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50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包括滑动槽、升降装置和拦污排,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由吊耳通过钢丝绳连接有拦污排,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滑轮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浮筒上挂接尼龙绳网,且所述浮筒的下侧安装有配重块,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利用水的浮托力带动固定连接装置升降,该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少,日常维护工作量小,维修保养费用低、性价比高,维护方便;为实现高效拦污,在拦污浮筒上挂长度适中的尼龙绳网;为保障浮筒运行工况下整体平衡以及尼龙绳网的垂直度,在浮筒下侧安装配重块,通过配重力矩、浮筒浮力力矩与水流力矩来实现受力平衡,防止拦污排翻转。转。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


[0001]本技术涉及河水治理装置
,特别是涉及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秦淮新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秦淮新河入江口处,由一座大型节制闸和一座大型泵站组成,采用闸、站结合的布置形式,是秦淮河流域主要控制工程之一,具有防洪、排涝、抗旱、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生态水位、航运等多种功能,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在河道出现成片生长的水生植物凤眼莲(又名水葫芦),其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繁殖迅速,人工清理工作强度大、难度高。为保证秦淮河水环境,维持秦淮河流域生态水位,秦淮新河泵站全年常态化运行,2019年全年开机运行267天,抽引江水6.2亿m3。因水葫芦等污浮物积聚在泵站进水口拦污栅处,导致水泵效率降低,影响水流流态,对秦淮新河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隐患。
[0003]目前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机组停机后人工打捞水草等漂浮物,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费工费钱,影响机组运行,而且效果甚微。因此,为有效拦阻水草,在泵站进水口增设拦污设施是必要的,为此外我们提出一种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利用水的浮托力带动固定连接装置升降,该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少,日常维护工作量小,维修保养费用低、性价比高,维护方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包括滑动槽、升降装置和拦污排,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构架、滑轮和吊耳,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由吊耳通过钢丝绳连接有拦污排,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滑轮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拦污排包括有钢绳、浮筒、尼龙绳网和配重块,所述浮筒上挂接尼龙绳网,且所述浮筒的下侧安装有配重块。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槽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动槽的一侧安装在泵站翼墙上,所述滑动槽的另一侧安装在泵站导流墩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构架通过通槽扣接在所述滑动槽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槽布置高程为3.0

12.0m,所述滑动槽总长9m,分为三节,每节三米,且滑动槽由钢结构组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轮共设置有六组,且每组滑轮设置有三个。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拦污排主要由所述浮筒组成,且所述浮筒采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浮筒,一次成型无焊接缝,内部填充聚氨酯泡沫。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筒共设有三十只,且通过钢绳连接而成。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构架采用工字型机构,且在构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板。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尼龙绳网选用50cm深、网孔5cm的规格。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块选用300g的铅坠,且水边处所述浮筒下安装配重块四块,中间每只所述浮筒下装配两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利用水的浮托力带动固定连接装置升降,该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少,日常维护工作量小,维修保养费用低、性价比高,维护方便;
[0017]2、为实现高效拦污,在拦污浮筒上挂长度适中的尼龙绳网;为保障浮筒运行工况下整体平衡以及尼龙绳网的垂直度,在浮筒下侧安装配重块,通过配重力矩、浮筒浮力力矩与水流力矩来实现受力平衡,防止拦污排翻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滑动槽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滑动槽与升降装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拦污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滑动槽的俯视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中构架和吊耳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5]其中:1、滑动槽;2、升降装置;3、钢丝绳;4、拦污排;5、构架;6、滑轮;7、吊耳;8、钢绳;9、浮筒;10、尼龙绳网;11、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

7所示,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包括滑动槽1、升降装置2和拦污排4,所述滑动槽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有构架5、滑轮6和吊耳7,所述升降装置2的一端由吊耳7通过钢丝绳3连接有拦污排4,所述升降装置2的另一端通过滑轮6与滑动槽1滑动连接,所述拦污排4包括有钢绳8、浮筒9、尼龙绳网10和配重块11,所述浮筒9上挂接尼龙绳网10,且所述浮筒9的下侧安装有配重块11;
[0029]在浮力的带动下,升降装置2随水位变化在滑动槽1内自由沿垂直方向移动,带动拦污排4沿垂直方向移动,自动调整钢丝绳3矢高以适应不用的水位高度,使用性能佳,在拦污排4的作用下对污物进行拦截,通过设置配重块11能够保障浮筒9运行工况下整体平衡以及尼龙绳网10的垂直度,通过配重力矩、浮筒浮力力矩与水流力矩来实现受力平衡,利用水的浮托力带动固定连接装置升降,该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少,日常维护工作量小,维修保养费用低、性价比高,维护方便。
[0030]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槽1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动槽1的一侧安装在泵站翼墙上,滑动槽1的另一侧安装在泵站导流墩上;
[0031]通过此种设置能够保证滑动槽1的稳固性,且在滑动槽1的作用下能够保证升降装置2移动时的顺畅性以及在滑动槽1的作用下能够对升降装置2的移动进行限位,实用性能强。
[0032]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槽1的内侧壁开设有通槽,构架5通过通槽扣接在滑动槽1内部;
[0033]通过设置通槽便于构架5和滑轮6在滑动槽1内部进行滑动,能够保证构架5和滑轮6移动时的稳定性,且兼具限位作用,使构架5和滑轮6在移动时不易脱落,从而保证了实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0034]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槽1布置高程为3.0

12.0m,所述滑动槽1总长9m,分为三节,每节三米,且滑动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包括滑动槽(1)、升降装置(2)和拦污排(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有构架(5)、滑轮(6)和吊耳(7),所述升降装置(2)的一端由吊耳(7)通过钢丝绳(3)连接有拦污排(4),所述升降装置(2)的另一端通过滑轮(6)与滑动槽(1)滑动连接,所述拦污排(4)包括有钢绳(8)、浮筒(9)、尼龙绳网(10)和配重块(11),所述浮筒(9)上挂接尼龙绳网(10),且所述浮筒(9)的下侧安装有配重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动槽(1)的一侧安装在泵站翼墙上,所述滑动槽(1)的另一侧安装在泵站导流墩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的内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构架(5)通过通槽扣接在所述滑动槽(1)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潮河段适应水位变化自升降拦污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布置高程为3.0

12.0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宜亮张辉孙超君赵庆华薛海朋曹猛薛铮朱瑞魏言胜张希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