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825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属于电操作的教具领域。包括带有上盖和内面板的折叠式机箱、光驱、显示器、线路板、按键和外接端子,其中机箱、上盖和内面板三者有一面相铰接;机箱侧壁的上沿设置凹台,内面板的其余三面可嵌接放置于机箱对应的凹台上;上盖内设置显示器和扬声器;机箱内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键和电源开关;机箱内设置有光驱、交直流电源适配器和线路板;机箱外壳上设置有外接端子、光驱操作开关和音量调节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和购置成本低,不需与其他设备配合即可完成光盘的播放及相关操作,体积小,便于携带。可广泛用于教育、培训和电化教学等需对教材给予视听显示的领域。(*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操作的教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教材给予视听显示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的中小学所开设的课程日益增多,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每学期开设的课程达十几种。每天学生都要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下学,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每年国家需要印刷的学生课本数以百万计,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木材资源,加重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将纸质课本改为信息存储量大、体积小、购置成本低的光盘,与光盘阅读或播放设备相配合,替代现有的纸质课本,不失为解决学生负重过大的问题和节约资源、资金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现有的光盘阅读或播放设备之一,笔记本电脑结构复杂,其购置价格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而言价格太高,而面向家庭的VCD播放机因体积大、不能随身携带、需与电视机配合才能播放画面,因而也不适于学生的携带和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可单独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包括带有上盖和内面板的折叠式机箱、光驱、显示器、线路板、按键和外接端子,其特征是机箱、上盖和内面板三者有一面相铰接;机箱侧壁的上沿设置凹台,内面板的其余三面可嵌接放置于机箱对应的凹台上;上盖内设置显示器和扬声器;机箱内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键和电源开关;机箱内设置有光驱、交直流电源适配器和线路板;机箱外壳上设置有外接端子、光驱操作开关和音量调节开关。其中所述的显示器是液晶显示器;所述的功能选择按键包括两组“ESC”键单独设置在面板一角,其余按键为一组;“OK”键居中,“↑”键、“↓”键、“←”键和“→”键围绕“OK”键呈环形设置;所述的外接端子包括S端子接口、音频信号输出接口和外接电源接口;所述的光驱为VCD光驱;所述的线路板上设置有通过总线连接的CPU芯片、内存RAM、程序固化内存ROM、显示器接口、光驱接口、键盘接口、喇叭接口和外部端子接口;所述的外接电源接口包括直流电源接口和交流电源接口。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制造和购置成本低。2.不需与其他设备配合即可完成光盘的播放及相关操作。3.外型尺寸小,例如,为160×140×27mm,体积小,便于携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面板向上打开且已放入光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路的电路构成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2中,带有合页的对折式机箱上盖1内设置显示器6和扬声器2,其机箱内面板4上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键3、9和电源开关7,机箱11内设置有光驱12、交直流电源适配器和线路板,机箱11上设置有外接端子8、光驱操作开关5和音量调节开关10。其中内面板可以合页为轴向上翻开以便于放入光盘,内面板的开启/锁定和光盘播放/停止功能通过设置于机箱一角的光驱操作开关来控制和实现。显示器采用5.8英寸宽屏幕液晶显示屏,型号α-Si,TFT格式;扬声器采用内置微型立体扬声器,支持DTS数码环绕声;功能选择按键包括“ESC”(退出)键、“OK”(确认)键、“↑”(上)键、“↓”(下)键、“←”(左)键和“→”(右)键,其中“ESC”键单独设置,“↑”键、“↓”键、“←”键和“→”键围绕“OK”键呈环形设置;考虑到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的厚度,光盘驱动器选择超薄型VCD光驱,转速为48倍速;电源采用交直流电源适配器和外置式电池两部分,交直流电源适配器为220V/9V,2A,功耗30瓦,直流输出,电池采用大容量锂电池,支持连续播放6小时;外接端子包括S端子接口、音频信号输出插口和外接电源插口,可以外接电视机、耳机和交、直流电源;光驱操作开关包括光盘播放/停止和内面板开启/锁定键;音量调节开关为通用件。图3中,线路板上设置有通过总线连接的CPU芯片、内存RAM、程序固化内存ROM、显示器接口、光驱接口、键盘接口、喇叭接口和外部端子接口,上述电路集成一台完整的简易型单板机,以满足应用软件的运行环境。由于上述电路均为已有技术,其构成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叙述。固化在ROM中的运行程序,分基本输入输出(BIO)程序、操作管理程序(MS)和应用程序(APP)三部分,其中BIO程序负责阅读器加电后对各个部件的初始化和输入输出接口部分的具体中断处理;MS程序负责对系统的运行监控管理和人机界面GUI的操作;APP程序完成不同光盘中内容按照既定格式进行转换显示的操作。光盘的制作需要在台式PC机上完成。首先将教学课本扫描成电子文档,然后通过制作软件转换成规定格式后,通过光盘刻录机进行光盘的批量制作。本技术操作过程简述1.打开内面板,将课本光盘放入光驱,合上内面板;2.启动电源,进入BIO程序完成对系统的自检。若出现错误则进行提示,否则进入第3步操作;3.运行APP软件系统,进入第4步操作;4.读光盘目录,根据目录内容,显示主画面(年级、科目列表等),进入第5步操作;5.等待读取操作功能选择按键键位,进入第6步操作;6.根据读取的键位值,完成相应的功能操作后,重新返回到第4步操作;本技术的制作成本在1000~1500元以内。本技术可广泛用于教育、培训和电化教学等需对教材给予视听显示的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包括带有上盖和内面板的折叠式机箱、光驱、显示器、线路板、按键和外接端子,其特征是机箱、上盖和内面板三者有一面相铰接;机箱侧壁的上沿设置凹台,内面板的其余三面可嵌接放置于机箱对应的凹台上;上盖内设置显示器和扬声器;机箱内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键和电源开关;机箱内设置有光驱、交直流电源适配器和线路板;机箱外壳上设置有外接端子、光驱操作开关和音量调节开关。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显示器是液晶显示器。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功能选择按键包括两组“ESC”键单独设置在面板一角,其余按键为一组;“OK”键居中,“↑”键、“↓”键、“←”键和“→”键围绕“OK”键呈环形设置。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接端子包括S端子接口、音频信号输出接口和外接电源接口。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光驱为VCD光驱。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线路板上设置有通过总线连接的CPU芯片、内存RAM、程序固化内存ROM、显示器接口、光驱接口、键盘接口、喇叭接口和外部端子接口。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接电源接口包括直流电源接口和交流电源接口。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属于电操作的教具领域。包括带有上盖和内面板的折叠式机箱、光驱、显示器、线路板、按键和外接端子,其中机箱、上盖和内面板三者有一面相铰接;机箱侧壁的上沿设置凹台,内面板的其余三面可嵌接放置于机箱对应的凹台上;上盖内设置显示器和扬声器;机箱内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键和电源开关;机箱内设置有光驱、交直流电源适配器和线路板;机箱外壳上设置有外接端子、光驱操作开关和音量调节开关。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和购置成本低,不需与其他设备配合即可完成光盘的播放及相关操作,体积小,便于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电子课本阅读器,包括带有上盖和内面板的折叠式机箱、光驱、显示器、线路板、按键和外接端子,其特征是:机箱、上盖和内面板三者有一面相铰接;机箱侧壁的上沿设置凹台,内面板的其余三面可嵌接放置于机箱对应的凹台上;上盖内设置显示器和扬声器;机箱内面板上设置有功能选择按键和电源开关;机箱内设置有光驱、交直流电源适配器和线路板;机箱外壳上设置有外接端子、光驱操作开关和音量调节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亮黄春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