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59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制绕线的位置偏差引起的特性的变化的线圈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1)具有卷绕于卷芯部(13)的绕线(W)。卷芯部(13)包含位于凸缘部(11)侧的卷绕区域(A1)、位于凸缘部(12)侧的卷绕区域(A2)、和位于卷绕区域(A1、A2)间的卷绕区域(A3)。绕线(W)包含多匝地卷绕于卷绕区域(A1)的区间(S1)、多匝地卷绕于卷绕区域(A2)的区间(S2)、和卷绕于卷绕区域(A3)的不足1匝的区间(S3)。绕线(W)的x方向的卷绕位置的每1匝的迁移量在区间(S3)比区间(S1、S2)大。这样,由于卷绕密度低的区间(S3)不足1匝,因此难以产生绕线的位置偏差引起的特性的变化。性的变化。性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线在鼓型的芯上卷绕而成的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绕线在鼓型的芯上卷绕而成的线圈部件,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通过对绕线设置致密卷绕部分和稀疏卷绕部分,从而进行电感的调整。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1157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中,如果在构成稀疏卷绕部分的绕线的卷绕位置产生偏差,则存在特性变化之类的问题。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在具有绕线的卷绕密度高的区域和低的区域的线圈部件中,绕线的位置偏差引起的特性的变化。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线圈部件具备芯,其具有:卷芯部、位于卷芯部的轴向的一端的第一凸缘部及位于卷芯部的轴向的另一端的第二凸缘部;第一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一凸缘部;第二端子电极,其设置于第二凸缘部;以及绕线,其卷绕于卷芯部,一端与第一端子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端子电极连接,卷芯部包含:位于第一凸缘部侧的第一卷绕区域、位于第二凸缘部侧的第二卷绕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卷绕区域和第二卷绕区域之间的第三卷绕区域,绕线包含:遍及多匝地卷绕于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区间、遍及多匝地卷绕于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二区间、以及卷绕于第三卷绕区域的不足1匝的第三区间,绕线的轴向的卷绕位置的每1匝的迁移量在第三区间比第一及第二区间大。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卷绕密度低的第三区间不足1匝,因此难以产生绕线的位置偏差引起的特性的变化。
[0012]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在第一及第二区间,轴向上邻接的匝彼此相互接触。据此,能够稳定第一及第二区间的绕线的卷绕位置。
[0013]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第三区间为1/2匝以下。据此,能够进一步稳定第三区间的绕线的卷绕位置。
[0014]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卷芯部还包含:位于第一凸缘部和第一卷绕区域之间、未卷绕绕线的第一间隙区域;和位于第二凸缘部和第二卷绕区域之间、未卷绕绕线的第二间隙区域,第一及第二间隙区域的轴向的宽度相互不同。该结构可通过将第一及第二间隙区域的一方作为绕线的卷绕开始侧,将第一及第二间隙区域的另一方作为绕线的卷绕结束侧,
将位于绕线的卷绕开始侧的第一及第二间隙区域的一方的轴向的宽度变窄而得到。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一及第二间隙区域的一方的轴向的宽度比绕线的直径小。据此,能够抑制线圈部件的整体的尺寸。
[0015]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卷芯部具有从正交于轴向的方向能够目视辩认的规定的卷绕面,规定的卷绕面上的第三区间的轴向的卷绕位置的迁移量是绕线的直径的5倍以上。据此,由于绕线的匝间的电容分量(线间电容)减少,因此能够扩大可获得规定值以上的阻抗的频带。
[0016]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第三卷绕区域的轴向的宽度比第一及第二卷绕区域的轴向的宽度的至少一方大。在该情况下,由于绕线的匝间的电容分量(线间电容)减少,因此能够扩大可获得规定值以上的阻抗的频带。
[0017]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是,与卷芯部的轴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多个第一角部和多个第二角部,第一角部的内角比第二角部的内角小,绕线的第三区间的起点及终点均位于第一角部。据此,更难以产生绕线的位置偏差。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具有绕线的卷绕密度高的区域和低的区域的线圈部件中,能够抑制绕线的位置偏差引起的特性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
[0021]图2(a)是线圈部件1的xy俯视图,图2(b)是线圈部件1的xz俯视图。
[0022]图3是用于更详细地说明绕线W的卷绕图案的展开图。
[0023]图4是用于说明绕线W的第一变形例的卷绕图案的展开图。
