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507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包括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包括模块箱体、植物种植区、动力装置,所述模块箱体上设置有植物种植区,所述动力装置穿设在模块箱体中,所述模块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解决了装置无法改善水动力条件导致水量与水质无法交换,影响植物生长、污染物质不能去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可提升水水体的水动力,进行水体的垂直交换,使水体交换更充分,水质分布更均匀;传动装置与植物种植结合,利用自然风能改善水体动力,无需额外付费动力;通过自然做工的形式提高水下空间溶氧量,改善水下植物生长环境。改善水下植物生长环境。改善水下植物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城市水体水环境的提升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极大重视,城市水环境的提升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水下植物种植作为提升水环境的重要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首先,水下植物具有可以吸收、净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并释放氧气改善水体含氧量的能力,还可固定底泥中的污染物质,防治底泥污染物释放,二次污染水体。其次,由于水生植物生态性好,易于景观结合,提升观赏性,且维护方便,成本低。
[0003]目前,水生植物主要分为叉子种植法、抛掷法及模块种植法等,其中模块种植法相较于叉子种植法、抛掷法等具有种植牢固、成活率高、水质净化效果更强等优势,主要以模块为载体,通过设计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的模块来提高植物本身的存活率,进而提高水体的水质。其主要着眼于植物本身,无法兼顾水体本身的水动力提升和水质交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对于传统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其一般是通过循环泵、增氧机来改变水体的水动力情况,需要额外动力,维护和运行成本高且生态性差。
[0004]现有种植装置无法提升水体,尤其是静态缓流水体的水动力,水力条件无法得到改善,无法使较深水体的上下层进行水量与水质的交换,导致溶解氧分布不均,植物生长性无法进一步提高,污染物质无法进一步去除。现有动力装置,生态性差,且运行成本高,需要专人维护,管理不方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置无法改善水动力条件导致水量与水质无法交换,影响植物生长、污染物质不能去除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置无法改善水动力条件导致水量与水质无法交换,影响植物生长、污染物质不能去除的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包括模块箱体、植物种植区、动力装置,所述模块箱体上设置有植物种植区,所述动力装置穿设在模块箱体中,所述模块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0008]风力引发动力装置转动,动力装置带动水体流动,水体流动产生的压力差,构成动力循环,模块箱体内水体由出水管排出,故而改善静水区域水体水动力,并带动水体上方空气流动,水体垂直交换更加充分的同时,使水质分布更均匀,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活动提供所需物质源,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
[0009]现有技术的水体动力提升装置一般需要人工干预以及额外的电力等动力,造价
高、管理不方便,且美观性较差,无法与水环境充分融合;种植装置无法提升水体,尤其是静态缓流水体的水动力,水力条件无法得到改善,无法使较深水体的上下层进行水量与水质的交换,导致溶解氧分布不均,植物生长性无法进一步提高,污染物质无法进一步去除;现有动力装置,生态性差,且运行成本高,需要专人维护,管理不方便。
[0010]本技术增加了模块箱体、植物种植区、动力装置,三者相互配合,动力装置带动水体流动,水体流动产生压力差,构成动力循环,动力装置将自然风能转换为动能,引水从进水管进入模块箱体与植物种植区进行净化的同时,引入外界空气,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氧气,模块箱体中的水由出水管排出。模块装置改善静水区域水体水动力,带动水体上方空气流动,水体垂直交换更加充分的同时,使水质分布更均匀,并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活动提供所需物质源,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
