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678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该系统包括加料运输机构、计量机构、加热冷凝密闭室、水下运输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热冷凝密闭室在真空状态下充入惰性气体,形成无氧状态,填充在成型的模具中,杜绝氧化产生,使金属的损耗率几乎为零,也保证了银锭的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同时也能提高石墨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劳动强度、确保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得以大幅提升。通过自动化控制,使加热凝固密闭室内部的多个推移装置及运转小车循环动作,使多个石墨模具快速式地交替位置并完成填充、加热、冷却、出锭动作,且能令多个银锭在水下进行快速冷却,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及时间的利用率。时间的利用率。时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贵金属铸锭
,尤其是一种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内的贵金属铸锭生产过程中,受传统浇铸工艺的影响,由于金属进行固态收缩所产生的应力常超过当时温度下的强度及塑性极限,出锭成品往往出现裂纹、缩孔等缺陷。如银锭在国内大部分采用开放式人工浇铸工艺制得,也存在此类缺陷。开放式人工浇铸常见的平模浇铸法在高温时易产生碎渣,影响银锭的物理规格,且平模浇铸包保温效果差,散热快,浇铸过程易结死;开放式人工平模浇铸不仅需要长时间在高温下作业,还时常造成金属液飞溅,存在较高的事故风险。而开放式人工浇铸的立模浇铸法需要通过补头法或切头法来修整银锭外观,其中补头法使银锭带有明显的曲线痕迹,影响出锭成品进入上交所;切头法则需将过多的浇铸头切除,切下的银锭头还需回炉重新熔化,增加了人工工作量和能源消耗,同时还需通过高强度的修锭操作来修整锭面飞边毛刺;开放式人工立模浇铸的松模过程操作复杂,模具由于高温受损还易导致合模不紧,影响银锭铸型且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银锭的平模浇铸还是立模浇筑,两者都是裸露在大气中作业,不可避免地产生氧化,造成一定的贵金属损耗,且其杂质含量、重量精度都难以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而传统直线式铸锭设备也存在上述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以达到提高产品锭外观质量、节省人力资源、缩短操作工时、保障人身安全、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该系统包括加料运输机构、计量机构、加热冷凝密闭室、水下运输机构;加料运输机构依次连接计量机构、加热冷凝密闭室、水下运输机构;所述加料运输机构运输及储存物料,所述计量机构能按质量将物料进行等分,所述加热冷凝密闭室通过感应加热将金属物料进行熔化,所述水下运输机构能对加热后的物料进行快速冷却。
[0005]所述加热凝固密闭室与水下运输机构的内腔是一个无氧且充有氮气的环境。
[0006]所述计量机构包括螺旋送料器、计量斗与称重传感器,所述螺旋送料器能将物料运输至计量斗,所述计量斗上设有称重传感器,稳重传感器检测计量斗所承载的物料质量,并根据设定的质量上限值将螺旋送料器对物料的运输进行暂停。
[0007]所述加热冷凝密闭室设在计量机构下部,包括中壳体、真空泵、氮气源、升降装置、推移装置、运转小车、中频炉感应线圈及石墨模具;所述中壳体将加热冷凝密闭室的内腔与外界大气隔绝,并与所述计量机构的计量斗连通,中壳体通过自身框架将内腔分为多个小内腔;所述真空泵、氮气源位于加热冷凝密闭室外部,真空泵、氮气源通过软管与中壳体的内腔连接;所述升降装置、推移装置、运转小车、中频炉感应线圈、石墨模具位于中壳体的内
腔;加热冷凝密闭室上下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运转小车,左右各设有中频炉感应线圈,中频感应线圈之间位置设有升降装置,上部中间和下部左右两侧设有推移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作垂直方向的竖直运动,所述推移装置做水平面上的纵向运动,所述运转小车做水平面上的横向运动,所述感应线圈能对金属物料进行熔化,所述石墨模具用以对熔化后正在冷凝的金属物料进行定型,所述运转小车及所述推移装置能通过移动将多个模具互相之间的位置进行替换。
[0008]加热冷凝密闭室设有两套加热运转小系统,左边的小系统为顺时针运转,计量机构传输金融物料到位于中壳体正中位置升降装置上的石墨模具二内,左下侧的推移装置一将在左侧中频感应线圈一上的石墨模具一推送到左上侧的运转小车一内,运转小车一向右运行上侧中间位置,中间上侧的推移装置二将石墨模具二推到下边的运转小车二内,运转小车二沿连杆向左运行,然后由设在左下侧的推移装置一将石墨模具二推送到左边的中频炉感应线圈一上,运转小车二回到原来位置,然后由中间上侧推移装置二将石墨模具一推送到中壳体正中位置的升降装置处,升降装置将石墨模具内的金融物料移落到下部的加热冷凝密闭室的水下运输机构上;右边的小系统为逆时针运转,金融物料由计量机构内掉落到升降装置上的石墨模具二内,推移装置二将物料推送运转小车三上,运转小车二和运转小车三联运,运转小车二到左侧时,运转小车三正好运行到下侧中间位置,运转小车二回到原下侧中间位置时,运转小车三运行到下侧右边,然后由下侧右边的推移装置三将石墨模具三推送到右边的中频炉感应线圈二上,加热结束后,右下侧的推移装置三将石墨模具二推送到右上侧的运转小车四内,运转小车四向右运行中间位置,然后由中间上侧推移装置二将石墨模具三推送到中壳体正中位置的升降装置处,升降装置将石墨模具内的金融物料移落到下部的加热冷凝密闭室的水下运输机构上。
[0009]所述水下运输装置的内腔装有水,水位超过水下运输机构的位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冷凝密闭室在真空状态下充入惰性气体,形成无氧状态,利用中频炉加热使模具中的银粉在静态中熔化,填充在成型的模具中,由于银粉的熔化和银锭的冷凝成型都是在无氧和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完成,杜绝氧化产生,使金属的损耗率几乎为零,也保证了银锭的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同时也能提高石墨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劳动强度、确保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得以大幅提升。本专利技术的加料运输机构、计量机构、加热冷凝密闭室、水下运输机构的内腔在工作时能全部形成无氧状态,并在无氧状态下完成自动定量填料、自动机械转运、静态无氧银锭铸型、自动脱模、强制水冷、水下运输及出锭动作,使银锭成品的重量精度高、误差小,杂质也控制在极其微小的含量。本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化控制,使加热凝固密闭室内部的多个推移装置及运转小车循环动作,使多个石墨模具快速式地交替位置并完成填充、加热、冷却、出锭动作,且能令多个银锭在水下进行快速冷却,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及时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

