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502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包括:中控终端、UI设备、车辆传感器层和云平台,中控终端与UI设备、车辆传感器层数据连接,中控终端与云平台通过网络连接;中控终端,用于接入并采集移动式压力容器传感器层各终端设备数据;UI设备,用于与用户进行指令和信息交换、获取用户控制指令的基本接口;车辆传感器层,用于向中控终端提供罐体的各类安全和运维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以现场监测设备和传感器为感知终端,以小型化低功耗智能车载中控终端作为边缘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最终实现移动式压力容器定位导航、储运物质安全监测、危险处置记录、过程分析管理等功能。过程分析管理等功能。过程分析管理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监控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移动式压力容器是指由罐体或者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与走行装置或者框架采用永久性连接组成的运输装备,包括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和管束式集装箱等。移动式压力容器具有介质多为易燃易爆、使用地点不固定、操作人员不固定的特点,增加了相关运营、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和监管复杂程度。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通常在移动式压力容器上安装各种监控装置,但是,由于需要监控的数据众多,现有的监控装置功能性相对单一,无法各类数据的集中监控;在驾驶室相对狭小的环境内,监控装置安装复杂,尤其接线困难,极易发生线路问题;另外,各种监控装置结构各异无法适应行车过程中物理冲击较大的工况,极易发生损坏。
[0004]因此,如何集中高效的实现移动式压力容器定位导航、储运物质健康实时监测、危险情况及危险行为的记录和处置、设备/人员工作流程及健康状态的分析管理等工作,并尽可能保证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能够以现场监测设备和传感器为感知终端,以小型化低功耗智能车载中控终端作为边缘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最终集中实现移动式压力容器定位导航、储运物质安全监测、危险处置记录、过程分析管理等功能。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包括:中控终端、UI设备、车辆传感器层,中控终端与UI设备、车辆传感器层数据连接;所述中控终端,用于接入并采集移动式压力容器传感器层各终端设备数据,并进行本地传感数据加工处理、异常情况应急处置、应用数据推送、应用指令接收下发执行操作;中控终端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触摸液晶屏,壳体侧面设有多个内置UI接口的航空插头,中控终端通过航空插头与UI设备连接;所述壳体两侧设有耳板,耳板上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壳体相邻侧壁的连接部均设有防撞拐角,壳体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孔;UI设备,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换、获取用户控制信息的基本接口,具体包括双向信息传递的设备和单向信息传递的设备;所述车辆传感器层,用于向中控终端提供罐体温度、罐体压力、液体载质的液位、装卸液工作位置的气体泄漏信号、移动式压力容器卸液过程中的固定储罐合法匹配信息、车辆工作中的卸液量数据、车辆操作箱门的开闭状态信息、车辆工作时的安全数据。
[0007]进一步,壳体内设有:核心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传感输入模块、控制输出模块和UI接口,核心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传感输入模块、控制输出模块和UI接口连接;
[0008]所述核心处理模块,用于协调中控终端内部各模块间的协同工作,处理模块间的数据运算与交换,处理中控终端本地的基本安全控制逻辑。
[0009]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移动式压力容器基本运营数据的暂存、运行日志的长期存储和备份、车辆运营数据的追溯查询;
[0010]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接入车辆主电源,并进行防过流保护和低压保护;
[0011]所述网络通信模块,用于中控终端与远端的云平台进行网络通信;
[0012]所述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并上传中控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0013]所述传感输入模块,用于与车辆传感器层连接;
[0014]所述控制输出模块,用于对移动式压力容器的装液、卸液、驻车的工作状态进行管控;
[0015]所述UI接口,用于接入UI设备。
[0016]中控终端作为中控系统的主要部件,其主体及其附件以驾驶室环境安装作为主要的安装方式。有多个引出装置,各引出装置之间设有防止混插和反插的结构。
[0017]进一步,UI设备包括:触摸液晶屏,用于移动式压力容器实时状态展示,用户指令输入,云端下发信息输出;读卡设备,用于现场工作人员的认证;无线遥控器,用于操作人员在非接触状态或远距离对移动式压力容器执行机构的进行控制操作;声光报警器,用于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报警输出;罐车

