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及调节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8312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9
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及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椅背后框、薄膜压力传感器、腰靠结构、单片机、驱动机构和椅背面;椅背面套设在椅背后框外侧,薄膜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椅背面内侧;椅背后框上设置有单片机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单片机,腰靠结构固定连接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椅背结构通过座椅内部的电机推杆、柔性薄膜网格状的压力传感器、腰靠滚动结构,可以获得每一位患者的背部压力分布,腰部的最佳支撑位置是第三、第四脊椎,经患者身高与体型测算后,将滚动结构调整至适应的腰部支撑点,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性,使患者在长达近一小时、不可活动的治疗中不感到疲惫。不可活动的治疗中不感到疲惫。不可活动的治疗中不感到疲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及调节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适应椅背
,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及调节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办公室人群的工作强度更进一步的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久坐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问题,在折磨着着越来越多的人。
[0003]目前传统的各类座椅均面临以下问题:

久坐难受,无法满足人的动态舒适性;

无法适应不同种身高的人群。
[0004]本专利技术即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设计。
[0005]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久坐人群在固定姿势下的舒适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及调节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包括椅背后框、薄膜压力传感器、腰靠结构、单片机、驱动机构和椅背面;椅背面套设在椅背后框外侧,薄膜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椅背面内侧;椅背后框上设置有单片机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单片机,腰靠结构固定连接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0009]进一步的,腰靠结构包括腰靠和腰靠固定板,腰靠固定设置在腰靠固定板上。
[0010]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器和电动推杆;电机驱动器连接单片机,电机驱动器输出端连接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腰靠固定板。
[0011]进一步的,单片机还连接有电源,电源包括电源降压器和电源接口,电源降压器的一端连接单片机,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
[0012]进一步的,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采集压力信号,基于腰椎压力分布,推测腰椎所在位置;
[0014]腰靠结构根据腰椎所在位置进行移动,移动后再次对于座椅上压力节点平均值Gcav进行测定;
[0015]腰靠结构静止后,单片机继续接收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并不断对于Gcav值进行计算评估,跟据不同的作座椅材质,给出不同的评估量,实现自动调节。
[0016]以下为详细
技术实现思路

[0017]首先对于未支撑的情况下压力均值进行计算,记为平均压力pav,最大压力记为pmax,计算出每一个测量节点附近的圆形压力梯度值,记为Gc,列举出Gc的计算方法如下:
[0018][0019][0020](1.1)式中:pmax为最大压力值;rj为相应圆上压力点的个数;此时示意为对于五个压力点的计算,则结节处的压力梯度Gc为5个圆型压力梯度的平均值;
[0021]对于Gc在步长d上求导:
[0022][0023]跟据以上式(1.1),与式(1.3),选择Gc为0的圆形节点处,并且如式(2),计为P
target
(x
t
,y
t
)即为精准推测第四、第五腰椎所在处;
[0024]P
target
=(Gc(r
i
)=0)∪(Gc

