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玻璃板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是有机玻璃板领域一种常用的设备,但是一般的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可以实现对有机玻璃板的固定。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包括下端固定组件、驱动组件、上端固定组件、支架组件,所述下端固定组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驱动组件与上端固定组件相连接,支架组件与下端固定组件相连接,驱动组件与支架组件相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所述下端固定组件包括下端外框、手动螺纹杆、手动管、限位杆一、中端滑子、限位杆二、内端卡槽一、内端卡槽二、通气管、辅助滑杆、内端抽气杆、内端限位凸台一、内端弹簧一、下端连接腔、内端卡杆一、内端卡杆推簧一、内端卡杆二、内端卡杆三、内端卡杆推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包括下端固定组件(1)、驱动组件(2)、上端固定组件(3)、支架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固定组件(1)与驱动组件(2)相连接,驱动组件(2)与上端固定组件(3)相连接,支架组件(4)与下端固定组件(1)相连接,驱动组件(2)与支架组件(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固定组件(1)包括下端外框(1
‑
1)、手动螺纹杆(1
‑
2)、手动管(1
‑
3)、限位杆一(1
‑
4)、中端滑子(1
‑
5)、限位杆二(1
‑
6)、内端卡槽一(1
‑
7)、内端卡槽二(1
‑
8)、通气管(1
‑
9)、辅助滑杆(1
‑
10)、内端抽气杆(1
‑
11)、内端限位凸台一(1
‑
12)、内端弹簧一(1
‑
13)、下端连接腔(1
‑
14)、内端卡杆一(1
‑
15)、内端卡杆推簧一(1
‑
16)、内端卡杆二(1
‑
17)、内端卡杆三(1
‑
18)、内端卡杆推簧二(1
‑
19)、内端卡杆四(1
‑
20),所述手动螺纹杆(1
‑
2)与下端外框(1
‑
1)转动连接,手动螺纹杆(1
‑
2)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两条螺纹,手动管(1
‑
3)与手动螺纹杆(1
‑
2)固定连接,限位杆一(1
‑
4)设置在两个,两个限位杆一(1
‑
4)均与手动螺纹杆(1
‑
2)螺纹连接,中端滑子(1
‑
5)与限位杆一(1
‑
4)滑动连接,限位杆二(1
‑
6)与与中端滑子(1
‑
5)滑动连接,限位杆二(1
‑
6)设置有两个,内端卡槽一(1
‑
7)设置在限位杆二(1
‑
6)上,内端卡槽二(1
‑
8)设置在限位杆一(1
‑
4)上,通气管(1
‑
9)与下端外框(1
‑
1)固定连接并连通,内端限位凸台一(1
‑
12)与通气管(1
‑
9)固定连接,内端卡杆一(1
‑
15)、内端卡杆二(1
‑
17)均与中端滑子(1
‑
5)滑动连接,内端卡杆推簧一(1
‑
16)设置在内端卡杆一(1
‑
15)、内端卡杆二(1
‑
17)之间,内端卡杆一(1
‑
15)与内端卡槽二(1
‑
8)配合连接,内端卡杆二(1
‑
17)与内端卡槽一(1
‑
7)配合连接,内端卡杆三(1
‑
18)、内端卡杆四(1
‑
20)均与中端滑子(1
‑
5)滑动连接,内端卡杆推簧二(1
‑
19)设置在内端卡杆三(1
‑
18)、内端卡杆四(1
‑
20)之间,内端卡杆三(1
‑
18)与内端卡槽二(1
‑
8)配合连接,内端卡杆四(1
‑
20)与内端卡槽一(1
‑
7)配合连接,内端抽气杆(1
‑
11)与内端限位凸台一(1
‑
12)滑动连接,内端抽气杆(1
‑
11)与通气管(1
‑
9)的内壁相接触,内端弹簧一(1
‑
13)设置在内端抽气杆(1
‑
11)与内端限位凸台一(1
‑
12)之间,下端连接腔(1
‑
14)设置在通气管(1
‑
9)的下端,下端连接腔(1
‑
14)与通气管(1
‑
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玻璃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板(2
‑
1)、齿圈一(2
‑
2)、支架一(2
‑
3)、驱动转杆一(2
‑
4)、驱动带轮一(2
‑
5)、连接皮带一(2
‑
6)、内端直齿一(2
‑
7)、偏心凸台(2
‑
8)、铰接驱动杆一(2
‑
9)、铰接驱动杆二(2
‑
10)、中端驱动杆(2
‑
11)、下端连管(2
‑
12)、上端连管(2
‑
13)、主动转轴(2
‑
14)、主动带轮(2
‑
15)、支架二(2
‑
16)、偏心铰接杆(2
‑
17)、外端卡槽一(2
‑
18)、外端卡槽二(2
‑
19)、活塞滑杆驱动凸台一(2
‑
20)、活塞滑杆一(2
‑
21)、内端球形卡杆一(2
‑
22)、内端球形卡杆推簧一(2
‑
23)、外端卡槽三(2
‑
24)、活塞滑杆驱动凸台二(2
‑
25)、活塞滑杆二(2
‑
26)、内端球形卡杆二(2
‑
27)、内端球形卡杆推簧二(2
‑
28),所述齿圈一(2
‑
2)与驱动板(2
‑
1)固定连接,支架一(2
‑
3)与驱动板(2
‑
1)固定连接,支架二(2
‑
16)与驱动板(2
‑
1)固定连接,驱动带轮一(2
‑
5)与驱动转杆一(2
‑
4)固定连接,驱动转杆一(2
‑
4)与支架一(2
‑
3)转动连接,连接皮带一(2
‑
6)与驱动带轮一(2
‑
5)配合连接,主动转轴(2
‑
14)与支架二(2
‑
16)转动连接,主动转轴(2
‑
14)与主动带轮(2
‑
15)固定连接,主动带轮(2
‑
15)与连接皮带一(2
‑
6)配合连接,驱动转杆一(2
‑
4)与内端直齿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凯,孙业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旭龙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