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及药物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治术后眼部细菌感染或炎症的眼用药物通常有滴眼液、眼膏和眼用凝胶。其中,眼用凝胶的药物滞留时间介于滴眼液和眼膏之间,通常制成滴眼制剂使用。滴眼制剂的眼用凝胶虽然使用简单方便,但是滞留时间相对较短、给药次数较多,仍会造成较低的患者依从性。
[0003]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常用的眼部用药方式是结膜下药物注射。虽然眼科手术后的结膜下药物注射相对简单方便,但是结膜中丰富的血管会引导大量药物(>60%)进入体循环,并迅速代谢消除。结膜下反复注射给药会造成新的组织创伤,不利于术后抗菌抗炎治疗。大剂量药物持续进入体循环又会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毒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复合凝胶载体结构性调节左氧氟沙星(含盐酸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缓释凝胶包括可注射性复合凝胶载体、抗炎药物和/或抗菌药物;所述抗炎药物和/或抗菌药物均匀分散于所述可注射性复合凝胶载体中;所述可注射性复合凝胶载体为温敏材料,在体温下可逐渐形成原位凝胶,用于结构性调节抗炎药物和/或抗菌药物的按需释放和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缓释凝胶各成分质量比为:抗炎药物和/或抗菌药物0
‑
20%,可注射性复合凝胶载体80
‑
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注射性复合凝胶载体由聚合物纳米胶束组成;其中,所述聚合物纳米胶束通过构象可调的嵌段聚合物溶于水中、并经过聚合物分子自组装而形成,可根据药物物理化学特征和药物缓释需求选择合适的三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和纳米胶束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注射性复合凝胶载体还包括可负载药物的纳米粒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象可调的嵌段聚合物为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
‑
聚乙二醇
‑
聚乳酸
‑
羟基乙酸三嵌段共聚物或聚己内酯
‑
聚乙二醇
‑
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所述可负载药物的纳米粒子选自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金属氢氧化物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可负载药物的纳米粒子占复合凝胶载体的质量比为0
‑
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眼结膜下植入的药物缓释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纳米粒子的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分子量为5000
‑
100000之间,乳酸LA/羟基乙酸GA质量百分比为50/50或75/25,粒径介于10
‑
100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粒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华,孙建国,卢奕,邓勇辉,竺向佳,李丹,方艳文,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