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890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包括外壳以及污水管,所述污水管设置在所述外壳下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主要包括:换热管、中隔箱、第一净化部以及第二净化部,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中隔箱固定在所述外壳侧表面,所述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中隔箱上,所述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中隔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层过滤将较大的颗粒异物以及漂浮物进行清理,并且进行统一收集并排出,有效的改善脏堵的问题。有效的改善脏堵的问题。有效的改善脏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废污水随处可见,如城市生活污水、浴室污水、钢铁厂冲渣水、电镀废水、印染废水、喷涂废水等。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的废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长。在废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可利用的热能,这部分热作为热泵热源,可极大回收城市污水当中的热能,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消耗。但污水热能利用的首要难题在于如何避免污水中所含的大量固体污杂物堵塞换热设备。现城市污水中的杂质主要有位于水面上的悬浮类杂质、位于水底的沉积类杂质、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以及腐蚀类杂质,其中悬浮类杂质经过换热器时,漂浮在换热器上方,既容易造成换热器的堵塞;沉积类杂质的密度较大,容易沉积在换热器底部,导致传统换热器需要经常清理污垢,沉积过多的此类杂质还容易板结,增加清理的难度,导致换热器的脏堵问题严重。
[0003]而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在解决上述堵塞问题时,技术手段单一,无法去除缠绕型脏堵和悬浮型脏堵,不能彻底解决脏堵问题,并且外部具备隔热恒温效果,外部低温的情况下会影响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包括外壳以及污水管,所述污水管设置在所述外壳下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换热结构;
[0005]所述换热结构,主要包括:换热管、中隔箱、第一净化部以及第二净化部;
[0006]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中隔箱固定在所述外壳侧表面,所述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中隔箱上,所述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中隔箱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净化部,主要包括:进液斗、支撑架、底箱、连接管道、电磁阀、排渣管以及漏斗;
[0008]所述进液斗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端面,所述底箱设置在所述进液斗底面,所述连接管道连接在所述底箱与所述中隔箱之间,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上,所述排渣管设置在所述中隔箱侧表面且一端穿过所述进液斗,所述漏斗设置在所述排渣管上端。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净化部,主要包括:第一对接管道、过滤箱、第二对接管道、固定块、插槽、内螺纹套管、螺栓、活动套管、限位块以及连接架;
[0010]所述第一对接管道设置在所述中隔箱底面以及外壳侧表面内,所述第二对接管道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侧表面,所述插槽开在所述固定块侧
端面,所述内螺纹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壳侧表面,所述螺栓旋拧连接在所述内螺纹套管内,所述活动套管套装在所述螺栓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活动套管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架设置在所述活动套管上且一端插装在所述插槽内。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内侧表面设置有喷嘴。
[0012]优选的,所述进液斗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外壳侧表面内设置有石墨烯加热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两层过滤将较大的颗粒异物以及漂浮物进行清理,并且进行统一收集并排出,有效的改善脏堵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的插槽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7]以上各图中,1、外壳;2、污水管;3、换热管;4、中隔箱;5、进液斗;6、支撑架;7、底箱;8、连接管道;9、电磁阀;10、排渣管;11、漏斗;12、第一对接管道;13、过滤箱;14、第二对接管道; 15、固定块;16、插槽;17、内螺纹套管;18、螺栓;19、活动套管; 20、限位块;21、连接架;22、喷嘴;23、石墨烯加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

2可知,本方案包括外壳1以及污水管2,所述污水管2设置在所述外壳1下端,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换热结构;
[0021]所述换热结构,主要包括:换热管3、中隔箱4、第一净化部以及第二净化部;
[0022]所述换热管3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中隔箱4固定在所述外壳1侧表面,所述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中隔箱4上,所述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中隔箱4之间;
[0023]所述第一净化部,主要包括:进液斗5、支撑架6、底箱7、连接管道8、电磁阀9、排渣管10以及漏斗11;
[0024]所述进液斗5通过所述支撑架6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端面,所述底箱7设置在所述进液斗5底面,所述连接管道8连接在所述底箱7 与所述中隔箱4之间,所述电磁阀9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8上,所述排渣管10设置在所述中隔箱4侧表面且一端穿过所述进液斗5,所述漏斗11设置在所述排渣管10上端;
[0025]所述第二净化部,主要包括:第一对接管道12、过滤箱13、第二对接管道14、固定块15、插槽16、内螺纹套管17、螺栓18、活动套管19、限位块20以及连接架21;
[0026]所述第一对接管道12设置在所述中隔箱4底面以及外壳1侧表面内,所述第二对接管道14设置在所述过滤箱13上,所述固定块 15设置在所述过滤箱13侧表面,所述插槽16开在所述固定块15侧端面,所述内螺纹套管17设置在所述外壳1侧表面,所述螺栓18旋拧连接在所述内螺纹套管17内,所述活动套管19套装在所述螺栓 18上,所述限位块20设置在所述螺栓18上且位于所述活动套管19 相对两端,所述连接架21设置在所述活动套管19上且一端插装在所述插槽16内;
[0027]所述外壳1内侧表面设置有喷嘴22,所述进液斗5底面为倾斜面。
[0028]具体使用时:污水源进入到进液斗5内,注满进液斗5以及底箱 7后,使水位位于漏斗11表面处,打开电磁阀9后通过连接管道8 进入到中隔箱4内,并通过过滤箱13进行过滤进入到外壳1内,过程中,进液斗5内的水位持续位于漏斗11相同高度,漂浮物通过漏斗11流入到排渣管10内,并进入到中隔箱4内,过滤箱13可以拆卸清理,需要旋拧螺栓18,使连接架21在固定块15的插槽16内抽出,然后拆卸清理即可。
[0029]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包括外壳(1)以及污水管(2),所述污水管(2)设置在所述外壳(1)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主要包括:换热管(3)、中隔箱(4)、第一净化部以及第二净化部;所述换热管(3)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中隔箱(4)固定在所述外壳(1)侧表面,所述第一净化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中隔箱(4)上,所述第二净化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与所述中隔箱(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部,主要包括:进液斗(5)、支撑架(6)、底箱(7)、连接管道(8)、电磁阀(9)、排渣管(10)以及漏斗(11);所述进液斗(5)通过所述支撑架(6)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端面,所述底箱(7)设置在所述进液斗(5)底面,所述连接管道(8)连接在所述底箱(7)与所述中隔箱(4)之间,所述电磁阀(9)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8)上,所述排渣管(10)设置在所述中隔箱(4)侧表面且一端穿过所述进液斗(5),所述漏斗(11)设置在所述排渣管(10)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源热泵自清洗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彪程进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科能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