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污设施滑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50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拦污设施滑动槽,包括铣床本体、铣床支撑座、铣床底座和内嵌槽,所述铣床本体底端焊接有铣床支撑座,所述铣床本体底端设置有铣床底座,所述铣床底座上开设有内嵌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皆焊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外部皆套设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固定柱外部皆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柱底端皆套设有第二缓冲垫,所述内嵌槽底端皆开设有两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皆焊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外端皆缠绕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固定柱外部皆缠绕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上端皆焊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另一端焊接在铣床支撑座上。接杆另一端焊接在铣床支撑座上。接杆另一端焊接在铣床支撑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拦污设施滑动槽


[0001]本技术涉及滑动槽部件
,特别是涉及拦污设施滑动槽。

技术介绍

[0002]拦污设施是一种有效拦截水上垃圾的环保装置,拦污设施滑动槽是一种用于拦污设施滑动组里的滑槽设备,在整个设备里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今该拦污设施滑动槽已经满足日常所需。
[0003]但是现有的拦污设施滑动槽仍存在一些弊端,目前的拦污设施滑动槽与墙面固定的方法是螺纹固定,而该装置常年与水面接触,可能使螺纹连接处产生锈蚀现象,导致滑动槽更换拆除时可能会因锈蚀变得困难费力,加大工作时间,为此我们提出拦污设施滑动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拦污设施滑动槽,通过设置的拆卸,有效避免了螺钉螺母固定可能产生锈蚀导致难以拆卸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拦污设施滑动槽,包括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槽口、墙面、固定板和辅助块,所述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内开设有槽口,所述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后端贴还有墙面,所述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两端皆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皆设置有辅助块,所述固定板前端对称焊接有两组套杆,两组所述套杆内皆被转杆贯穿,所述转杆内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焊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内安插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右端焊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伸缩杆外部缠绕有弹簧,所述第二伸缩杆上下两端皆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左端焊接有插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上下两端皆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焊接在辅助块前端,所述限位块右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安插有插杆。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左端焊接在第二伸缩杆上,所述弹簧右端焊接在第一伸缩杆。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柱体侧边圆形直径大小与限位块和另一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大小相同。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设置柱体的侧边直径大小与插槽开口直径大小相同。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前端焊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前端焊接有第二把手,所述滑动块后端焊接有清理垫。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把手所设置的形状为“半圆”形。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垫后端与槽口内表面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的缓冲装置,其中拆卸装置包括套杆、转杆、转轴、第一伸缩杆、第二伸
缩杆、弹簧、第一把手、固定块、插杆、限位块和插槽,操作人员需要将固定板拆卸时,可以先拉动第一把手,从而带动第二伸缩杆在第一伸缩杆内向右移动,使插接在插槽内的插杆脱离插槽,此时因为固定板前端设置有套杆、转杆和转轴,且转轴焊接有第一伸缩杆的缘故,可以将第一伸缩杆转动至左侧,从而使限位块与第一伸缩杆形成的限位结构解除,此时固定板与辅助块解除固定关系,从而使装置能够成功拆卸,通过此装置有效避免了螺钉螺母固定可能产生锈蚀导致难以拆卸的问题,这样的装置快捷便利,极大节省了操作人员的时间,省时省力;
[0014]2、通过设置的清理装置,其中清理装置包括滑动块、清理垫、拉杆和第二把手,操作人员从上方插入该装置后,向下拉动第二把手,此时第二把手对带动滑动块与滑动块后端与槽口贴合清理垫向下移动,因清理垫材质的缘故,可以使清理垫移动的时候清理槽口后端表面,此时便可达到清理的效果,通过此装置有效槽口内部得到清洁,从而使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内工作使更加顺滑,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的体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拆卸装置处的结构正视活动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转轴装置处的结构正视活动状态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20]其中:1、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2、槽口;3、墙面;4、固定板;5、辅助块;61、套杆;62、转杆;63、转轴;64、第一伸缩杆;65、第二伸缩杆;66、弹簧;67、第一把手;68、固定块;69、插杆;610、限位块;611、插槽;71、滑动块;72、清理垫;73、拉杆;74、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拦污设施滑动槽,包括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1、槽口2、墙面3、固定板4和辅助块5,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1内开设有槽口2,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1后端贴还有墙面3,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1两端皆焊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两端皆设置有辅助块5,固定板4前端对称焊接有两组套杆61,两组套杆61内皆被转杆62贯穿,转杆62内套设有转轴63,转轴63右端焊接有第一伸缩杆64,第一伸缩杆64内安插有第二伸缩杆65,第二伸缩杆65右端焊接有第一把手67,第二伸缩杆65外部缠绕有弹簧66,第二伸缩杆65上下两端皆焊接有固定块68,固定块68左端焊接有插杆69,第一伸缩杆64上下两端皆焊接有限位块610,限位块610焊接在辅助块5前端,限位块610右侧开设有插槽611,插槽611内安插有插杆
69;
[0024]操作人员需要将固定板4拆卸时,可以先拉动第一把手67,从而带动第二伸缩杆65在第一伸缩杆64内向右移动,使插接在插槽611内的插杆69脱离插槽611,此时因为固定板4前端设置有套杆61、转杆62和转轴63,且转轴63焊接有第一伸缩杆64的缘故,可以将第一伸缩杆64转动至左侧,从而使限位块610与第一伸缩杆64形成的限位结构解除,此时固定板4与辅助块5解除固定关系,从而使装置能够成功拆卸,通过此装置有效避免了螺钉螺母固定可能产生锈蚀导致难以拆卸的问题,这样的装置快捷便利,极大节省了操作人员的时间,省时省力。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弹簧66左端焊接在第二伸缩杆65上,弹簧66右端焊接在第一伸缩杆64;
[0026]通过此装置使弹簧66利用自身的弹性性能,达到让插杆69卡和进插槽611的目的。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伸缩杆64的柱体侧边圆形直径大小与限位块610和另一限位块610之间的距离大小相同;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拦污设施滑动槽,包括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1)、槽口(2)、墙面(3)、固定板(4)和辅助块(5),所述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1)内开设有槽口(2),所述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1)后端贴还有墙面(3),所述拦污设施滑动槽本体(1)两端皆焊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两端皆设置有辅助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前端对称焊接有两组套杆(61),两组所述套杆(61)内皆被转杆(62)贯穿,所述转杆(62)内套设有转轴(63),所述转轴(63)右端焊接有第一伸缩杆(64),所述第一伸缩杆(64)内安插有第二伸缩杆(65),所述第二伸缩杆(65)右端焊接有第一把手(67),所述第二伸缩杆(65)外部缠绕有弹簧(66),所述第二伸缩杆(65)上下两端皆焊接有固定块(68),所述固定块(68)左端焊接有插杆(69),所述第一伸缩杆(64)上下两端皆焊接有限位块(610),所述限位块(610)焊接在辅助块(5)前端,所述限位块(610)右侧开设有插槽(611),所述插槽(6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孙超君张宜亮薛海朋戴蓉乔佳高璐朱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