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445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中部的隔板分隔成依次相邻的混合单元、超声单元、中和单元和储泥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超声单元内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中和单元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储泥单元内设有第三搅拌装置,所述储泥单元旁侧设有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内设有旋流器,所述旋流器通过加压泵和管道与储泥单元相连。通过采用超声波协同酸解的方式对剩余污泥进行分离,达到既降低酸的消耗量,又加快酸解污泥胞外聚合物速度的目的,且采用整体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安装便捷,场地要求不高,很好的解决了目前污泥调质环节存在的分离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成本高等问题。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剩余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或者说污染物。在净化污水的同时,污水厂也在源源不断的产生剩余污泥,其成分主要是由水、各种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残余物、附在活性污泥表面上尚未降解或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五部分组成。随着“泥水并重”态势的逐渐形成,污泥处置随着政策支撑开始快速发展,相比堆肥、厌氧消化,目前污泥深度脱水后焚烧然后再处理尾气是较为显著快速的一种处置方法,也是发达国家常用方案。但是,国内剩余污泥普遍存在无机质含量偏高的情况,这就造成污泥干化后的热值偏低,影响自持燃烧,需添加化石燃料,于是,减少污泥中无机分含量就成了应运所需。
[0003]在污泥资源化的污泥调质环节,一般都是用酸加热来处理,一方面去除可溶于酸的盐类物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污泥粘度,降低分离难度。但这种方法需要调节pH到2左右,消耗大量酸,而且设备土建周期长,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剩余污泥处置过程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降低酸的消耗量,又加快酸解污泥胞外聚合物速度的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中部的隔板分隔成依次相邻的混合单元、超声单元、中和单元和储泥单元,所述隔板低于箱体高度,使其顶部与箱体侧板形成相邻单元的过流通道,所述混合单元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超声单元内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中和单元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储泥单元内设有第三搅拌装置,所述储泥单元旁侧设有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内设有旋流器,所述旋流器通过加压泵和管道与储泥单元相连。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混合单元远离超声单元一侧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第一加药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流量计,所述混合单元顶部设有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一pH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混合单元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顶部与箱体相连,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设置开口,使其与箱体及进料口所在的箱体侧板之间形成过流通道。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超声单元顶部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底部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为均匀排布的带孔管道,带孔管道与外部鼓风设备相连。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超声单元靠近混合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顶部与箱体相连,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设置开口,使其与箱体及混合单元和超声单元
之间的隔板之间形成过流通道。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中和单元的顶部设有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二pH传感器,侧面设有第二加药孔,所述中和单元靠近超声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三导流板,所述第三导流板的顶部与箱体相连,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设置开口,使其与箱体及中和单元和超声单元之间的隔板之间形成过流通道。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储泥单元的顶部设有第三搅拌装置和液位计,所述储泥单元的底部通过加压泵和管道与旋流器相连。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离单元由中部隔板分为上部的溢流缓存容器和下部的底流缓存容器,所述旋流器的顶端溢流口与溢流缓存容器相连,底端沉沙口与底流缓存容器相连。
[0014]进一步的是,在与旋流器相连的管道上还设有压力箱和压力表。
[0015]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配电控制单元,所述配电控制单元包括鼓风机、加药装置和配电控制柜,鼓风机为超声单元的装置提供气体,所述加药装置通过计量泵为混合单元和中和单元进行加药,所述配电控制柜为各电器设备和计量器材提供电能及监控和控制。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依次相连的混合单元、超声单元、中和单元、储泥单元和分离单元形成流水处理线,污泥由混合单元开始,经过加酸混合、超声协同作用及中和三个环节后,可使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在超声与酸的协同下快速破解,释放出其中包裹的无机物,最后在分离单元实现有机无机质的分离,整个装置达到了既能降低酸的消耗量,又加快酸解污泥胞外聚合物速度的目的,且采用整体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安装便捷,场地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为,1

混合单元,2

超声单元,3

中和单元,4

储泥单元,5

分离单元,6

配电控制单元,7

箱体,11

第一搅拌装置,12

进料口,13

第一加药口,14

流量计,15

第一pH传感器,16

第一导流板,21

超声波发生装置,22

曝气装置,23

第二导流板,31

第二搅拌装置,32

第二pH传感器,33

第二加药孔,34

第三导流板,41

第三搅拌装置,42

液位计,51

旋流器,52

加压泵,53

管道,54

溢流缓存容器,55

底流缓存容器,56

压力箱,57

压力表,61

鼓风机,62

加药装置,63

配电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包括箱体7,所述箱体7由中部的隔板71分隔成依次相邻的混合单元1、超声单元2、中和单元3和储泥单元4,所述隔板71低于箱体7高度,使其顶部与箱体侧板形成相邻单元的过流通道,所述混合单元1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11,所述超声单元2内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21,所述中和单元3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31,所述储泥单元4内设有第三搅拌装置41,所述储泥单元4旁侧设有分离单元5,所述分离单元5内设有旋流器51,所述旋流器51通过加压泵52和管道53与储泥单元4相连。
[0021]该装置的使用过程是,首先将剩余污泥送入混合单元1,进行加酸搅拌,使污泥与酸混合均匀,然后污泥翻过隔板进入超声单元2,超声波发生装置21可对已和酸混合均匀的
污泥进行超声协同作用,使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在超声与酸的协同下快速破解,释放出其中包裹的无机物,然后污泥翻过隔板进入中和单元3,通过搅拌装置对菌胶团破解的污泥进行中和,使溶于酸性液体中的无机物作为沉淀析出,为下一步的成分分离提供条件,再然后污泥进入储泥单元4进行暂时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体(7),所述箱体(7)由中部的隔板(71)分隔成依次相邻的混合单元(1)、超声单元(2)、中和单元(3)和储泥单元(4),所述隔板(71)低于箱体(7)高度,使其顶部与箱体(7)侧板形成相邻单元的过流通道,所述混合单元(1)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11),所述超声单元(2)内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21),所述中和单元(3)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31),所述储泥单元(4)内设有第三搅拌装置(41),所述储泥单元(4)旁侧设有分离单元(5),所述分离单元(5)内设有旋流器(51),所述旋流器(51)通过加压泵(52)和管道(53)与储泥单元(4)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单元(1)远离超声单元(2)一侧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2)和第一加药口(13),所述进料口(12)上设有流量计(14),所述混合单元(1)顶部设有第一搅拌装置(11)和第一pH传感器(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单元(1)靠近进料口(12)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板(16),所述第一导流板(16)的顶部与箱体(7)相连,底部与箱体(7)底部之间设置开口,使其与箱体(7)及进料口(12)所在的箱体侧板之间形成过流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超声单元(2)顶部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21),底部设有曝气装置(22),所述曝气装置(22)为均匀排布的带孔管道,带孔管道与外部鼓风设备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有机无机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超声单元(2)靠近混合单元(1)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板(23),所述第二导流板(23)的顶部与箱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张鹏徐学军郑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