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42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51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涉及惯性测量技术领域,其包括光纤环、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第一屏蔽罩包括第一下罩体、第一不导磁层和第一上罩体,第一不导磁层设于第一下罩体上,且光纤环的底端通过第一不导磁层连接于第一下罩体上;第一上罩体压持于第一不导磁层上,并与第一下罩体连接,且第一上罩体与光纤环的顶端和侧面均留有空隙;第二屏蔽罩罩设于第一屏蔽罩外,并与第一屏蔽罩连接。本申请通过第一不导磁层将光纤环与第一下罩体隔离,防止光纤环与第一下罩体接触产生磁短路现象。生磁短路现象。生磁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


[0001]本申请涉及惯性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

技术介绍

[0002]高精度光纤陀螺由于光纤线圈受法拉第效应影响而对磁场敏感,磁场影响会使光纤陀螺零偏及漂移等性能参数变差。对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光纤陀螺,其零偏磁敏感度为104(
°
)/(h.T)量级,能够达到一般低精度惯性测量系统的要求,但对于高精度惯性测量系统,要求光纤陀螺的零偏磁敏感度为1~10(
°
)/(h.T)。因此需要通过磁屏蔽设计,降低因磁场引起的陀螺漂移引入的误差,光纤陀螺磁场来源主要为地磁场和电子器件产生的电磁场。磁屏蔽材料在磁场中提供低磁阻磁路,引导磁力线通过自身,使磁场避开敏感部件。
[0003]相关技术中,采用双层磁屏蔽的光纤陀螺,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托盘、下托盘、光纤线圈、压环和基座托盘。通过上托盘与下托盘实现光纤线圈的内层磁屏蔽防护,下托盘上的C型槽用于承托光纤线圈,光纤线圈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下托盘的C型槽内侧底面上,上托盘与下托盘均具有内法兰,内法兰上加工有螺钉安装孔,作为安装基准,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托盘上。
[0004]由于光纤线圈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下托盘的C型槽内侧底面上,因此光纤线圈与下托盘之间的粘接的均匀性,以及粘胶的厚度无法保证,无法完全隔离光纤线圈与下托盘,导致磁短路现象的发生;再者,由于基座托盘上需要开螺孔,螺纹连接承载动态载荷时,需要基座托盘材料具备一定的刚度和韧性,也决定该基座托盘需选取金属材料,从而导致光纤陀螺无法实现完全的双层磁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光纤线圈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下托盘上,无法完全隔离光纤线圈与下托盘,导致磁短路现象的发生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其包括:
[0007]光纤环;
[0008]第一屏蔽罩,其包括:
[0009]‑
第一下罩体;
[0010]‑
第一不导磁层,其设于所述第一下罩体上,且所述光纤环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不导磁层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罩体上;
[0011]‑
第一上罩体,其压持于所述第一不导磁层上,并与所述第一下罩体连接,且所述第一上罩体与所述光纤环的顶端和侧面均留有空隙;
[0012]第二屏蔽罩,其罩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罩外,并与所述第一屏蔽罩连接。
[0013]一些实施例中:
[0014]该光纤陀螺还包括两个第二不导磁层;
[0015]所述第二屏蔽罩包括相互对接且相连的第二上罩体和第二下罩体,所述第二上罩体和第二下罩体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不导磁层与所述第一上罩体和所述第一下罩体连接。
[0016]一些实施例中:
[0017]所述第二下罩体呈环状,且所述第二下罩体的内圈和外圈分别沿圆周方向朝上凸设形成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
[0018]所述第二不导磁层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沿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垫圈沿所述第二凸台的内圆周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垫圈和所述第二垫圈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持空间;
[0019]所述第一下罩体呈环状,所述第一下罩体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空间内,以使所述第一下罩体与所述第二下罩体不接触。
[0020]一些实施例中:
[0021]所述第一垫圈的底端沿外圆周方向朝外凸设形成有第一承接台;
[0022]所述第二垫圈的底端沿内圆周方向朝内凸设形成有第二承接台;所述第二承接台与所述第一承接台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持空间。
[0023]一些实施例中:
[0024]所述第二上罩体呈环状,且所述第二上罩体的内圈和外圈分别沿圆周方向朝下凸设形成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
[0025]所述第二不导磁层包括第三垫圈和第四垫圈,所述第三垫圈沿所述第三凸台的外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垫圈沿所述第四凸台的内圆周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三垫圈和所述第四垫圈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持空间;
[0026]所述第一上罩体呈环状,所述第一上罩体卡持于所述第二卡持空间内,以使所述第一上罩体与所述第二上罩体不接触。
[0027]一些实施例中:
[0028]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四凸台之间通过企口结构连接;
[0029]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均沿圆周方向朝内凸设形成有对接面,两个所述对接面粘接或焊接。
[0030]一些实施例中:
[0031]所述第一上罩体的顶端与第二上罩体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下罩体的底端与第二下罩体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一上罩体与所述光纤环顶端之间的空隙,等于所述第一不导磁层的厚度。
[0032]一些实施例中:
[0033]所述第一下罩体呈环状,所述第一下罩体的内圈和外圈分别沿圆周方向朝上凸设形成有第一抵挡台和第二抵挡台;
[0034]所述第一不导磁层呈环状,且所述第一不导磁层设于所述第一抵挡台与所述第二抵挡台之间。
[0035]一些实施例中:
[0036]所述第一上罩体呈环状,所述第一上罩体的内圈和外圈分别沿圆周方向朝下凸设形成有第三抵挡台和第四抵挡台;
[0037]所述第四抵挡台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抵挡台的直径,所述第三抵挡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抵挡台的直径,且所述第四抵挡台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抵挡台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三抵挡台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抵挡台的外壁连接。
[003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陀螺,其包括:
[0039]光纤环;
[0040]第一屏蔽罩,其包括:
[0041]‑
第一下罩体;
[0042]‑
第一不导磁层,其设于所述第一下罩体上,且所述光纤环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不导磁层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罩体上;
[0043]‑
第一上罩体,其压持于所述第一不导磁层上,并与所述第一下罩体连接,且所述第一上罩体与所述光纤环的顶端和侧面均留有空隙。
[004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不导磁层将光纤环与第一下罩体隔离,防止光纤环与第一下罩体接触产生磁短路现象;又由于第一上罩体与光纤环的顶端和侧面均不接触,且留有空隙,第一上罩体只与第一不导磁层接触,与第一上罩体连接,并形成第一屏蔽罩,以实现将第一屏蔽罩的第一下罩体和第一上罩体均与光纤环相隔离,防止磁短路现象的产生;而且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双层磁屏蔽结构,相比提高磁屏蔽层的厚度,能更有效地提高磁屏蔽效率。
[004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由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不导磁层将光纤环与第一下罩体隔离,且第一上罩体与光纤环的顶端和侧面均不接触,且留有空隙,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防止光纤环与第一下罩体接触产生磁短路现象,以及将第一屏蔽罩的第一下罩体和第一上罩体均与光纤环相隔离,防止磁短路现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光纤环(1);第一屏蔽罩(2),其包括:

