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601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包括电极杆,所述电极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自耗电极,所述自耗电极位于炉室中,所述炉室通过密封圈扣在水冷结晶器的法兰上,所述水冷结晶器放置在熔化站内,所述水冷结晶器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柔性管道连接至真空压力传感器用于压力测量,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柔性管道连接至真空电磁阀用于通入气体。该装置通过在结晶器底部充入气体,在铸锭和结晶器之间缝隙形成冷却介质,同时检测充入气体的压力及流量,从而减轻或消除了偏析,提高表面质量和铸锭成分均匀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加工设备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钛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广泛的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目前,钛合金铸锭普遍采取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技术生产,其铸锭冷却结晶依靠结晶器外侧的循环水进行换热冷却,随着熔炼锭型逐步增大,单纯水冷已无法满足快速凝固要求,轻则造成铸锭表面质量变差,需进行车削扒皮降低成品率,重则引起铸锭内部均匀性变差,引起成分偏析等冶金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及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规格钛合金铸锭制备成分均匀性控制难喝表面质量差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杆,所述电极杆下方固定连接有自耗电极,所述自耗电极位于炉室中,所述炉室通过密封圈扣在水冷结晶器的法兰上,所述水冷结晶器放置在熔化站内,所述水冷结晶器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柔性管道连接至真空压力传感器用于压力测量,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柔性管道连接至真空电磁阀用于通入气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通过不锈钢管道与柔性管道连接,所述不锈钢管道与柔性管道之间连接有真空快速接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管道上还依次设置有质量流量控制器、压力开关、真空球阀和气瓶,气体通过第二通孔通入水冷结晶器中,填充至铸锭与水冷结晶器之间的缝隙形成导热介质,真空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缝隙中的压力变化,反馈给PLC控制器。
[0008]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的控制系统,用于权利要求1

3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工控机上的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通过以太网与位于通讯模块上的RJ45接口连接,所述通讯模块通过背板与PLC控制器相连接,所述通讯模块通过DP连接器与第一I/O从站连接,所述第一I/O从站通过DP连接器与第二I/O从站连接,其中,所述第一I/O从站通过背板分别连接第一AI通道、第一DO通道以及第一DI通道,所述第二I/O从站通过背板分别连接第二AI通道和第二DO通道,所述第二I/O从站通过DP连接器与质量流量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AI通道上连接有称重信号模块,所述第一DO通道上连接有报警输出模块,所述第一DI通道上连接有熔炼开始信号模块,所述第二AI通道与真空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DO通道与真空电磁阀连接。
[0009]进一步地,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所述人机界面使用组态软件开发包括:RECIPE选择界面、RECIPE修改界面、熔炼界面、报警参数界面、趋势曲线模块、报表界面、控制程序。
[0010]进一步地,所述RECIPE选择界面包括RECIPE调取模块;所述RECIPE修改界面包括RECIPE添加、删除、修改、查看、数据库连接模块;所述熔炼界面包括熔炼过程的动画仿真模块、实时状态模块、熔炼参数显示模块;所述报警参数界面包括系统参数设定模块和熔炼参数报警设置模块;所述趋势曲线界面包括熔炼过程参数实时曲线显示和历史曲线查询;所述报表界面包括日期、铸锭编号等方式查询导出或者打印。
[0011]进一步地,用于权利要求1

