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69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包括肠管本体和胃管本体,胃管本体套设在肠管本体外侧,胃管本体的内侧壁与肠管本体外侧壁之间形成负压通道,肠管本体的两端伸出肠管本体的两端,胃管本体处在的体外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胃管本体密封连接,肠管本体的一端穿过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件上设有负吸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将鼻肠管和鼻胃管整合在一起,只需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即可实现原本需要两个鼻孔各插一根管子才能实现的功能,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医生的操作效率。操作效率。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鼻肠胃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通鼻肠胃管。

技术介绍

[0002]鼻胃肠管用于对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进行营养液的输送,即将导管通过鼻腔沿食道依次进入胃、十二指肠和空肠中。为患者存在一个鼻孔插着鼻胃管减压,另一个鼻孔插着鼻肠管营养治疗的现象。对病人造成了一定的痛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将鼻肠管和鼻胃管整合在一起,只需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即可实现原本需要两个鼻孔各插一根管子才能实现的功能,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医生的操作效率。
[0003]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5291048A,公开日为2019年11月26日,名称为“一种带有无线实时图像传输功能的鼻肠管”,公开了一种带有无线实时图像传输功能的鼻肠管。由鼻肠管和图像传输单元组成,所述的鼻肠管采用螺旋型鼻肠管,所述的图像传输单元由设置在鼻肠管管内的摄像装置和无线信号传输器组成;所述的摄像装置设置在鼻肠管下端的端头处,摄像装置本体设置在鼻肠管内部,摄像装置的摄像端面与鼻肠管的下端面平齐;本技术通过设置摄像装置,可以实时的对患者的体内状况进行拍摄记录;通过设置无线信号传输器,可以将摄像装置拍摄到的情况实时的传输到接收端,使得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能借助其实知晓患者体内的实际情况。但是鼻肠管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鼻肠管和鼻胃管分别需要插入不同的鼻孔,别人比较痛苦,且医生操作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将鼻肠管和鼻胃管整合在一起,只需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即可实现原本需要两个鼻孔各插一根管子才能实现的功能,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医生的操作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包括肠管本体和胃管本体,胃管本体套设在肠管本体外侧,胃管本体的内侧壁与肠管本体外侧壁之间形成负压通道,肠管本体的两端伸出肠管本体的两端,胃管本体处在的体外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胃管本体密封连接,肠管本体的一端穿过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件上设有负吸口。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鼻肠管和鼻胃管整合在一起,只需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即可实现原本需要两个鼻孔各插一根管子才能实现的功能,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生的操作效率。由于胃管本体套设在肠管本体外侧,使用时,将胃管本体的一端伸入胃部,将肠管本体的一端伸入肠内即可。连接件可以保证胃管本体的出口与肠管本体的进口分别与不同的装置连接,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肠管本体、胃管本体和连接件可以单独制造,降低加工成体。
[0008]作为优选,所述胃管本体处在体内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沿胃管本体周向分布,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胃管本体固定,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与肠管本体的
外侧壁接触。所述结构可以保证胃管本体处于体内的一端与肠管本体和始终有足够的负吸间隙,保证胃管本体可以吸出胃内部的液体。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一端设有弹性套,弹性套的一端与连接件的外侧壁紧密贴合,弹性套的另一端与肠管本体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所述结构可以保证连接件与肠管本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连弹性套与肠管本体连接的一端设置在连接件外。由于胃管本体内为负压状态,所述结构可以保证弹性套在连接件内存在负压时,仍有很好的密封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与胃管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弹性套,弹性套的一端与连接件的外侧壁紧密贴合,弹性套的另一端与胃管本体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所述结构可以保证连接件与胃管本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0012]作为优选,所述肠管本体和胃管本体均为透明管。所述结构便于观察鼻肠胃管内的流体情况。
[0013]作为优选,所述肠管本体和胃管本体由对超声波具有高反射性质的材料制成。所述结构便于通过超声波装置观察鼻肠胃管在体内的情况。
[0014]作为优选,所述肠管本体上设有“肠管”字样,胃管本体上设有“胃管”字样。所述结构便于医生分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鼻肠管和鼻胃管整合在一起,只需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即可实现原本需要两个鼻孔各插一根管子的功能,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生的操作效率;(2)肠管本体、胃管本体和连接件可以单独制造,降低加工成体;(3)胃管本体处于体内的一端与肠管本体和始终有足够的负吸间隙,保证胃管本体可以吸出胃内部的液体;(4)连接件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肠管本体1、胃管本体2、负压通道2.1、弹性支撑件2.2、连接件3、负吸口3.1、凸环3.2、弹性套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包括肠管本体1和胃管本体2,肠管本体1和胃管本体2由对超声波具有高反射性质的材料制成;肠管本体1上设有“肠管”字样,胃管本体2上设有“胃管”字样。胃管本体2套设在肠管本体1外侧,胃管本体2的内侧壁与肠管本体1外侧壁之间形成负压通道2.1,肠管本体1的两端伸出肠管本体1的两端,胃管本体2处在的体外一端设有连接件3,连接件3一端与胃管本体2密封连接,肠管本体1的一端穿过连接件3的另一端,连接件3上设有负吸口3.1。胃管本体2处在体内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支撑件2.2,弹性支撑件2.2沿胃管本体2周向均匀分布,弹性支撑件2.2的一端与胃管本体2固定,弹性支撑件2.2的另一端与肠管本体1的外侧壁接触。所述连接件3一端设有弹性套4,弹性套4的一端与连接件3的外侧壁紧密贴合,弹性套4的另一端与肠管本体1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所述连弹性
套4与肠管本体1连接的一端设置在连接件3外。所述连接件3与胃管本体2连接的一端设有弹性套4,弹性套4的一端与连接件3的外侧壁紧密贴合,弹性套4的另一端与胃管本体2的外侧壁紧密贴合。连接件3外侧壁上设有凸环3.2,用于是弹性套连接更加可靠。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鼻肠管和鼻胃管整合在一起,只需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即可实现原本需要两个鼻孔各插一根管子才能实现的功能,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生的操作效率。由于胃管本体2套设在肠管本体1外侧,使用时,将胃管本体2的一端伸入胃部,将肠管本体1的一端伸入肠内即可。连接件3可以保证胃管本体2的出口与肠管本体1的进口分别与不同的装置连接,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肠管本体1、胃管本体2和连接件3可以单独制造,降低加工成体。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鼻肠管和鼻胃管整合在一起,只需插入病人的一个鼻孔即可实现原本需要两个鼻孔各插一根管子的功能,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生的操作效率;(2)肠管本体、胃管本体和连接件可以单独制造,降低加工成体;(3)胃管本体处于体内的一端与肠管本体和始终有足够的负吸间隙,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其特征是,包括肠管本体和胃管本体,胃管本体套设在肠管本体外侧,胃管本体的内侧壁与肠管本体外侧壁之间形成负压通道,肠管本体的两端伸出肠管本体的两端,胃管本体处在的体外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胃管本体密封连接,肠管本体的一端穿过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件上设有负吸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鼻肠胃管,其特征是,所述胃管本体处在体内的一端设有多个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沿胃管本体周向分布,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胃管本体固定,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与肠管本体的外侧壁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萍傅育文周笑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