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桨式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81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桨式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直管和一斜管的Y型连接体,斜管顶部由顶盖封顶,顶盖中心固定一油封轴承,轴承的轴为一旋桨器的搅拌杆,杆的下端设有桨叶,杆的上端与搅拌电机转轴联结,直管底部设有活动联结的密封承力托盘,自Y型接头处向上的直管壁上,依次排列设置若干带阀取样嘴。旋桨叶片的外沿不伸入直管围成的空间内。取样嘴间距可取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直管顶部设有防尘透气网罩,搅拌电机为调频电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室内模拟水下沉积物再悬浮状态的一种装置,特别是一种旋桨式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特别适用于水下动力扰动较频繁的浅水湖沼和河流系统的中尺度模拟。
技术介绍
浅水湖沼和河流等底部的表层沉积物经常受到风浪、水流、船只以及底栖动物等动力和生物扰动而产生再悬浮,其悬浮的程度往往对水体和沉积物界的物理性状、化学物质迁移和分布、生物转化行为等产生较大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特征也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为了研究这类自然现象,人们往往采用室外观测和室内模拟这两类方法。野外观测由于对风浪和水流大小、以及生物扰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可控性,往往使得所获结果系统性不足且结果的不可重复,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常不能得到明确的解释,限制了人们对现象研究的理论提升,因此较少应用;相比较而言,室内模拟则开展较多,这其中又可分为三角瓶式、直管式和水槽式三种装置,三角瓶式是将沉积物放入装有适量水的三角瓶中,在振荡器上振荡使沉积物在控制强度下悬浮;直管式是将沉积物放入直管底部,上覆水体,用一活塞在水中上下往复移动,从而造成对沉积物表层的动力扰动,产生悬浮;水槽式是将现场沉积物铺放在室内水槽底部,用造波机造出的波水平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桨式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直管和一斜管的Y型连接体,斜管顶部由顶盖封顶,顶盖中心固定一油封轴承,轴承的轴为一旋桨器的搅拌杆,杆的下端设有桨叶,杆的上端与搅拌电机转轴联结,直管底部设有活动联结的密封承力托盘,自Y型接头处向上的直管壁上,依次排列设置若干带阀取样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成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