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798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包括导向座及套设在导向座内的套筒,所述的导向座包括支撑台、位于支撑台上端的延伸部及位于支撑台下端的插入部,延伸部及插入部同轴设置且与支撑台固定连接,并设置有贯穿延伸部及插入部的导向孔,套筒插入导向孔且滑道配合;并在支撑台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翅。匀分布的固定翅。匀分布的固定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涵施注桩
,特指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钻孔灌注桩中,常埋设钢护筒来定位需要钻的桩位。护筒为钢护筒,壁厚10mm,护筒定位时,先以桩位中心为圆心,根据护筒半径在土上定出护筒位置,护筒就位后,施加压力将护筒埋入约50cm。如下压困难,可先将孔位处的土体挖出一部分,然后安放护筒埋入地下。在埋入过程中应检查护筒是否垂直,若发现偏斜,应及时纠正。陆上护筒埋放就位后,将护筒外侧用粘土回填压实,以防止护筒四周出现漏水现象,然而目前的护筒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2801511U的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护筒,在安装时还是容易晃动从而产生倾斜而不被察觉,进而影响了注桩的整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稳定且不易倾斜的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包括导向座及套设在导向座内的套筒,所述的导向座包括支撑台、位于支撑台上端的延伸部及位于支撑台下端的插入部,延伸部及插入部同轴设置且与支撑台固定连接,并设置有贯穿延伸部及插入部的导向孔,套筒插入导向孔且滑道配合;并在支撑台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固定翅。支撑台下端的插入部插设在桩孔内,且支撑台抵在桩孔外的地面上,并将套筒插入桩孔内。
[0005]桩孔定位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桩位坐标,桩位坐标报监理部复核后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放样完成后采用换手复测和拉距(纵、横向)检查的办法反复定测,确保正确无误,然后设置十字型护桩;
[0006]钻机就位前,应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各种设备正常运转后才可以进场施工,安装钻机时要使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
[0007]通过钻孔遇有软、硬地层倾斜交接面钻进时,采用回填片石后再继续钻进的措施进行纠偏,若反复出现偏孔现象,采取反复冲填的措施进行纠偏处理,直至成桩完成,有效避免由于冲锥冲击面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孔位偏斜影响施工进度的现象的发生;
[0008]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法进行清孔,避免延时过长,泥浆渣沉淀,造成清孔困难或坍孔,对孔底沉淀物,采用抽渣筒清除,抽渣筒放到孔底后,要在孔底上、下提放几次,尽量多取出钻碴;
[0009]套筒安置完毕后,往套筒内插入钢筋笼,钢筋笼采用分节吊装,吊装采用多点平衡吊放,以防止扭转弯曲,发生永久性变形,钢筋笼四周沿桩长每2m的地方对称设置四道导向筋,使钢筋笼下到孔内后不靠套筒壁而有足够的保护层,吊放过程中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套筒壁。
[00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支撑台下端的插不部插入桩孔内,后再将套筒插入;并在支撑台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的固定翅,固定翅的设置确保了支撑台与地面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小支撑台及套筒整体出现晃动的概率。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支撑台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沿圆周均匀分布的配置块,所述的配置块上设置有贯穿支撑台的固定孔,固定孔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栓。
[00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支撑台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沿圆周均匀分布的配置块,所述的配置块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栓,通过固定栓插入地面,从而确保了支撑台与地面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孔呈向外倾斜设置,且配重块一体成型在支撑台上;所述的插入部的外侧壁呈锥面,且外径从上至下递减;并在所述的插入部上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加强组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固定孔呈向外倾斜设置,且配重块一体成型在支撑台上,使得固定栓呈向外倾斜的插入地面内,从而提高了支撑台的安装强度;插入部的外侧壁呈锥面,且外径从上至下递减,从而能便于插入部插入桩孔中;并在所述的插入部上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加强组件,从而能确保桩孔与插入部直径的固定强度,进而防止支撑台出现晃动。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加强组件由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加强片构成,所述的加强片固定设置在插入部的外壁上;加强片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比为1:3,且短直角边位于上测,长直角边位于下侧;并在加强片位于长直角边的位置向加强片的两侧形成有刃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片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比为1:3,且短直角边位于上测,长直角边位于下侧;并在加强片位于长直角边的位置向加强片的两侧形成有刃部,从而能便于加强片插入土壤内,从而确保固定的强度。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插入部上相邻的两个加强组件上的加强片呈交错分布。
[00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插入部上相邻的两个加强组件上的加强片呈交错分布,从而能确保固定的稳定性。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翅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位于支撑台下端面及插入部的侧壁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固定翅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位于支撑台下端面及插入部的侧壁上,从而确保了固定翅的固定强度,且便于固定翅插入地面。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每个所述的固定翅的末端、且位于靠近支撑台的外沿侧上设置有向外倾斜并带有尖端部的插入翅。
[002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每个固定翅的末端、且位于靠近支撑台的外沿侧上设置有向外倾斜并带有尖端部的插入翅,从而能提高固定翅的抓地效果,从而确保了支撑台固定的稳定性。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支撑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加强翅,所述的加强翅与固定翅交错分布。
[002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支撑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加强翅,
加强翅与固定翅交错分布,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支撑台的固定强度。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加强翅包括与支撑台底面垂直设置的支撑段及连接支撑段底部及与支撑台底面的弧形加强部,所述的弧形加强部呈内凹设置,并在固定翅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降阻孔,且在加强齿的外沿形成有尖锐的刃段。
[002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翅包括与支撑台底面垂直设置的支撑段及连接支撑段底部及与支撑台底面的弧形加强部,所述的弧形加强部呈内凹设置,并在固定翅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降阻孔,且在加强齿的外沿形成有尖锐的刃段,从而确保了加强翅能更容易得插入地面,从而确保支撑台安装的稳定性。
[00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加强翅与支撑台通过焊接固定。
[002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强翅与支撑台通过焊接固定,从而能确保固定翅整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包括导向座及套设在导向座内的套筒(1),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座包括支撑台(2),延伸部(8),延伸部(8)位于支撑台(2)上端的,插入部(3),插入部位于支撑台(2)下端,导向孔(4),导向孔(4)贯穿延伸部(8)及插入部(3),固定翅(5),若干所述的固定翅设置在支撑台(2)的下端面且按圆周均匀分布;其中,延伸部(8)及插入部(3)同轴设置且与支撑台(2)固定连接,套筒(1)插入导向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配置块(6),若干所述的配置块设置在支撑台(2)上端面设置且沿圆周均匀分布;固定孔,固定孔设置在配置块上;其中固定孔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栓(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孔呈向外倾斜设置,且配重块一体成型在支撑台(2)上;所述的插入部(3)的外侧壁呈锥面,且外径从上至下递减;并在所述的插入部(3)上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加强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涵施工灌注桩防倾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强组件由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加强片(9)构成,所述的加强片(9)固定设置在插入部(3)的外壁上;加强片(9)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比为1:3,且短直角边位于上测,长直角边位于下侧;并在加强片(9)位于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群黄雪开董锋王建单世军徐北朱国华王集中
申请(专利权)人:海港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