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842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其包括墙面基层、基质布、防水层、灌溉机构和增氧机构,墙面基层上设置有固定架,防水层连接在固定架上,基质布连接在防水层上,基质布设置有至少两层,基质布的四周为封闭结构,基质布内设置有无土海绵,基质布上设置若干种植孔,植物种植在种植孔上,灌溉机构包括储液箱、水泵、水管和滴管,水泵的一端连接在储液箱上,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水管,水管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滴管连接在连接孔上,滴管位于墙面基层的顶部,滴管的一端插入基质布内,增氧机构设置在墙面基层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整体绿墙的厚度大、所占用的空间大、单位面积的重量大、对于结构墙面的负担大以及植物存活率低的问题。于结构墙面的负担大以及植物存活率低的问题。于结构墙面的负担大以及植物存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植物墙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绿色环保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以及普通民众所重视,而其应用领域也已被拓展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城市建筑的立体绿化是生态可持续的必然产物,城市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会呼吸的建筑”来降低钢筋混泥土所带给人的压抑感,改善温室效应。城市发展越来越拥挤,导致植被种植空间遭受挤压,使得有限的城市地面绿被逐渐减少,原有城市规划设计及绿化思路,已经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植物墙是现在常用的一种绿化方法,植物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超强自适应能力,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生态材料。只要做到在墙体表面提供一种固定植物根系的基质,并有规律地向植物供给水及养份,植物根系就只会分布于建筑物墙体外表面,而使墙体内部不受到任何影响,植物也可以自由生长。
[0003]植物墙又称为生态墙,其能更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空间,同时还能再较小范围内实现种植更多的植物。植物墙的出现不仅为城市建筑和家庭装饰设计带来新元素,而且让更多的绿色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砖石墙面,使城市和家庭充满更多的升级和活力。现有的植物墙都是采用容器和土壤栽培介质的方式进行种植植物,使整体绿墙的厚度大,所占用的空间大,单位面积的重量大,对于结构墙面的负担大,同时植物的存活率也低,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整体绿墙的厚度大、所占用的空间大、单位面积的重量大、对于结构墙面的负担大以及植物存活率低,增加墙体后期维护成本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其包括墙面基层、基质布、防水层、灌溉机构和增氧机构,所述墙面基层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防水层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基质布连接在所述防水层上,所述基质布设置有至少两层,所述基质布的四周为封闭结构,所述基质布内设置有无土海绵,所述基质布上设置若干种植孔,植物种植在所述种植孔上,所述灌溉机构包括储液箱、水泵、水管和滴管,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滴管连接在所述连接孔上,所述滴管位于所述墙面基层的顶部,所述滴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基质布内,所述增氧机构设置在所述墙面基层的底部,所述增氧机构用于对所述基质布内部充氧。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增氧机构包括鼓风机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鼓风机上,所
述进气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基质布内。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和若干分进气管,若干所述分进气管连接在所述主进气管上,若干所述分进气管均匀布置在所述基质布内。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分进气管的自由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分进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水管均的材质均为聚氨酯。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基质布为腈纶纤维布毡或涤纶纤维布毡。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挂板,所述挂板搭接在所述墙面基层的顶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挂槽,所述挂槽上设置有排水管。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固定架为金属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网格状的结构。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基质布上设置有若干补光灯,所述补光灯为LED植物补光灯。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墙面基层的两侧设置有空气对流风扇。
[00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中,通过使用基质布和无土海绵代替现有容器和土壤栽培介质,使整体绿墙的厚度大幅缩小,所占用的空间少,单位面积的重量轻,对于结构墙面的负担小,基质布为多层腈纶纤维布毡作为植物的生长空间,无土海绵填充在基质布内作为保水和固定植物根系的介质,无土海绵可以提高保水效果,减少水的浇灌次数,还可以使植物的根系固定的更加牢固,提高植物在基质布上的稳定性,从而不容易从基质布上掉落,进而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0026]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中,通过设置的浇灌机构,可以及时对植物提供营养液,具体的,水泵将储液箱的营养液抽出,通过水管流入到各个滴管内,滴管位于墙面基层的顶部,定时从上方施以高度稀释营养液,让营养液沿基质布向下扩展,提供植物所需养份,多余的营养液可被基质布和无土海绵吸收储存,提高营养液的利用率,同时,水管采用结构疏松的聚氨酯作为水管材料,防止冬季冻水造成水管膨胀,提高使用寿命。
[0027]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中,植物采用适合室内环境的耐阴耐湿耐高温生命周期较长的植物种类。如采用观叶植物、蕨类、多肉类、苔藓植物并配合LED补光、通风系统,从色彩、形态、层次等方面,营造出成活率高、低维护又具艺术观赏性的室内绿墙。
[0028]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中,通过设置的增氧机构,可以提高提高植物根系处的空气流动,从而可以提高基质布内的含氧量,避免植物根系缺氧死亡。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0]图1为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的拆分图。
[0032]图3为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的剖视图。
[0033]图4为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中基质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例说明:
[0035]1、墙面基层;2、基质布;21、无土海绵;3、防水层;4、灌溉机构;41、储液箱;42、水泵;43、水管;44、滴管;5、增氧机构;51、鼓风机;52、进气管;521、进气管;522、分进气管;6、固定架;61、挂板;62、挂槽;7、补光灯;8、空气对流风扇;9、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面基层(1)、基质布(2)、防水层(3)、灌溉机构(4)和增氧机构(5),所述墙面基层(1)上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防水层(3)连接在所述固定架(6)上,所述基质布(2)连接在所述防水层(3)上,所述基质布(2)设置有至少两层,所述基质布(2)的四周为封闭结构,所述基质布(2)内设置有无土海绵(21),所述基质布(2)上设置若干种植孔,植物(9)种植在所述种植孔上,所述灌溉机构(4)包括储液箱(41)、水泵(42)、水管(43)和滴管(44),所述水泵(4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储液箱(41)上,所述水泵(4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水管(43),所述水管(43)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滴管(44)连接在所述连接孔上,所述滴管(44)位于所述墙面基层(1)的顶部,所述滴管(44)的一端插入所述基质布(2)内,所述增氧机构(5)设置在所述墙面基层(1)的底部,所述增氧机构(5)用于对所述基质布(2)内部充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构(5)包括鼓风机(51)和进气管(52),所述进气管(5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鼓风机(51)上,所述进气管(5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基质布(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无土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君汉王绪杰杨汉荣鲍俊蒋思翌武川李小迪周晓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