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工程和抗震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及提示系统。
技术介绍
1、我国山区分布广泛,占总面积的69.1%,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山脉、大别山系等,可谓土地资源丰富。但同时,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地震活动更是频繁。根据现有研究显示,当地震发生在山区时,凹凸起伏的地形会加剧地震的破坏程度,即地震动地形效应。为确保山区建筑的安全可靠,我国抗震设计中采用地震动放大系数来考虑这种现象。
2、地震动放大系数的确定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包括地震波传播、地形特征、岩土条件和建筑结构等。这使得地震动放大系数的研究变得相当复杂。目前,常见方法主要包括:
3、(1)地震动观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测到实际地震动地形效应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然而,地震动观测方法受观测点的布设和地震事件的限制,观测范围有限,不能提供全面的地震动地形效应分布信息。
4、(2)试验模拟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实验条件,获取精确的地震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实测数据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仿真数据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获得训练后的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实测数据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仿真数据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获得训练后的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震动放大系数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预测不同地形条件下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麒锐,赵仕兴,熊峰,吴启红,夏静,周巧玲,钟紫勤,尧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