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面旋转的多位六通集成转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153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多路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双面旋转的多位六通集成转阀,包括上转轴、上阀盖、压紧弹簧Ⅰ、上阀板、阀口承接板、阀芯、下阀板、压紧弹簧Ⅱ、下阀盖、下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基于双面旋转的多位六通集成转阀,通过上下阀板相对于阀芯的错位旋转运动和阀芯内部特殊的交错分布的流道结构实现多位数切换和六通路多种导通方式,可以自由实现六通路中的两路单向导通或多路混合连通,精简流控系统。精简流控系统。精简流控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面旋转的多位六通集成转阀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多路阀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面旋转的多位六通集成转阀。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磁换向阀阀位上限多为三位,难以实现多路导通和换向,同时换向阀位数和通路数增加对换向阀使用环境条件要求高,易使密封件老化破损。且由于电磁换向阀多为滑阀,在滑动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大,动作不灵敏,易磨损。为了精简流控系统,实现多路导通和换向,传统的做法通常是采用集成阀组或阀块,其能在一定程度上集成液压系统,具有占用空间小、效率较高、维护简便快捷等优势。
[0003]但由于集成阀组或阀块通常是多个单阀组合在一起联合工作,随着液压系统要求集成阀组切换的位数和通路数的增加,会导致集成阀组结构复杂,尤其是通用性和灵活性差,无法满足多个液压系统或复杂液压系统之间的自由切换,同时会增加制造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面旋转的多位六通集成转阀,通过上下阀板的错位旋转来实现转阀多位数切换和多管路换向导通,精简液压控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面旋转的多位六通集成转阀,包括上转轴(1)、上阀盖(2)、压紧弹簧Ⅰ(3)、上阀板(4)、阀口承接板(5)、阀芯(6)、下阀板(7)、压紧弹簧Ⅱ(8)、下阀盖(9)、下转轴(10);所述的上阀盖(2)和阀口承接板(5)同轴心紧固连接,所述的阀口承接板(5)和阀芯(6)上部同轴心紧固连接,所述的下阀盖(9)和阀芯(6)下部同轴心紧固连接;所述的上阀板(4)在压紧弹簧Ⅰ(3)的作用下其下表面与阀口承接板(5)表面贴合并与阀口承接板表面构成旋转摩擦副,所述的下阀板(7)在压紧弹簧Ⅱ(8)的作用下其上表面与阀芯(6)下表面贴合并与阀芯(6)下表面构成旋转摩擦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面旋转的多位六通集成转阀,其特征在于,阀口承接板(5)上表面依次沿同一圆周开设有贯通的承接口Ⅰ(511)、承接口Ⅱ(512)、承接口Ⅲ(513)、承接口Ⅳ(514)、承接口

(515)、承接口

(516),承接口Ⅰ(511)、承接口Ⅱ(512)、承接口Ⅲ(513)周向间隔夹角为45
°
,承接口Ⅳ(514)、承接口

(515)、承接口

(516)周向间隔夹角为45
°
,承接口Ⅰ(511)和承接口

(516)周向夹角为90
°
,承接口Ⅲ(513)和承接口Ⅳ(514)周向夹角为90
°
;阀口承接板(5)周向依次开设有阀口Ⅰ(501)、阀口Ⅱ(502)、阀口Ⅲ(503)、阀口Ⅳ(504)、阀口

(505)、阀口

(506),阀口Ⅰ(501)、阀口Ⅱ(502)、阀口Ⅲ(503)、阀口Ⅳ(504)、阀口

(505)、阀口

(506)分别与承接口Ⅰ(511)、承接口Ⅱ(512)、承接口Ⅲ(513)、承接口Ⅳ(514)、承接口

(515)、承接口

(516)径向对应且相互连通;阀口承接板(5)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定位孔(507);阀芯(6)上表面依次沿同一圆周开设有上油口Ⅰ(611)、上油口Ⅱ(612)、上油口Ⅲ(613)、上油口Ⅳ(614)、上油口

(615)、上油口

(616),阀芯(6)下表面依次沿同一圆周开设有下油口Ⅰ(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平何涛解甜王传礼陈强曼王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