(d)<0)
ꢀꢀ
(2)
[0025]由此,驱动目前推杆所在Pstart(x0,y0)垂直方向上缩短至y
end
=(yt

y0)。
[0026]移动后再次对于座椅上压力节点平均值Gcav进行测定,建模算法为:
[0027]再次根据式(1.1)计算结节处的圆形压力梯度值,并对于半径为r
i
的压力节点平均值梯度进行计算,计作G
cav
,如式(3):
[0028][0029]进一步的,推杆启动静止后,单片机仍然继续接收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并不断对于Gcav值进行计算评估,跟据不同的作座椅材质,给出基于材质系数k的不同偏差接受评估量δ,如式(4),当G
cav
<δ时,推杆不进行改变;否则,再次执行上述步骤,进行自动调节;
[0030][0031]再基于PID算法进行调节电动推杆的移动。
[0032]进一步的,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的调节系统,包括:
[0033]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压力信号,基于腰椎压力分布,推测腰椎所在位置;
[0034]测定模块,用于腰靠结构根据腰椎所在位置进行移动,移动后再次对于座椅上压力分布的均匀程度SPD以及压力节点平均值Gcav进行测定;
[0035]比较调节模块,用于腰靠结构静止后,单片机继续接收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并不断对于SPD值进行计算评估,跟据不同的作座椅材质,给出不同的评估量,实现自动调节。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技术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椅背结构通过座椅内部的电机推杆、柔性薄膜网格状的压力传感器、腰靠滚动结构,可以获得每一位患者的背部压力分布,腰部的最佳支撑位置是第三、第四脊椎,经患者身高与体型测算后,将滚动结构调整至适应的腰部支撑点,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性,使患者在长达近一小时、不可活动的治疗中不感到疲惫。利用单片机,患者坐下座位的时候,通过柔性网格状压力传感器接受信号,进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转换,将数据传送至单片机核心进行处理,估算得到患者腰椎所在位置。跟据PID调整算法精准调控距离,驱动推杆中的直流电机、点弹簧等运动,精准控制活动腰靠到达患者的第三、第四脊椎。
[0038]该椅背包括紧贴椅背的柔性薄膜网格状的压力传感器,一个电动推杆,单片机,腰靠滚动结构,腰靠支撑板,椅背后框,以及推杆驱动器、电路供电电源等。该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椅背,是将目前椅背框架的稳固性和智能控制主导的舒适性进行结合,从而兼具上述稳固性和舒适性。
[0039]综上所述,该椅背在个靠背单元可扭动,提升乘坐者的使用舒适度,避免背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酸痛的基础上;限制了靠背单元的扭动范围,使乘坐者对于座椅的使用更为放心。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外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内部结构说明图。
[0042]图3为压力分布测定示意图。
[0043]图4为PID调节思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45]一种可以自适应的椅背结构装置,包括,椅背后框1,单片机2,电动推杆3,电源电机驱动结构4,薄膜压力传感器5,腰靠滚动结构6,腰靠固定板7,电机驱动器8,电源接口9。
[0046]腰靠自适应调节主要依靠,推杆3经螺钉连接带动腰靠固定板7上下移动。单片机2、电机驱动结构4等固定在椅背后框1上;薄膜压力传感器5与单片机2通过电路交换信息,薄膜压力传感器5固定在椅背面内部。
[0047]患者坐下前,推杆3平行于椅背所在平面,此时推杆3伸长量为y0=max(y),在最大伸长处,故腰靠在椅背平面内偏下方。
[0048]当人坐上椅子时,薄膜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到压力增加,且一段时间(1s)内不恢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后框(1)、薄膜压力传感器(5)、腰靠结构、单片机(2)、驱动机构和椅背面;椅背面套设在椅背后框(1)外侧,薄膜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椅背面内侧;椅背后框(1)上设置有单片机(2)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单片机(2),腰靠结构固定连接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其特征在于,腰靠结构包括腰靠(6)和腰靠固定板(7),腰靠(6)固定设置在腰靠固定板(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器(8)和电动推杆(3);电机驱动器(8)连接单片机(2),电机驱动器(8)输出端连接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连接腰靠固定板(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其特征在于,单片机(2)还连接有电源,电源包括电源降压器(4)和电源接口(9),电源降压器(4)的一端连接单片机(2),另一端连接电源接口(9)。5.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压力信号,基于腰椎压力分布,推测腰椎所在位置;腰靠结构根据腰椎所在位置进行移动,移动后再次对于座椅上压力分布的均匀程度SPD以及压力节点平均值Gcav进行测定;腰靠结构静止后,单片机继续接收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信息,并不断对于SPD值进行计算评估,跟据不同的作座椅材质,给出不同的评估量,实现自动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椅背结构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推测腰椎所在位置:首先对于未支撑的情况下压力均值进行计算,记为平均压力p
av
,最大压力记为p
max
,计算出每一个测量节点附近的圆形压力梯度值,记为Gc,列举出Gc的计算方法如下:算出每一个测量节点附近的圆形压力梯度值,记为Gc,列举出Gc的计算方法如下:(1.1)式中:p
max
为最大压力值;r
j
为相应圆上压力点的个数;此时示意为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陈怡新贺谦马星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