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963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鱼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所述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包括:在繁殖期捕捉亲鱼,捕捉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后,以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沉性卵;利用产出的卵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将捕捉后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一雌一雄分别单独暂养于圆柱形虾笼中,吊养于海上,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是否产卵;将产出的卵直接用虾苗袋充纯氧直接打包带回实验室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和其他实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能够建立中华海鲇活卵的形态学鉴定标准,有效解决传统海洋沉性卵难以采集的问题。性卵难以采集的问题。性卵难以采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鱼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
,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洋生物早期资源和补充机制是海洋资源调查和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普通的海洋浮游生物网拖网的水平和垂直采样法,由于作业方式的限制只能采集到浮性卵、漂流性卵和少量游离的粘性鱼卵,而此方法对于产沉性卵鱼类无法采集到相应的鱼卵,因此使用浮游生物网拖网的水平和垂直采样法调查无法进行。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传统海洋沉性卵采集方法只能采集到浮性卵、漂流性卵和少量游离的粘性鱼卵,对于产沉性卵鱼类无法采集到相应的鱼卵。
[0004]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0005]沉性卵鱼类产卵后,由于卵的物理特性,卵的比重大于海水,卵会沉至海床上,无法用直接水面或者水底拖网进行采集,1990年代的日本人进行的仔稚鱼调查中偶会采集到产沉性卵鱼类的仔稚鱼,针对沉性卵海洋鱼卵的专门采集方法很少且,已有方法对沉性卵的采集法对受精卵的损伤较大,并且对设备和操作的要求很高。海洋鱼类沉性卵采集的相关报道极少。
[0006]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中国专利CN205912698U公开了一种海水 网箱养殖鱼受精卵收集装置;日本专利J P200

35772A公开了一种鳗鱼类的卵的 采集方法:通过船带动拖网在海底移动,并且在拖网前设置喷水管,喷水管对 海底的底砂进行喷水,从而将埋在沙中的卵搅动起来,并通过后端的拖网进行 收集;20世纪80年代,苏联专利申请SU1398784A1公开了一种倒三角型的卵 收集装置:采用抽水的方式收集沉性卵,在网箱底部设有锥形的鱼卵采集器, 鱼卵采集器通过软管连接到卵收集箱内,通过泵吸作用将鱼卵采集器内的水连 同鱼卵通过软管输送到卵收集箱内。日本专利J P200

35772A使用的收集鳗鱼卵 的方法要求的装备和操作复杂,且容易擦伤受精卵,且不易将受精卵同混入网 中的其他水生动物或杂质分离;苏联专利申请SU1398784A1对沉性卵的收集仅 适用于网箱养殖中大量收集沉性卵的方法,以上两种方法收集的沉性卵对于卵 径大、怀卵量少的中华海鲇等鱼类沉性卵均不易收集到,本专利技术是针对可人工 培育出性成熟亲鱼或者天然捕捉到性成熟亲鱼的沉性卵的采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所述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在繁殖期使用笼网诱捕相应的亲鱼,捕捉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后,以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沉性卵;
[0010]步骤二,中华海鲇的成鱼雌大雄小,将捕捉后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一雌一雄分别单独暂养于圆柱形虾笼中,吊养于海上,用人工催产或者自然产卵方法获得亲鱼产卵,利用产出的卵进行后续的胚胎发育观察;
[0011]步骤三,将产出的卵直接用虾苗袋充纯氧直接打包带回实验室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和其他实验。
[0012]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获得沉性卵的方法为:以人工繁殖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或自然产卵,直接获得沉性卵。
[0013]进一步,步骤二中,使用温度、盐度稳定的海水持续充气,进行卵的胚胎发育观察,每2

3天拍照一次,直到胚胎孵出。
[0014]进一步,初孵仔鱼拍照后,经过对初孵仔鱼和成鱼的COI分子鉴定,建立中华海鲇活卵的形态学鉴定标准。
[0015]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圆柱形虾笼的直径为50cm。
[001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针对传统海洋沉性卵采集的难点,直接在繁殖期捕捉相应的亲鱼,捕捉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后,以人工繁殖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或自然产卵,直接获得沉性卵,从而可以利用产出的卵进行后续的胚胎发育观察,实验根据以往对中华海鲇的繁殖观察,捕捉后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一雌一雄分别单独暂养于直径50cm的圆柱形虾笼中,吊养于海上,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是否产卵,产出的卵直接用虾苗袋充纯氧直接打包带回实验室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和其他实验。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01:在繁殖期使用笼网诱捕相应的亲鱼,捕捉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后,以人工
繁殖的方法获得沉性卵;
[0023]S102:中华海鲇的成鱼雌大雄小,将捕捉后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一雌一雄分别单独暂养于圆柱形虾笼中,吊养于海上,用人工催产或者自然产卵方法获得亲鱼产卵,利用产出的卵进行后续的胚胎发育观察;
[0024]S103:将产出的卵直接用虾苗袋充纯氧直接打包带回实验室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和其他实验。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6]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海洋沉性卵采集的难点,直接在繁殖期捕捉相应的亲鱼,捕捉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后,以人工繁殖的方法进行人工催产或自然产卵,直接获得沉性卵,从而可以利用产出的卵进行后续的胚胎发育观察,实验根据以往对中华海鲇的繁殖观察,捕捉后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一雌一雄分别单独暂养于直径50cm的圆柱形虾笼中,吊养于海上,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是否产卵,产卵后的卵直接用虾苗袋充纯氧直接打包带回实验室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和其他实验。
[0027]使用温度、盐度稳定的海水持续充气,进行卵的胚胎发育观察,每隔一定时间拍照一次,直到胚胎孵出,初孵仔鱼拍照后,经过对初孵仔鱼和成鱼的COI 分子鉴定,建立中华海鲇活卵的形态学鉴定标准。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包括:在繁殖期使用笼网诱捕相应的亲鱼,捕捉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后,以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沉性卵;中华海鲇的成鱼雌大雄小,将捕捉后的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一雌一雄分别单独暂养于圆柱形虾笼中,吊养于海上,用人工催产或者自然产卵方法获得亲鱼产卵,利用产出的卵进行后续的胚胎发育观察;将产出的卵直接用虾苗袋充纯氧直接打包带回实验室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和其他实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海洋沉性鱼卵活卵采集分离孵化培育及鉴定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沉性卵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刚潘传豪陈妍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