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架平台组件及免疫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07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试管架平台组件及免疫分析仪,其中,试管架平台组件包括压紧机构、驱动机构和摇匀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板和第一推块,压紧板滑动设置在试管架的一侧,压紧板的一端具有压紧部,另一端设置推动部,压紧板具有初始位置和避让位置,压紧板与复位件连接,推动部与第一推块抵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一推块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推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推块推动压紧板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压紧板由初始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摇匀机构用于抓取并摇晃试管,摇匀机构与第二驱动件连接,第二驱动件驱动摇匀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管架平台组件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成本低。且成本低。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管架平台组件及免疫分析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试管架平台组件,以及包含该试管架平台组件的免疫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是一种针对患者的体液样本进行免疫学定量分析的仪器,可以检验众多疾病病症,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检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在现代临床免疫分析诊断和研究领域。
[0003]现有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在分析样本时,需要将试管内的样本摇匀后,再通过取样针插入到试管内取样。在取样针拔出的时候,容易将试管一并从试管架拔出,导致试管与试管架碰撞或者试管脱离试管架而损坏。为此现有设计有额外增加压板压住试管,但是增加的压板需要设置额外的驱动机构,导致整个装置的结构复杂化,并且压板压住试管和摇匀试管的操作是先后进行,增加了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架平台组件及免疫分析仪,其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成本低。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试管架平台组件,包括:
[0007]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板和第一推块,所述压紧板滑动设置在试管架的一侧,所述压紧板的一端具有将试管压紧在所述试管架上的压紧部,所述压紧板的另一端设置推动部,所述压紧板具有初始位置和避让位置,所述压紧板与复位件连接,所述复位件始终具有驱动所述压紧板朝向初始位置移动的趋势,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第一推块抵接;
[0008]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推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移动的所述第一推块推动所述压紧板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紧板由初始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所述第一推块上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0009]摇匀机构,所述摇匀机构用于抓取并摇晃所述试管,所述摇匀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摇匀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
[0010]作为试管架平台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推块靠近所述推动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推面,所述推面与所述推动部抵接。
[0011]作为试管架平台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动部为转动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上的转动轮或轴承,所述转动轮或所述轴承的外周与所述推面抵接。
[0012]作为试管架平台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位件包括固定座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紧板的一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紧板间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0013]作为试管架平台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压紧板连接。
[0014]作为试管架平台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摇匀机构包括摇匀电机,所述摇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抓取所述试管的夹爪,当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夹爪与所述压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当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夹爪与所述压紧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0015]作为试管架平台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摇匀机构的一侧设置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扫描头和驱动所述试管架上的试管转动的第三驱动件。
[0016]作为试管架平台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安装板,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直线移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顶轮,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轮,所述顶轮和所述旋转轮分别设置在所述试管的相对两侧。
[0017]作为试管架平台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试管架与第四驱动件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试管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直线移动,所述第四驱动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所述试管架移动位置的检测件,所述试管架上沿其移动方向设置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上设置有抵压轮,所述抵压轮与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始终具有驱动所述抵压轮抵紧在所述抵压部上。
[0018]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包括所述的试管架平台组件。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压紧机构和摇匀机构通过驱动机构联动,可以使摇匀机构能抓取并摇晃试管架上的试管,还可以使摇匀后的试管能被压紧机构压紧在试管架上,有效防止取样时试管脱离试管架,两组动作联动,简化了驱动机构的结构,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0]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管架平台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管架平台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紧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紧板和第一推块的组装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管架、第四驱动件和检测件组装后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管架、第四驱动件和检测件组装后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驱动件和检测件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顶轮和旋转轮夹紧试管的状态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扫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第四电机和旋转轮)。
[0031]图中:
[0032]1、压紧机构;11、压紧板;111、压紧部;1111、避让孔;112、轴承;113、本体;114、连接板;115、限位板;1151、通孔;12、第一推块;121、推面;13、复位弹簧;14、固定座;15、第一滑轨;16、第一滑块;17、第一导向杆;
[0033]2、驱动机构;21、第一驱动件;211、第一底座;212、第一电机;213、第一导轨;214、第一丝杆;215、第一螺母;216、第一导板;22、第二驱动件;221、第二电机;222、第二导轨;223、第二导板;224、第二底座;225、第二丝杆;23、第一安装座;
[0034]3、摇匀机构;31、摇匀电机;32、夹爪;
[0035]4、试管架;41、卡槽;42、抵压部;43、抵压轮;44、弹性件;
[0036]5、试管;
[0037]6、扫码机构;61、扫描头;62、第三电机;63、第四电机;64、安装板;65、顶轮;66、旋转轮;
[0038]7、第四驱动件;71、第五电机;72、推动板;73、第二推块;731、推动面;732、复位面;74、第二滑轨;75、第二滑块;76、主动轮;77、从动轮;78、皮带;
[0039]8、检测件;81、第一光电开关;82、第二光电开关;83、光电片;
[0040]9、机架;91、平台;92、第二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板和第一推块,所述压紧板滑动设置在试管架的一侧,所述压紧板的一端具有将试管压紧在所述试管架上的压紧部,所述压紧板的另一端设置推动部,所述压紧板具有初始位置和避让位置,所述压紧板与复位件连接,所述复位件始终具有驱动所述压紧板朝向初始位置移动的趋势,所述推动部与所述第一推块抵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推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块沿第一方向移动,移动的所述第一推块推动所述压紧板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压紧板由初始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所述第一推块上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摇匀机构,所述摇匀机构用于抓取并摇晃所述试管,所述摇匀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摇匀机构沿第三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块靠近所述推动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推面,所述推面与所述推动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为转动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上的转动轮或轴承,所述转动轮或所述轴承的外周与所述推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固定座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压紧板的一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紧板间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管架平台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立才李军涛吴海朋冯成王治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