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639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27
一种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北京、天津、合肥、江苏省太湖地区等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的颁布实施,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由国家一级A标准(GB18918

2002)提标至更为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的提标改造需求,其中出水TN限值通常由15mg/L提升至10mg/L,为确保出水TN稳定达标,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是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工业集聚区大量典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现状调研表明,实际脱氮工艺单元配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脱氮工艺单元过度配置,同时设置后缺氧区和反硝化滤池,导致工程投资过高;

现状生物处理系统评估不足,更倾向于采用反硝化滤池强化脱氮,同时不注重反硝化滤池进水溶解氧浓度的全过程控制设计和碳源精确投加控制系统的设置,导致反硝化滤池单元碳源无效损耗大(8~9mg/LCO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核算:以提标改造工程设计进水TN浓度和出水TN控制浓度为基础,核算公式为(设计进水TN浓度

出水TN控制浓度)/设计进水TN浓度*100%;

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可行性评估:结合现状生物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和悬浮填料投加情况)、好氧池池容利用率分析,评估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的可行性;

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分析:根据公式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溶解性TN

NH
4+

N

NO3‑

N

NO2‑

N,即可核算分析出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中提标改造工程出水TN排放限值由国家一级A标准的15mg/L提标至地方标准的10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核算出的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75%且在步骤

评估出的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可行的情形下,确定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为“缺氧区+后缺氧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核算出的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75%且在步骤

评估出的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不可行的情形下,确定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为“缺氧区+反硝化滤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核算出的提标改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郭兴芳孙永利郑兴灿李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