储罐识别模块,用于移动式压力容器与卸液点的固定储罐之间进行受信认证。
[0018]进一步,车辆传感器层包括:设在罐体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设在车辆操作箱门上的闭合开关、车载应急按钮和储罐识别模块。
[0019]车辆传感器层向中控终端提供罐体温度、罐体压力、液体载质的液位、装卸液工作位置的气体泄漏情况、罐车卸液过程中的储罐合法匹配信息、车辆工作中的卸液量情况、车辆操作箱门的开闭状态、车辆工作时的安全状况(如是否有碰撞、是否有应急按钮的报警输出)等核心数据。为了适配多样性的传感设备和传感器接口,车辆传感输入模块应支持多种物理接口形式和工业总线通讯协议。
[0020]进一步,定位模块包括:定位状态单元,用于提供实时的时间、经度、纬度、速度和方向等定位状态信息;传输单元,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云平台的定位请求进行定位信息上传;触发单元,用于按照设定时间、距离间隔或外部事件触发方式上传定位信息;所述定位模块北斗定位模块和GPS定位模块。
[0021]基于罐车公共安全方面的考虑,定位模块至少支持北斗、GPS两种导航定位系统。以提高定位系统的容错性,增加可靠性。
[0022]进一步,核心处理模块包括主处理器和多个协处理器,主处理器与协处理器数据连接,所述主处理器采用TI Cortex

A8架构工业级处理器,协处理器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
[0023]进一步,数据存储模块采用固态硬盘或SD/TF卡。
[0024]进一步,网络通信模块采用4G通信模块或NB

IoT通信模块。
[0025]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以信息化的现场监测设备和传感器设备为感知终端,以小型化低功耗智能车载中控终端作为边缘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将车辆自身的连接传感终端、执行部件
和平台/终端应用以标准的三层物联网架构的形式串联起来,从而实现了移动式压力容器定位导航、储运物质健康实时监测、危险情况及危险行为的记录和处置、设备/人员工作流程及健康状态的分析管理等工作。
[0026]中控终端的壳体设计充分考虑驾驶室环境工作狭小,散热性能差的特点,设置了多个散热。考虑车辆运行工况下的物理冲击,壳体相邻侧壁的连接部均设有防撞拐角施。基于安装与接线的便利性考虑,中控终端与UI设备连接使用可靠具备锁紧功能航空插头。
[0027]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终端、UI设备、车辆传感器层,中控终端与UI设备、车辆传感器层数据连接;所述中控终端,用于接入并采集移动式压力容器传感器层各传感设备数据,并进行本地传感数据加工处理、异常情况应急处置、应用数据推送、应用指令接收下发执行操作;中控终端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触摸液晶屏,触摸液晶屏通过线缆与壳体连接;壳体侧面设有多个航空插头,航空插头内设有UI和传感接口,中控终端通过航空插头与UI和传感设备连接;所述壳体两侧设有耳板,耳板上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壳体相邻侧壁的连接部均设有防撞拐角,壳体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UI设备,用于与用户进行指令和信息交换、获取用户控制信息的基本接口,具体包括双向信息传递的设备和单向信息传递的设备;所述车辆传感器层,用于向中控终端提供罐体温度、罐体压力、液体载质的液位、装卸液工作位置的气体泄漏信号、移动式压力容器卸液过程中与固定储罐合法匹配的信息、车辆工作中的卸液量数据、车辆操作箱门的开闭状态信息、车辆工作时的安全数据;所述车辆传感器层包括:设在罐体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设在车辆操作箱门上的闭合开关、车载应急按钮和储罐识别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压力容器中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核心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传感输入模块、控制输出模块,核心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传感输入模块、控制输出模块和UI接口连接;所述核心处理模块,用于协调中控终端内部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刘丽梅李娟陈树芳杨作明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特检鲁安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