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35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装置,涉及到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包括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层,所述接触层和隔热保温层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定型条,两个所述定型条以隔热保温层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制冷机构,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热板和制冷分隔板配合,对储液箱内部的导热介质进行制冷降温,且制冷分隔板直接与导热介质接触,并通过潜水泵将导热介质泵入循环管内,然后回流到回流室内,促进储液箱内部的导热介质处于流动状态,具有更好的对导热介质进行制冷的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进行冷敷的效果。而达到更好的进行冷敷的效果。而达到更好的进行冷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护理
,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科的患者常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冷敷,用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0003]目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冷毛巾敷于患者患处,然而这种方式存在骨科患者的患处常伴随着开放性的创口,在使用冷水毛巾进行冷敷时,毛巾上可能携带的病菌极易造成患者创口发生感染,且冷毛巾的散热能力较差,在接触到患皮肤表面时,患者皮肤表面的热量很快传递到冷水毛巾上,需要护理人员经常更换毛巾才能达到良好的冷敷效果,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骨科护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护理装置,包括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层,所述接触层和隔热保温层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定型条,两个所述定型条以隔热保温层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隔热保温层和接触层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粘合带,两个所述魔术贴粘合带以隔热保温层和接触层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0007]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其中一个所述定型条的表面,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由储液箱、储液箱内壁固定连接的密封板、密封板表面固定安装的控制器、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储液箱内壁固定连接的制冷分隔板、储液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热板和导热板的表面固定安装的半导体制冷片构成。
[0008]优选的,所述隔热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气凝胶,所述接触层的内部设置有甲壳素纤维。
[0009]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和循环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采用但不限于水冷液。
[0010]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一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储液箱的内壁,三个所述制冷分隔板在储液箱的内壁均均匀交错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制冷分隔板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储液箱的下表面,所述制冷分隔板的一端与导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的表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制冷分隔板的表面与储液箱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回液室、制冷室和供液室,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供液室的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供液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
与进液管的一端固定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接触层的表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潜水泵均通过电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框。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以固定框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定型条与隔热保温层和接触层固定连接,调节接触层的形状,从而具有便于接触层与冷敷部位接触冷敷的效果;
[0019]2、本专利技术中制冷机构,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导热板和制冷分隔板配合,对储液箱内部的导热介质进行制冷降温,且制冷分隔板直接与导热介质接触,并通过潜水泵将导热介质泵入循环管内,然后回流到回流室内,促进储液箱内部的导热介质处于流动状态,具有更好的对导热介质进行制冷的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进行冷敷的效果;
[0020]3、本专利技术中隔热保温层具有对循环管进行隔热保温,具有确保循环管对接触层进行更好的制冷降温的效果;
[0021]4、本专利技术温度传感器具有自动监测接触层的温度,并反馈到控制器,从而具有自动监测并控制接触的温度,从而达到更好的进行冷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型条结构立体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循环管结构立体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储液箱结构立体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热板结构立体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散热器结构立体图。
[0028]图中:1、隔热保温层;2、循环管;3、接触层;4、定型条;5、魔术贴粘合带;6、进液管;7、出液管;8、储液箱;801、密封板;802、控制器;803、温度传感器;804、制冷分隔板;805、导热板;806、半导体制冷片;807、回液室;808、制冷室;809、供液室;810、潜水泵;811、散热器;8111、吸热板;8112、散热片;812、固定框;81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一种骨科护理装置,包括隔热保温层1,隔热保温层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2,循环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层3,接触层3和隔热保温层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定型条4,两个定型条4以隔热保温层1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0031]进一步地,定型条4采用金属定型条4,从而具有在对接触层3与患者冷敷部位接触后,进行定型保持冷敷的效果;
[0032]隔热保温层1和接触层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粘合带5,两个魔术贴粘合带5以隔热保温层1和接触层3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0033]进一步地,魔术贴粘合带5具有便于通过直接进行粘合捆绑冷敷,或者采用辅助魔术带进行连接捆绑的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通过定型条4与隔热保温层1和接触层3固定连接,调节接触层3的形状,从而具有便于接触层3与冷敷部位接触冷敷的效果;
[0035]隔热保温层1的内部设置有气凝胶,接触层3的内部设置有甲壳素纤维;
[0036]进一步地,硅气凝胶纤细的纳米网络结构有效地限制了局域热激发的传播,其固态热导率比相应的玻璃态材料低2—3个数量级。纳米微孔洞抑制了气体分子对热传导的贡献。硅气凝胶的折射率接近l,而且对红外和可见光的湮灭系数之比达100以上,能有效地透过太阳光,并阻止环境温度的红外热辐射,成为一种理想的透明隔热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和建筑物节能方面已经得到应用。通过掺杂的手段,可进一步降低硅气凝胶的辐射热传导,常温常压下掺碳气凝胶的热导率可低达0.013w/m
·
K,是热导率最低的固态材料,从而具有达到更好的对循环管2进行隔热保温,达到更好的进行冷敷的效果;
[0037]甲壳素的大分子结构与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的构成相同,而且具有类似于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护理装置,包括隔热保温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2),所述循环管(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层(3),所述接触层(3)和隔热保温层(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定型条(4),两个所述定型条(4)以隔热保温层(1)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隔热保温层(1)和接触层(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粘合带(5),两个所述魔术贴粘合带(5)以隔热保温层(1)和接触层(3)的轴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循环管(2)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其中一个所述定型条(4)的表面,所述循环管(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液管(6)和出液管(7),所述进液管(6)和出液管(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由储液箱(8)、储液箱(8)内壁固定连接的密封板(801)、密封板(801)表面固定安装的控制器(802)、控制器(802)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803)、储液箱(8)内壁固定连接的制冷分隔板(804)、储液箱(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导热板(805)和导热板(805)的表面固定安装的半导体制冷片(806)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1)的内部设置有气凝胶,所述接触层(3)的内部设置有甲壳素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8)和循环管(2)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采用水冷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和出液管(7)的一端均贯穿并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民陈磊李瑞虞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