3所述的冷却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起弧阶段:熔炼开始信号模块接收到外围运行命令后,人机界面开始运行起弧阶段工艺程序模块,PLC控制器打开真空电磁阀,同时通过RJ45接口接收人机界面的流量设定值,经运算后通过与实际流量值进行比较,最终实现对充入气体流量的控制;
[0013]S2、稳定熔化阶段:称重信号模块读取的铸锭重量值经过第一AI通道将信号通过DP连接器送往PLC控制器进行处理,达到设定值后,PLC控制器通过RJ45接口将结果返回至人机界面执行稳定熔化阶段工艺程序块;PLC控制器接收人机界面的压力设定值,通过与来自真空压力传感器的实际压力值比较,实际压力与工艺设定压力比较后进行控制运算,运算结果作为流量的给定,流量给定至质量流量控制器开度,最终控制压力,形成闭环;
[0014]S3、热封顶阶段:经稳定熔炼阶段,当铸锭重量达到设定值时,人机界面切换程序到进入热封顶阶段,控制系统切换至流量控制,PLC控制器的流量控制程序块工作,这个过程中,人机界面中的设定流量曲线为斜坡递增曲线,当自耗电极重量达到限制值时,系统自动切断电源,热封顶停止,进入熔末冷却阶段。
[0015]S4、熔末冷却阶段:熔末冷却阶段采用保持固定流量值模式,此时根据时间控制方式,人机界面中的RECIPE流程程序执行时间控制当实际时间到达设定时间时,关闭真空电磁阀,报警提示操作人员手动关闭气瓶,真空球阀结束工作。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起弧阶段工艺采用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步骤S2中稳定熔化阶段工艺采用压力控制方法。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8]S01、首先在人机界面的Recipe中输入三个阶段不同工艺参数;
[0019]S02、真空压力传感器通过位于第二I/O从站上的第二AI通道将坩埚内部实际压力值送入PLC控制器处理;
[0020]S03、当坩埚内部实际压力值满足要求后,依次打开气瓶、真空球阀、在人机界面上打开真空电磁阀。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通过在钛合金铸锭制备过程中增加一套气体冷却装置,在钛合金熔炼过程中,通过在结晶器底部充入气体,在铸锭和结晶器之间缝隙形成冷却介质,同时检测充入气体的压力及流量,辅以合适的工艺参数,实现钛合金制备由传统水冷方式升级为水冷+气冷的双冷却方式,从而大程度增加冷却强度,减小铸锭熔池深度,从而减轻或消除了偏析,提高表面质量和铸锭成分均匀性。
[002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
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的结构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28]其中:1、电极杆;2、自耗电极;3、炉室;4、水冷结晶器;5、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杆(1),所述电极杆(1)下方固定连接有自耗电极(2),所述自耗电极(2)位于炉室(3)中,所述炉室(3)通过密封圈扣在水冷结晶器(4)的法兰上,所述水冷结晶器(4)放置在熔化站(5)内,所述水冷结晶器(4)底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6)与第二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6)通过柔性管道(8)连接至真空压力传感器(9)用于压力测量,所述第二通孔(7)通过柔性管道(8)连接至真空电磁阀(10)用于通入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与第二通孔(7)均通过不锈钢管道与柔性管道(8)连接,所述不锈钢管道与柔性管道(8)之间连接有真空快速接头(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道(8)上还依次设置有质量流量控制器(12)、压力开关(13)、真空球阀(14)和气瓶(15),气体通过第二通孔(7)通入水冷结晶器(4)中,填充至铸锭(28)与水冷结晶器(4)之间的缝隙形成导热介质,真空压力传感器(9)用于监测缝隙中的压力变化,反馈给PLC控制器(19)。4.一种用于钛合金铸锭制备的气体冷却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

3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工控机上的人机界面(16),所述人机界面(16)通过以太网与位于通讯模块(18)上的RJ45接口(17)连接,所述通讯模块(18)通过背板与PLC控制器(19)相连接,所述通讯模块(18)通过DP连接器(20)与第一I/O从站(21)连接,所述第一I/O从站(21)通过DP连接器(20)与第二I/O从站(25)连接,其中,所述第一I/O从站(21)通过背板分别连接第一AI通道(22)、第一DO通道(23)以及第一DI通道(24),所述第二I/O从站(25)通过背板分别连接第二AI通道(26)和第二DO通道(27),所述第二I/O从站(25)通过DP连接器(20)与质量流量控制器(12)连接,所述第一AI通道(22)上连接有称重信号模块(29),所述第一DO通道(23)上连接有报警输出模块(30),所述第一DI通道(24)上连接有熔炼开始信号模块(31),所述第二AI通道(26)与真空压力传感器(9)连接,所述第二DO通道(27)与真空电磁阀(1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所述人机界面(16)使用组态软件开发包括:RECIPE选择界面、RECIPE修改界面、熔炼界面、报警参数界面、趋势曲线模块、报表界面、控制程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ECIPE选择界面包括RECIPE调取模块;所述RECIPE修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同朴超何永胜刘俊付杰王盛交孙栋祁毅力刘向宏彭常户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