第一下罩体(20);

第一不导磁层(21),其设于所述第一下罩体(20)上,且所述光纤环(1)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不导磁层(21)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罩体(20)上;

第一上罩体(22),其压持于所述第一不导磁层(21)上,并与所述第一下罩体(20)连接,且所述第一上罩体(22)与所述光纤环(1)的顶端和侧面均留有空隙;第二屏蔽罩(3),其罩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罩(2)外,并与所述第一屏蔽罩(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该光纤陀螺还包括两个第二不导磁层(4);所述第二屏蔽罩(3)包括相互对接且相连的第二上罩体(30)和第二下罩体(31),所述第二上罩体(30)和第二下罩体(31)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不导磁层(4)与所述第一上罩体(22)和所述第一下罩体(20)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罩体(31)呈环状,且所述第二下罩体(31)的内圈和外圈分别沿圆周方向朝上凸设形成有第一凸台(310)和第二凸台(311);所述第二不导磁层(4)包括第一垫圈(40)和第二垫圈(41),所述第一垫圈(40)沿所述第一凸台(310)的外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垫圈(41)沿所述第二凸台(311)的内圆周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垫圈(40)和所述第二垫圈(41)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持空间(44);所述第一下罩体(20)呈环状,所述第一下罩体(20)卡持于所述第一卡持空间(44)内,以使所述第一下罩体(20)与所述第二下罩体(31)不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40)的底端沿外圆周方向朝外凸设形成有第一承接台(400);所述第二垫圈(41)的底端沿内圆周方向朝内凸设形成有第二承接台(410);所述第二承接台(410)与所述第一承接台(400)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卡持空间(44)。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层磁屏蔽结构的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罩体(30)呈环状,且所述第二上罩体(30)的内圈和外圈分别沿圆周方向朝下凸设形成有第三凸台(300)和第四凸台(301);所述第二不导磁层(4)包括第三垫圈(42)和第四垫圈(43),所述第三垫圈(42)沿所述第三凸台(300)的外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