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及分类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761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及分类回收方法,且机器人包括:圆柱形结构的筒体,且筒体由固定配合的内筒与外筒组合而成;设置于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至少两个储存腔,且所述至少两个储存腔用于分类储存垃圾;可升降的设置于筒体顶部的至少两个桶盖,且每个桶盖内均嵌入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桶盖均为扇形结构,且桶盖与储存腔一一对应,以用于密封或开启储存腔;可转动的设置于筒体顶部的推板,所述推板绕筒体中轴线任意转动,且推板滑动配合于桶盖顶面;固定于所述推板两侧的图像扫描识别装置,且所述图像扫描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放置于桶盖顶面上的垃圾的类别;综上,全自动化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回收。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及分类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分类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及分类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产生的垃圾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很多垃圾是可再利用资源,例如易拉罐、饮料瓶等,还有一些不可回收利用资源,如果皮、落叶等,如何将他们分开来并加以回收利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垃圾回收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传统的垃圾分类大多由人工操作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分类效率低的问题;另外,多种垃圾长时间混合在一起容易散发难闻的异味,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及分类回收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包括:
[0007]圆柱形结构的筒体,且所述筒体由固定配合的内筒与外筒组合而成;
[0008]设置于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至少两个储存腔,且所述至少两个储存腔用于分类储存垃圾;
[0009]可升降的设置于筒体顶部的至少两个桶盖,且每个桶盖内均嵌入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桶盖均为扇形结构,且桶盖与储存腔一一对应,以用于密封或开启储存腔;
[0010]可转动的设置于筒体顶部的推板,所述推板绕筒体中轴线任意转动,且推板滑动配合于桶盖顶面;
[0011]固定于所述推板两侧的图像扫描识别装置,且所述图像扫描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放置于桶盖顶面上的垃圾的类别。
[0012]优选的,在每个所述桶盖顶部均开设有用于放置垃圾的弧形凹糟,所述弧形凹糟与桶盖同轴配合,且相邻两个弧形凹糟相互导通。
[0013]优选的,在每个所述弧形凹糟的一侧均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孔,且所述导孔用于排出位于弧形凹糟内的污水。
[0014]优选的,在所述外筒的筒壁内设有夹腔,所述夹腔与导孔配合,并用于承接由导孔排出的污水。
[0015]优选的,在所述筒体外壁上均匀设有至少两个分类标签,所述分类标签与储存腔一一对应,以用于标识对应储存腔的分类类别。
[0016]优选的,在所述内筒内安装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且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
之间至少安装有两个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与桶盖一一对应,并用于驱使桶盖升降。
[0017]优选的,在所述下固定板底部固定有转动电机,在所述下固定板与上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位于内筒的中心处,所述转杆顶部贯穿上固定板,并与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转杆驱使推板转动。
[0018]优选的,在每个所述储存腔内均安装有可拆卸的分筒,且所述分筒顶部敞开。
[0019]优选的,在每个所述储存腔内均安装有相互配合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和活塞板,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活塞板往复升降,且所述分筒放置于活塞板上。
[0020]一种利用上述所公开的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执行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包括:
[0021]S1.将垃圾放置于所述桶盖顶部;
[0022]S2.通过所述图像扫描识别装置识别放置于桶盖顶部的垃圾的类别;
[0023]S3.根据识别结果确定该类别垃圾对应的目标储存腔及目标桶盖;
[0024]S4.通过所述推板的转动推动该垃圾在桶盖顶面移动,并判断该垃圾是否位于目标桶盖上;否,则进入步骤S5;
[0025]S5.升起目标桶盖,并配合转动的推板将该垃圾推动至目标储存腔内;
[0026]S6.目标桶盖下降复位。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图像扫描识别技术进行垃圾种类的识别,并在识别后配合可转动的推板及可升降的桶盖等结构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由此自动化实现垃圾的高效分类回收,且整体结构简单;另外,本专利技术机器人还设置为封闭式结构,由此能有效避免垃圾异味的外泄。
[0029](2)针对上述桶盖,在其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垃圾弧形凹糟,并且多个弧形凹糟可组合形成用于导向的导槽,由此能有效避免推板在推动垃圾的过程中出现垃圾掉落的现象。
[0030](3)针对上述弧形凹糟,在其一侧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孔,对应的在筒体的外筒筒壁上开设有夹腔,由此方便在推动垃圾的同时完成固液分离。
[0031](4)针对上述桶盖,一一对应的设有可升降分离的分筒,由此使分类后的垃圾储存于分筒内,并方便实现分筒的更换。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中一个桶盖升起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中一个分筒升起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的俯视图;
[0036]图5为图3中沿A方向的剖视图;
[0037]图6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0038]图中:筒体

1;上固定板

11;下固定板

12;第一升降驱动装置

13;转动电机

14;转杆

15;夹腔

16;储存腔

2;桶盖

3;弧形凹糟

31;导孔

32;推板

4;图像扫描识别装置

5;分类标签

6;分筒

7;第二升降驱动装置

8;活塞板

9。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请参阅图1

图6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且该机器人主要包括:
[0041]圆柱形结构的筒体1,且筒体1由固定配合的内筒与外筒组合而成;
[0042]设置于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至少两个储存腔2,且每个储存腔2内均可拆卸的安装有顶部敞开的分筒7,以用于分类储存垃圾;
[0043]可升降的设置于筒体1顶部的至少两个桶盖3,且每个桶盖3内均嵌入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每个桶盖3均为扇形结构,且桶盖3与储存腔2一一对应,以用于密封或开启储存腔2;
[0044]可转动的设置于筒体1顶部的推板4,推板4绕筒体1中轴线任意转动,且推板4滑动配合于桶盖3顶面;
[0045]固定于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结构的筒体(1),且所述筒体(1)由固定配合的内筒与外筒组合而成;设置于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的至少两个储存腔(2),且所述至少两个储存腔(2)用于分类储存垃圾;可升降的设置于筒体(1)顶部的至少两个桶盖(3),且每个桶盖(3)内均嵌入有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桶盖(3)均为扇形结构,且桶盖(3)与储存腔(2)一一对应,以用于密封或开启储存腔(2);可转动的设置于筒体(1)顶部的推板(4),所述推板(4)绕筒体(1)中轴线任意转动,且推板(4)滑动配合于桶盖(3)顶面;固定于所述推板(4)两侧的图像扫描识别装置(5),且所述图像扫描识别装置(5)用于识别放置于桶盖(3)顶面上的垃圾的类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桶盖(3)顶部均开设有用于放置垃圾的弧形凹糟(31),所述弧形凹糟(31)与桶盖(3)同轴配合,且相邻两个弧形凹糟(31)相互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弧形凹糟(31)的一侧均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孔(32),且所述导孔(32)用于排出位于弧形凹糟(31)内的污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的筒壁内设有夹腔(16),所述夹腔(16)与导孔(32)配合,并用于承接由导孔(32)排出的污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外壁上均匀设有至少两个分类标签(6),所述分类标签(6)与储存腔(2)一一对应,以用于标识对应储存腔(2)的分类类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内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举五李思源孙彦超帅率李红春高梦星许怀芝张政刘亚宁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