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绕组的直接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冷却
,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绕组的直接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永磁同步电机转速需求不断增加,高速下转子与磁钢发热量增加、温升高,会引起磁钢性能下降,影响电机总成性能输出甚至产生不可逆退磁;影响纯电车辆动力性、可靠性甚至安全。转子冷却的重要性凸显,设计方法和冷却效果各异。
[0003]目前转子冷却多采用油冷轴方式,采用中空转轴内通冷却油,通过冷却液与轴、铁心和永磁体之间的传热完成冷却,这种方式从结构上实现最简单,但冷却效果不佳铁芯和永磁体不能直接接触冷却液;此外还有在转子设计特殊流道方式进行冷却换热,首先特殊流道影响永磁体磁路,另外影响转子动平衡,设计过程中需要平衡因素多;
[0004]专利文献CN111769674A公开了一种转子、电机、动力总成及车辆,该转子的转轴具有沿轴向分布流道,轴向流道的冷却介质就能够更加直接的对转子绕组进行散热,有效的提高了转子绕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了转子的散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绕组的直接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端板(2)、转子铁芯(4);所述转轴(1)上设置转轴导孔(3),所述端板(2)设置端板导孔(6),所述转子铁芯(4)设置转子去重孔(5),所述端板(2)端面与转子铁芯(4)组成的区域与转子去重孔(5)和端板导孔(6)通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绕组的直接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内侧表面设有凹槽(8),凹槽入口(7)与转轴导孔(3)连通,凹槽外缘与转子去重孔(5)连通,形成冷却液流道;端板内侧无凹槽区域与转子端面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绕组的直接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端板内侧面,凹槽(8)深度2
‑
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绕组的直接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呈周向对称放射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绕组的直接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油孔为2mm直径筒状孔,喷孔法向在XOY面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绕组的直接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超,于拓舟,高一,郭守仑,张颖,王金昊,林展汐,张莉,魏颖颖,肖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