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77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其结构包括有警报器主体、垫片、警示灯、胶布固定器、鼻胃肠管、导线、鼻胃肠管固定口,警报器主体上设有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警报器主体包括有信号控制器、滚轮、旋转感应器、信号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在患者昏迷或睡觉的过程中容易由于无意识的动作使得鼻胃肠管脱落,此时,若管道通过鼻胃肠管固定口出现移动的情况,鼻胃肠管将会带动与鼻胃肠管相贴合的滚轮进行旋转,转动一定圈数后旋转传感器将会传输信号到信号控制器上,进而对护士站或患者家属的智能设备上传递信号,达到警示的作用,防止鼻胃肠管脱落导致患者出现危险的情况。患者出现危险的情况。患者出现危险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鼻胃肠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进而通过幽门进入空肠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肠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和营养的设备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1573007.2的一种鼻胃肠管,包括管体和头端,管体和头端固定连接,头端包括开口连接端、弧形封闭端和头端主体,开口连接端和弧形封闭端分别位于头端主体的两端,开口连接端、弧形封闭端和头端主体一体成型,头端主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与开口连接端连通,开口连接端与管体固定连接,头端主体上设置有正切口和背切口,正切口和背切口连通,背切口位于正切口的背面,正切口和背切口分别与空腔连通,正切口内部沿着头端纵向方向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与头端一体成型,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病人无意识的对鼻胃肠管进行移动,出现鼻胃肠管脱落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危险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以解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病人无意识的对鼻胃肠管进行移动,出现鼻胃肠管脱落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危险情况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其结构包括有警报器主体、垫片、警示灯、胶布固定器、鼻胃肠管、导线、鼻胃肠管固定口,所述警报器主体上设有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所述警报器主体包括有信号控制器、滚轮、旋转感应器、信号灯,所述信号控制器嵌入安装于警报器主体内,所述滚轮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两个旋转感应器上,所述旋转感应器与信号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灯嵌入安装于警报器主体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鼻胃肠管嵌入安装于鼻胃肠管固定口上,所述导线设于警报器主体下方。
[0007]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与警报器主体相贴合,所述警示灯设于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灯设于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线通过焊接固定于信号控制器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警报器主体由不锈钢制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另一侧连接有遥控器。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在患者昏迷或睡觉的过程中容易由于无意
识的动作使得鼻胃肠管脱落,此时,若管道通过鼻胃肠管固定口出现移动的情况,鼻胃肠管将会带动与鼻胃肠管相贴合的滚轮进行旋转,转动一定圈数后旋转传感器将会传输信号到信号控制器上,进而对护士站或患者家属的智能设备上传递信号,达到警示的作用,防止鼻胃肠管脱落导致患者出现危险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的警报器主体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的警报器主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警报器主体

1、垫片

2、警示灯

3、胶布固定器

4、鼻胃肠管

5、导线

6、鼻胃肠管固定口

7、信号控制器

101、滚轮

102、旋转感应器

103、信号灯

1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2]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有警报器主体1、垫片2、警示灯3、胶布固定器4、鼻胃肠管5、导线6、鼻胃肠管固定口7,所述警报器主体1上设有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7,所述警报器主体1包括有信号控制器101、滚轮102、旋转感应器103、信号灯104,所述信号控制器101嵌入安装于警报器主体1内,所述滚轮102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两个旋转感应器103上,所述旋转感应器103与信号控制器101电连接,所述信号灯104嵌入安装于警报器主体1上,所述鼻胃肠管4嵌入安装于鼻胃肠管固定口7上,所述导线6设于警报器主体1下方,所述垫片2与警报器主体1相贴合,所述警示灯3设于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7之间,所述滚轮102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7内,所述信号灯104设于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7之间,所述导线6通过焊接固定于信号控制器101上,所述警报器主体1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导线6另一侧连接有遥控器。
[0023]在进行使用时,将垫片2紧贴患者鼻孔处,胶布通过两侧胶布固定器4连接到头部后侧进行固定,在将鼻胃肠管5伸入鼻胃肠管固定口7后通过免缝胶布进行固定,而后即可通过与导线6连接的遥控器打开设备,信号灯3即可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并且由于携带鼻胃肠管5具有一定的不适感,在患者昏迷或睡觉的过程中容易由于无意识的动作使得鼻胃肠管5脱落,此时,若管道通过鼻胃肠管固定口7出现移动的情况,鼻胃肠管5将会带动与鼻胃肠管5相贴合的滚轮102进行旋转,转动一定圈数后旋转传感器103将会传输信号到信号控制器101上,进而对护士站或患者家属的智能设备上传递信号,达到警示的作用。
[0024]进一步地,警报器主体1上设有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7,氧气管也能通过管道进入患者鼻孔。
[0025]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病人无意识的对鼻胃肠管进行移动,出现鼻胃肠管脱落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危险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发
明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在患者昏迷或睡觉的过程中容易由于无意识的动作使得鼻胃肠管5脱落,此时,若管道通过鼻胃肠管固定口7出现移动的情况,鼻胃肠管5将会带动与鼻胃肠管5相贴合的滚轮102进行旋转,转动一定圈数后旋转传感器103将会传输信号到信号控制器101上,进而对护士站或患者家属的智能设备上传递信号,达到警示的作用,防止鼻胃肠管脱落导致患者出现危险的情况。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有警报器主体(1)、垫片(2)、警示灯(3)、胶布固定器(4)、鼻胃肠管(5)、导线(6)、鼻胃肠管固定口(7),所述警报器主体(1)上设有两个鼻胃肠管固定口(7),所述警报器主体(1)包括有信号控制器(101)、滚轮(102)、旋转感应器(103)、信号灯(104),所述信号控制器(101)嵌入安装于警报器主体(1)内,所述滚轮(102)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两个旋转感应器(103)上,所述旋转感应器(103)与信号控制器(101)电连接,所述信号灯(104)嵌入安装于警报器主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的固定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胃肠管(5)嵌入安装于鼻胃肠管固定口(7)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谊卢婷钟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