A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B

B剖视图。
[0012]图中:1

加料运输机构、2

计量机构、3

加热冷凝密闭室、4

水下运输机构、11


料箱、12

螺旋送料器、13

隔料机构、14

提升机、21

上壳体、22

计量斗、23

称重传感器、24

中间送料器、31

中壳体、32

真空泵、33

氮气源、34

升降装置、35A

推移装置一、35B

推移装置二、35C

推移装置三、36A

运转小车一、36B

运转小车二、36 C

运转小车三、36 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加料运输机构(1)、计量机构(2)、加热冷凝密闭室(3)、水下运输机构(4);加料运输机构(1)依次连接计量机构(2)、加热冷凝密闭室(3)、水下运输机构(4);所述加料运输机构(1)运输及储存物料,所述计量机构(2)能按质量将物料进行等分,所述加热冷凝密闭室(3)通过感应加热将金属物料进行熔化,所述水下运输机构(4)能对加热后的物料进行快速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凝固密闭室(3)与水下运输机构(4)的内腔是一个无氧且充有氮气的环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机构(2)包括螺旋送料器(12)、计量斗(22)与称重传感器(23),所述螺旋送料器(12)能将物料运输至计量斗(22),所述计量斗(22)上设有称重传感器(23),稳重传感器(23)检测计量斗所承载的物料质量,并根据设定的质量上限值将螺旋送料器(12)对物料的运输进行暂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模交替式静态无氧熔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冷凝密闭室(3)设在计量机构(2)下部,包括中壳体(31)、真空泵(32)、氮气源(33)、升降装置(34)、推移装置、运转小车、中频炉感应线圈及石墨模具;所述中壳体(31)将加热冷凝密闭室(3)的内腔与外界大气隔绝,并与所述计量机构的计量斗(22)连通,中壳体(31)通过自身框架将内腔分为多个小内腔;所述真空泵(32)、氮气源(33)位于加热冷凝密闭室外部,真空泵(32)、氮气源(33)通过软管与中壳体(31)的内腔连接;所述升降装置(34)、推移装置、运转小车、中频炉感应线圈、石墨模具位于中壳体(31)的内腔;加热冷凝密闭室上下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运转小车,左右各设有中频炉感应线圈,中频感应线圈之间位置设有升降装置(34),上部中间和下部左右两侧设有推移装置;所述升降装置(34)作垂直方向的竖直运动,所述推移装置做水平面上的纵向运动,所述运转小车做水平面上的横向运动,所述感应线圈能对金属物料进行熔化,所述石墨模具用以对熔化后正在冷凝的金属物料进行定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正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