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72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属于栽培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栽培种植
,具体地,涉及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

技术介绍

[0002]油茶的种子经过压榨后得到的食用油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并且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同时油茶的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因此油茶的种植越来越广泛,在油茶种植过程中,通常是利用栽培袋培育油茶苗,为油茶苗的生长初期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水分,现有的栽培容器一般是无纺布材料,克服了塑料育苗袋容器的四大不足,以其良好的融水性、融土性和透气性,用无纺布育苗袋培育的苗木生长周期短、出苗快、质量好、省功、省力,生产成本低,苗木栽植时不需要去袋直接定植,成活率高,但是现有的无纺布栽培袋可降解性差,自身不具有抗菌性能和吸水性,在使用时种植物的根部容易遭受虫害,因此,提高一种抗菌、吸水、可降解的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
[0004]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05]现有的无纺布栽培袋可降解性差,自身不具有抗菌性能和吸水性,在使用时种植物的根部容易遭受虫害。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20

30份改性聚丙烯、5

6份聚乳酸和1

2份马来酸酐;
[0008]该油茶容器嫁接苗用栽培袋由以下步骤制成:
[0009]第一步、将改性聚丙烯和聚乳酸分别置于烘箱中,80℃下烘干12h,然后将干燥后的改性聚丙烯、聚乳酸和马来酸酐加入熔喷纺丝机中,控制反应温度180

19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聚丙烯无纺布;
[0010]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的聚丙烯无纺布进行裁剪缝合,制成直径30cm,高35cm的种植袋,即得所述油茶容器嫁接苗用栽培袋。
[0011]进一步地,第一步熔喷纺丝机的螺杆频率15Hz,接收距离为15cm,弯头温度230℃,一区温度205℃,二区温度220℃,三区温度230℃。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聚丙烯由以下步骤制成:
[0013]步骤1、将环丙沙星、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和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圆底烧瓶中,磁力搅拌,再缓慢滴加浓度0.1mol/L的盐酸溶液,升温至40℃,保温搅拌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滤饼用乙醚洗涤3

5次,然后于6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单体1;
[0014]反应过程如下:
[0015][0016]步骤2、将单体1和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加入精氨酸的水溶液,转速40

60r/min条件下搅拌5min后,向反应釜滴加浓硫酸,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

85℃,转速100

20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30

40min后,冷却至室温,抽滤,滤饼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3次,最后于60℃烘箱中干燥24h,得到单体2;
[0017]反应过程如下:
[0018][0019]步骤3、氮气保护下,将聚丙烯加入圆底烧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溶于二甲苯中得到溶液a,将单体2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溶液b,向圆底烧瓶中先加入溶液a,再加入溶液b,搅拌5min后,加入丙烯酸、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和去离子水,转速60r/min搅拌30min后,将圆底烧瓶转移至60℃的油浴锅中,溶胀1.5h,然后将油浴温度升高至95℃,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60mL的砂芯漏斗中,分别用甲醇和氯仿洗涤3次,最后于60℃下真空干燥10h,得到改性聚丙烯。
[0020]进一步地,步骤1中环丙沙星、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二甲基甲酰胺和盐酸溶液的用量比为1g:0.42mL:5

8mL:2mL。
[0021]进一步地,步骤2中单体1、二甲基甲酰胺、精氨酸的水溶液、浓硫酸的用量比为5mmol:10

13mL:10mL:2mL;其中精氨酸的水溶液由精氨酸和去离子水按照5mmol:10mL混合而成;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5%。
[0022]进一步地,步骤3中聚丙烯、溶液a、溶液b、丙烯酸、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和去
离子水的用量比为2g:3mL:5

8mL:0.3g:0.3

0.5g:3mL,其中溶液a由过氧化苯甲酰和二甲苯按照0.1g:1mL混合而成,溶液b由单体2和二甲基甲酰胺按照1g:5mL混合而成。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以改性聚丙烯、聚乳酸和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熔喷纺丝,得到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以环丙沙星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为原料,使其在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发生开环接枝反应,得到单体1;进而利用单体1的醇羟基与精氨酸的羧基于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单体2,单体2含有端不饱和双键,能够发生聚合反应,将其与聚丙烯、丙烯酸、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混合,在自由基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作用下,发生接枝反应,得到接枝丙烯酸、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和单体2的改性聚丙烯,其中丙烯酸为亲水单体,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为离子型亲水单体,将其接枝于聚丙烯上能够增加聚丙烯的吸水吸湿性能,使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无纺布具有吸水、保水的特点,为油茶容器嫁接苗提高充足的水分,单体2的酯基在酸碱条件下水解,游离的精氨酸能够增强油茶容器嫁接苗的根系发育,是植物内源激素多胺合成的前体,提高嫁接苗的抗盐胁迫能力;并且改性聚丙烯上接枝有环丙沙星基团,环丙沙星基团通过3位的羧基和4位的羰基与细菌的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结合,发挥其抗菌活性,并且6位上的氟原子的引入,增加可脂溶性,增强了对细胞的穿透能力,赋予本专利技术的无纺布栽培袋优异的抗菌性能,相比于共混加入抗菌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共聚接枝的无纺布栽培袋抗菌性能更加持久,稳定;本专利技术的改性聚丙烯中有多个酯基,能够在含有水汽的高温条件下发生有水参与的降解,提高降解性能;马来酸酐作为相容剂,提高聚乳酸和改性聚丙烯之间的相容性;聚乳酸的加入能进一步提高种植袋的降解性能,使油茶容器嫁接苗移植后不用脱除种植袋,随着时间的增长,实现降解,不会制约油茶容器嫁接苗根系的伸展,节省种植步骤,降低劳动成本,环保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20

30份改性聚丙烯、5

6份聚乳酸和1

2份马来酸酐;其中,改性聚丙烯由以下步骤制成:步骤1、将环丙沙星、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和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圆底烧瓶中,磁力搅拌,再滴加盐酸溶液,升温至40℃,保温搅拌反应24h,冷却至室温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单体1;步骤2、将单体1和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反应釜中,加入精氨酸的水溶液,搅拌5min后,滴加浓硫酸,滴加结束后,升温至80

85℃,搅拌反应30

40min后,冷却至室温,抽滤,洗涤,干燥,得到单体2;步骤3、氮气保护下,将聚丙烯加入圆底烧瓶中,将过氧化苯甲酰溶于二甲苯中得到溶液a,将单体2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溶液b,向圆底烧瓶中先加入溶液a,再加入溶液b,搅拌5min后,加入丙烯酸、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和去离子水,搅拌30min后,将圆底烧瓶转移至60℃的油浴锅中,溶胀1.5h,然后将油浴温度升高至95℃,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转移至60mL的砂芯漏斗中,分别用甲醇和氯仿洗涤3次,最后于60℃下真空干燥10h,得到改性聚丙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容器嫁接苗用环保栽培袋,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成:第一步、将改性聚丙烯和聚乳酸分别置于烘箱中,80℃下烘干12h,然后将干燥后的改性聚丙烯、聚乳酸和马来酸酐加入熔喷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友徐尚平倪金明詹文勇方先红詹志彬童和丽王维胜顾广柱詹秀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昌油茶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