[0024]图5是用于说明绕线W的第二变形例的卷绕图案的展开图。
[0025]图6是表示卷芯部13的yz截面为六边形的例子的概略截面图。
[0026]图7是表示卷芯部13的yz截面为八边形的例子的概略截面图。
[0027]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线圈部件2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
[0028]符号说明
[0029]1、2 线圈部件
[0030]10鼓型芯
[0031]11、12 凸缘部
[0032]13 卷芯部
[0033]14 板状芯
[0034]21~24、41~46、61~68 卷绕面
[0035]31~34、51~56、71~78 角部
[0036]A1~A3 卷绕区域
[0037]A4、A5 间隙区域
[0038]E1~E4 端子电极
[0039]S1~S3 区间
[0040]W 绕线
[0041]s 起点
[0042]e 终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4]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的外观的概略立体图。
[0045]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具备鼓型芯10、端子电极E1~E4、和绕线W。鼓型芯10包含以x方向为轴向的卷芯部13、设置于卷芯部13的x方向的一端的凸缘部11、设置于卷芯部13的x方向的另一端的凸缘部12。作为鼓型芯10的材料,优选使用铁氧体等、磁导率μ为10~4000H/m的高磁导率材料。
[0046]端子电极E1、E3设置于凸缘部11,端子电极E2、E4设置于凸缘部12。端子电极E1~E4也可以是由端子构件构成的电极,也可以是由涂布于凸缘部11、12的表面的导电性膏体构成的电极。绕线W卷绕于卷芯部13,其一端与端子电极E1连接,另一端与端子电极E2连接。
[0047]图2(a)是线圈部件1的xy俯视图,图2(b)是线圈部件1的xz俯视图。
[0048]如图2(a)、(b)所示,鼓型芯10的卷芯部13包含:位于凸缘部11侧的卷绕区域A1、位于凸缘部12侧的卷绕区域A2、位于卷绕区域A1、A2间的卷绕区域A3、位于凸缘部11和卷绕区域A1之间的间隙(clearance)区域A4、位于凸缘部12和卷绕区域A2之间的间隙区域A5。卷绕区域A1~A3是卷绕有绕线W的中央区域,间隙区域A4、A5是未卷绕绕线W的端部区域。
[0049]绕线W包含分别卷绕于卷绕区域A1~A3的区间S1~S3。其中,区间S1、S2是绕线W遍及多匝地致密地卷绕的区间。在区间S1、S2,x方向上邻接的匝彼此也可以相互接触。在该情况下,区间S1、S2的x方向的卷绕位置的每1匝的迁移量与绕线W的直径大致一致。据此,能够充分确保绕线W的匝数,并且难以产生绕线W的x方向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芯,其具有卷芯部、位于所述卷芯部的轴向的一端的第一凸缘部、和位于所述卷芯部的所述轴向的另一端的第二凸缘部;第一端子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第二端子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以及绕线,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极连接,所述卷芯部包含:位于所述第一凸缘部侧的第一卷绕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侧的第二卷绕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卷绕区域与所述第二卷绕区域之间的第三卷绕区域,所述绕线包含:遍及多匝地卷绕于所述第一卷绕区域的第一区间、遍及多匝地卷绕于所述第二卷绕区域的第二区间、和卷绕于所述第三卷绕区域的不足1匝的第三区间,所述绕线的所述轴向的卷绕位置的每1匝的迁移量在所述第三区间比所述第一及第二区间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区间,轴向上邻接的匝彼此相互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间为1/2匝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部还包含:位于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一卷绕区域之间、未卷绕所述绕线的第一间隙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二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卷绕区域之间、未卷绕所述绕线的第二间隙区域,所述第一及第二间隙区域的所述轴向的宽度相互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间隙区域的一方的所述轴向的宽度比所述绕线的直径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部具有从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能够目视辨认的规定的卷绕面,所述规定的卷绕面上的所述第三区间的所述轴向的卷绕位置的迁移量为所述绕线的直径的5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卷绕区域的所述轴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绕区域的所述轴向的宽度的至少一方大。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部的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多个第一角部和多个第二角部,所述第一角部的内角比所述第二角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野花子东田启吾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