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738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包括液压油泵、电机、油箱和油压缸;油箱与油压缸分别通过油管I和油管II连接形成一回路;油管I上沿油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电磁阀I、液压油泵和电磁阀II,油管II上设有电磁阀III,液压油泵与电机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液压油泵可使油向油压缸流动;油压缸出口至油管I上电磁阀I与液压油泵之间的A处设有油支管I;油管I上液压油泵与电磁阀II之间的B处与油箱间设有管路上安有电磁阀IV的油支管I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廉且改造方便,不仅能够实现液压回馈发电,而且能够减少因势能造成的油温升高,进而降低油温冷却的能耗,两者结合极大地降低能耗,应用前景好。应用前景好。应用前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堆高机
,涉及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堆高机是一种适用于狭窄通道和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是高架仓库、车间装卸托盘化的理想设备。该设备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其目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轻纺、军工、油漆、颜料、煤炭等工业,以及港口、铁路、货场、仓库等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进行装卸、堆码和搬运作业。
[0003]在实际应用中,工厂、码头等使用的重型堆高机一般都是液压式的,其具体是通过上下踩动油泵踏板,油泵将压力传给液压缸,液压缸顶出链轮轴进而升高货叉。其作业依赖于液体(油)传递压力,在作业过程中传递压力的液体(油)不可避免的会被做功即温度升高,特别是重型堆高设备,为保证作业的持续性,现代重型堆高机均需配套大功率的油温冷却装置,这极大地提高了液压堆高机的作业成本及生产成本,造成了能耗的极大浪费。
[0004]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液压堆高机能耗的装置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液压堆高机能耗过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液压堆高机能耗的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包括液压油泵、电机、油箱和油压缸;
[0008]所述油箱与油压缸分别通过油管I和油管II连接,形成一回路;
[0009]所述油管I上沿油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电磁阀I、液压油泵和电磁阀II,所述油管II上设有电磁阀III,所述液压油泵与电机连接(具体为液压油泵的输出轴上套有的齿轮与电机输出齿轮啮合),通过电机驱动液压油泵能够使得油沿油管I从油箱向油压缸流动;
[0010]油压缸出口至油管I上电磁阀I与液压油泵之间的A处设有油支管I;
[0011]油管I上液压油泵与电磁阀II之间的B处与油箱间设有油支管II且油支管II上设有电磁阀IV;
[0012]当油压缸的油过多时,关闭电磁阀I、II、III并开启电磁阀IV,此时油从油压缸流出沿着油支管I、液压油泵、油支管II流入油箱,此时液压油泵转动并带动电机(运行在电机的第四象限,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完成反馈发电。
[0013]本技术的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采用液压作为传动器,其具有柔性好、能量密度大、尺寸小的特点,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廉,其基于目前最为普遍的循环油路进行改造,特有的设计能够保证液压油泵无论是在正常工况(在电机的驱动下运转,此时相当于油泵)还是在回馈发电工况下转动方向一致,能够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装置不仅能够实现液压回馈发电,而且能够减少因势能造成的油温升高,进而
降低油温冷却的能耗,两者综合下来使用本技术的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能够降低30~40%的能耗,极具应用前景。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油压缸出口至油箱间设有油支管III。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所述油支管III上设有溢流阀I。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所述B处与油箱之间还设有油支管IV。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所述油支管IV上设有溢流阀II。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以上设计的溢流阀能够避免在回馈发电工况下流量过大,造成油路堵塞。
[0019]如上所述的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所述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对油势能的回收效率为25~35%即30%左右。
[0020]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的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廉且改造方便,特有的设计能够保证液压油泵无论是在正常工况,还是在回馈发电工况下(在液压油的驱动下运转,此时相当于液压马达)转动方向一致,能够保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0022](2)本技术的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不仅能够实现液压回馈发电,而且能够减少因势能造成的油温升高,进而降低油温冷却的能耗,两者综合下来使用本技术的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能够降低30~40%的能耗,极具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和3分别为本技术的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在正常工况及回馈发电工况油路示意图;
[0025]其中,1

油箱,2

油压缸,3

油管I,4

油管II,5

电磁阀I,6

液压油泵,7

电机,8

电磁阀II,9

电磁阀III,10

油支管II,11

电磁阀IV,12

油支管I,13

油支管III,14

溢流阀I,15

溢流阀II,16

油支管IV。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述。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液压油泵6、电机7、油箱1和油压缸2;
[0029]油箱1与油压缸2分别通过油管I 3和油管II 4连接,形成一回路;
[0030]油管I 3上沿油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电磁阀I 5、液压油泵6和电磁阀II 8,油管II 4上设有电磁阀III 9,液压油泵6与电机7连接,通过电机7驱动液压油泵6能够使得油沿油管I 3从油箱1向油压缸2流动;
[0031]油压缸2出口至油管I 3上电磁阀I 5与液压油泵6之间的A处设有油支管I12;
[0032]油管I 3上液压油泵6与电磁阀II 8之间的B处与油箱1间设有油支管II 10且油支管II 10上设有电磁阀IV 11;
[0033]油压缸2出口至油箱1间设有油支管III 13,油支管III 13上设有溢流阀I 14;
[0034]B处与油箱1之间还设有油支管IV 16,油支管IV 16上设有溢流阀II 15;
[0035]当油压缸2的油过多时,关闭电磁阀I 5、II 8、III 9并开启电磁阀IV 11,此时油从油压缸2流出沿着油支管I12、液压油泵6、油支管II 10流入油箱1,此时液压油泵6转动并带动电机7(运行在电机的第四象限,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完成反馈发电,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对油势能的回收效率为30%。
[0036]本技术的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处于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堆高机用液压回馈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泵、电机、油箱和油压缸;所述油箱与油压缸分别通过油管I和油管II连接,形成一回路;所述油管I上沿油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电磁阀I、液压油泵和电磁阀II,所述油管II上设有电磁阀III,所述液压油泵与电机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液压油泵能够使得油沿油管I从油箱向油压缸流动;油压缸出口至油管I上电磁阀I与液压油泵之间的A处设有油支管I;油管I上液压油泵与电磁阀II之间的B处与油箱间设有油支管II且油支管II上设有电磁阀IV;当油压缸的油过多时,关闭电磁阀I、II、III并开启电磁阀IV,此时油从油压缸流出沿着油支管I、液压油泵、油支管II流入油箱,此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勇涛张国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守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