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能圈及具有其的灶具炉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697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能圈及具有其的灶具炉架。一种聚能圈,包括环状的圈体以及至少两个用于支撑锅体的扰流片,所述扰流片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圈体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片之间的间隙形成有烟气出口。一种灶具炉架,包括如上所述的聚能圈,所述圈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聚能圈的底座。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相邻两个扰流片之间形成有烟气出口,由于扰流片依次交错设置在圈体上,使得烟气能够形成旋转气流,增强了烟气的扰动,增大了烟气与锅具的换热系数,解决了烟气带走大量热量的问题,起到强化换热并提高了灶具的热效率。灶具的热效率。灶具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能圈及具有其的灶具炉架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能圈及具有其的灶具炉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进行加热,锅具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具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热能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造成能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内就出现了一些集热聚能的聚能圈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的消耗,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然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从锅具与聚能圈结构之间的间隙直接排出,存在烟气扰动低,换热效率低,带走大量热量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10511812U,公开了具有火焰导向结构的旋火炉架,包括:底环;若干个支撑件,设置在底环的上端面上,且围绕着垂直于底环中心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延伸出一朝向所述底环中心弯曲的导焰部。该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设置在支撑件上的导焰部朝向底环中心弯曲,能够引导火焰往底环的中心旋转聚集,在保证能够放置较小锅具的同时增强燃气灶对锅具的加热效果。然而,该旋火炉架在使用时,仍存在着烟气直接排出而带走大量热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聚能圈存在的缺陷,本申请对聚能圈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聚能圈,其能有效地在使用过程中,将产生的烟气能在聚能圈滞留的时间更长,减少热量损失,提升换热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能圈,包括环状的圈体以及至少三个用于支撑锅体的扰流片,所述扰流片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圈体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片之间形成有烟气出口。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片与所述圈体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其一相邻扰流片的内侧,扰流片与圈体相连的另一端位于其另一相邻扰流片的外侧。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片呈上小下大的花瓣形结构。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为内凹结构。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片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平底锅的第一平面结构。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扰流片绕所述圈体的中心线均匀设置在所述圈体的上端面。
[0010]本技术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灶具炉架,包括如上所述的聚能圈,所述圈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聚能圈的底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三个设置在所述圈体下端面的支撑片,相邻的两个支撑片之间形成有空气入口。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平面结构,所述支撑片的底部向远离所述圈体的中心线方向倾斜。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支撑片绕所述圈体的中心线均匀设置在所述圈体上。
[0014]本技术的聚能圈与
技术介绍
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圈体上依次交错设置扰流片,相邻两个扰流片之间形成有烟气出口,使得烟气能够在圈体内形成旋转气流,从而增强了烟气的扰动,加长了烟气在聚能圈中的滞留时间,减少了烟气热量的损失,提升了灶具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聚能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灶具炉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1

圈体、2

扰流片、3

烟气出口、4

内凹结构、5

第一平面结构、6

底座、7

支撑片、8

空气入口、9

第二平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聚能圈,包括环状的圈体1以及至少三个用于支撑锅体的扰流片2,扰流片2依次交错设置在圈体1上,相邻的两个扰流片2之间形成有烟气出口3。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扰流片2之间形成有烟气出口3,由于扰流片2依次交错设置在圈体1上,使得烟气能够形成旋转气流,增强了烟气的扰动,加长了烟气在聚能圈中的滞留时间,减少了烟气热量的损失,提升灶具的换热效果。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片2与圈体1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其一相邻扰流片2的内侧,扰流片2与圈体1相连的另一端位于其另一相邻扰流片2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扰流片2采用错位设计,相邻两个扰流片2呈一定角度安装,使得排出的烟气形成一个旋转气流,增强了烟气的扰动,可以增大烟气与锅具的换热系数,起到强化换热并提高灶具的热效率。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片2呈上小下大的花瓣形结构,能够有利于全面包裹火焰,减少火焰对外界辐射换热,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灶具能效。高温烟气的排出扩散方式是向上走的,花瓣形结构的扰流片2使得烟气只能从烟气出口3排出,烟气出口3是竖直方向的出口,当烟气量小的时候,小股烟气可以很顺利的从最顶端排出;当烟气量增大时候,烟气的厚度增大,依然可以从烟气出口3排出,可符合更加广泛的排烟性能要求。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片2的内侧面为内凹结构4,能够更加全面包裹火焰,减少火焰对外界辐射换热,较少热量的损失,提高灶具能效。此外,内凹结构4采用圆弧面时,便于放置尖锅。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扰流片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平底锅的第一平面结构5。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扰流片2绕圈体1的中心线均匀设置在圈体1的上端面,能够进一步增大烟气与锅具的换热系数,起到强化换热并提高灶具的热效率。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2所示,一种灶具炉架,包括实施例1中的聚能圈,圈体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聚能圈的底座6。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6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圈体1下端面的支撑片7,相邻的两个支撑片7之间的间隙形成有空气入口8,该空气入口8形成二次空气补充通道,保证了二次空气的入口面积。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片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平面结构9,支撑片7的底部向远离圈体1的中心线方向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片7的底部为第二平面结构9,便于灶具炉架的安装固定,支撑片7的底部向远离圈体1的中心线方向倾斜,一方面,使得若干支撑片7形成的空间更大,二次空气的助燃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有利于整个灶具炉架的稳定性。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支撑片7绕圈体1的中心线均匀设置在圈体1上。
[0029]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0]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能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圈体(1)以及至少三个用于支撑锅体的扰流片(2),所述扰流片(2)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圈体(1)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扰流片(2)之间形成有烟气出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2)与所述圈体(1)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其一相邻扰流片(2)的内侧,扰流片(2)与圈体(1)相连的另一端位于其另一相邻扰流片(2)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2)呈上小下大的花瓣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2)的内侧面为内凹结构(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平底锅的第一平面结构(5)。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凡林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