[0011]进一步的,模块箱体包括侧板、底板和穿孔板,侧板与穿孔板相邻,所述穿孔板表面开设有穿孔板大孔和若干个穿孔板小孔,所述穿孔板大孔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穿孔板小孔用于渗透水体;所述侧板和穿孔板围合在底板上形成所述模块箱体;
[0012]所述侧板和穿孔板均与底板垂直连接,形成一个腔体,模块箱体包括2块侧板、1块底板和2块穿孔板,侧板和底板不透水,穿孔板表面开设有两个大孔洞和数个小孔洞,侧板与穿孔板上有小孔,作为连接模块箱体与植物种植区的接口。
[0013]进一步的,植物种植区包括格网与种植网,所述格网设置在模块箱体上方,所述格网围合在种植网上,形成植物种植区;所述种植网与模块箱体顶部连接,所述种植网中穿设有动力装置;
[0014]所述种植网可根据所需种植沉水植物的密度而定,划分的网格作为固定植物生长与植物密度的构件;所述格网为材料编织的网状护栏,细密孔洞可透水,可以框定植物种植范围,便于种植不同种类植物,避免生长干扰。
[0015]进一步的,动力装置包括腔体和传动装置,所述腔体设置在模块箱体内,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腔体内;
[0016]所述腔体包括边腔和内腔,两个边腔平行设置,所述内腔垂直设置在两个边腔之间;所述传动装置穿设在模块箱体、植物种植区和腔体中;
[0017]所述腔体包括2个边腔和1个内腔,2个边腔与1个内腔为垂直搭接关系。
[0018]进一步的,传动装置包括开孔呼吸管、水平转轴、竖向转轴、水平轴风车、垂直轴螺旋桨、水平齿轮和竖向齿轮,所述竖向转轴上端连接有水平轴风车,下端穿设有水平齿轮,所述竖向转轴穿设在内腔中;
[0019]所述水平转轴两端各连接有一个垂直轴螺旋桨,靠近中部的位置穿设有竖向齿轮,所述水平转轴和垂直轴螺旋桨设置在腔体中;所述竖向齿轮和水平齿轮相互啮合;
[0020]所述开孔呼吸管间隔设置在腔体上,且穿过种植网向上延伸,延伸不超过植物生长高度;
[0021]所述竖向齿轮和水平齿轮相互啮合,作为传递动力的机械装置,水平齿轮与竖向齿轮的中心关系决定竖向转轴与水平转轴的位置关系。
[0022]进一步的,进水管包括开孔大管径进水管、变管径连接装置和小管径进水管,所述小管径进水管连接在穿孔板大孔上,所述开孔大管径进水管通过变管径连接装置与小管径进水管相连;
[0023]所述进水管用于增加进水流速,大管径与小管径成钝角关系,小管径进水管管径与模块箱体的穿孔板大孔径相同,大管径进水管入口与小管径进水管出口处设有拦网,作为拦截大颗粒物质的第一、第二道防线。
[0024]进一步的,内腔上穿设有竖向转轴保护腔,所述竖向转轴保护腔套设在竖向转轴外部,所述竖向转轴保护腔设置在边腔和内腔之间;所述竖向转轴保护腔穿设在模块箱体和植物种植区中;
[0025]所述竖向转轴保护体与内腔为垂直搭接关系,作为传动装置的保护装置。
[0026]进一步的,种植网下设置有填料区,所述填料区可填充净水材料;
[0027]所述填料区根据项目的需求填充净水材料,例如活性炭、石英砂、天然沸石、人造浮石,填料上附着生物膜,与植物根系共同净化水质。
[002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可提升水水体的水动力,进行水体的垂直交换,使水体交换更充分,水质分布更均匀。
[0030]2.本技术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箱体(1)、植物种植区(2)、动力装置(3),所述模块箱体(1)上设置有植物种植区(2),所述动力装置(3)穿设在模块箱体(1)中,所述模块箱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箱体(1)包括侧板(11)、底板(12)和穿孔板(13),侧板(11)与穿孔板(13)相邻,所述穿孔板(13)表面开设有穿孔板大孔(131)和若干个穿孔板小孔(132),所述穿孔板大孔(131)连接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所述穿孔板小孔(132)用于渗透水体;所述侧板(11)和穿孔板(13)围合在底板(12)上形成所述模块箱体(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植区(2)包括格网(21)与种植网(22),所述格网(21)设置在模块箱体(1)上方,所述格网(21)围合在种植网(22)上,形成植物种植区(2);所述种植网(22)与模块箱体(1)顶部连接,所述种植网(22)中穿设有动力装置(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植物种植模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腔体(31)和传动装置(34),所述腔体(31)设置在模块箱体(1)内,所述传动装置(34)设置在腔体(31)内;所述腔体(31)包括边腔(311)和内腔(312),两个边腔(311)平行设置,所述内腔(312)垂直设置在两个边腔(311)之间;所述传动装置(34)穿设在模块箱体(1)和植物种植区(2)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壮曾丽竹杨艳梅付韵潮王家良贺刚宋新元龚克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