管的下口距离所述屋面预制模板6-10公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屋面套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文兵何平陈全罗柯云唐军游伟明徐浩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六建机电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