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3322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长白山大果山丁子作为种子;将选取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取出浸泡后的种子与湿沙均匀混合,进行低温层积处理,再进行播种,夏季追肥;选择无病虫害的长白山山楂海棠进行重剪,选取发出的粗壮新条作为接穗;将整个枝条打成捆浸泡;用小刀从接穗芽取下芽片,在砧枝的光滑部位切一个与芽片基本相同的切口,将芽片插贴于砧枝切口上;苗圃应禁止人畜通行,进行常规的除草及杀虫,将砧木剪下,打开塑料条,等待出芽,将砧木上的芽全部抹掉,保留山楂海棠的新生嫩芽。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采用了低温层积加快种子后熟,促进种子发芽,加快了砧木的生长时间,从而也节省了嫁接的时间。从而也节省了嫁接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楂海棠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定为濒危种。《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中被定为省级一类重点保护植物。山楂海棠的分布区域狭窄,仅在长白县马鹿沟镇二十三道沟至龙泉镇一带有较大的种群面积,其他都是零星分布。
[0003]山楂海棠植株低矮、极耐严寒,其天然的更新能力非常弱,扦插及压条生长和繁殖速度极慢并且成活率很低,种子的萌发率也极低,山楂海棠常规繁殖非常困难,它的开发和利用受到极大限制。山楂海棠种质资源较少,再加上森林砍伐等人为破坏,植株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应加快其利用价值引种栽培方面的研究,并进行野生资源的保护,使其免遭灭绝。综上,研发一种山楂海棠的嫁接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砧木种子选择;选取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且叶片肥厚果实多的长白山大果山丁子作为种子;
[0008]S2、砧木种植:10月下旬将选取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取出浸泡后的种子与湿沙均匀混合,进行低温层积处理,4月下旬进行播种,保持株行距(8
/>12)cm
×
(55

65)cm进行栽种,夏季追肥,8月中旬时作为砧木嫁接;
[0009]S3、接穗的采集:选择无病虫害的长白山山楂海棠进行重剪,选取发出的粗壮新条作为接穗;
[0010]S4、嫁接前处理:将整个枝条打成捆浸泡2

3cm,浸泡8

12min,全过程根部需一直浸泡在水中;
[0011]S5、嫁接:用小刀从接穗芽的上下方斜切一刀,取下带木质部的芽片,用同样的方法在砧枝的光滑部位切一个与芽片基本相同的切口,将芽片插贴于砧枝切口上;
[0012]S6、嫁接后管理:苗圃应禁止人畜通行,进行常规的除草及杀虫,第二年3月下旬将砧木剪下,打开塑料条,等待出芽,将砧木上的芽全部抹掉,保留山楂海棠的新生嫩芽。
[0013]进一步地,步骤S2中,种子浸泡20

24h,种子与湿沙质量比为0.8

1.2:1。
[0014]进一步地,步骤S3中,新条根部泡水,及时摘叶,留叶柄并泡水。
[0015]进一步地,步骤S4中,浸泡所使用的试剂为灭菌组合悬浊液。
[0016]进一步地,上述灭菌组合悬浊液包括甲基托布津、吡唑醚菌酯、黏土和聚乙二醇
醚,其中甲基托布津、吡唑醚菌酯、黏土和聚乙二醇醚之间的质量比为0.8

1.2:0.1

0.2:0.1

0.2:1。
[0017]进一步地,上述灭菌组合悬浊液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8](1)按照上述组分配比称取物料,将黏土放入烘箱中烘干,再将烘干后的黏土进行粉碎,过300

400目筛,得到黏土颗粒;
[0019](2)向得到的黏土颗粒中滴加聚乙二醇醚,混合均匀后,得到改性分散剂;
[0020](3)将甲基托布津与吡唑醚菌酯混合后加蒸馏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蒸馏水的质量与甲基托布津与吡唑醚菌酯总质量比为3

4:1;
[0021](4)向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改性分散剂,搅拌5

10min,即得灭菌组合悬浊液。
[0022]进一步地,步骤S5中,用小刀从接穗芽的上下方斜切一刀,上方1

2cm处斜切一刀,下方0.5

1.2cm处成45
°
斜切一刀。
[0023]进一步地,上述芽片的长度为2

3cm,厚度为接穗直径的1/5

1/4。
[0024]进一步地,步骤S6中,抹芽2~3次,将出芽时带的花全部摘除,保留腋芽。
[0025]进一步地,步骤S6中,剪砧木时在接口上端保留1cm,剩下的全部剪掉。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采用了低温层积加快种子后熟,促进种子发芽,加快了砧木的生长时间,从而也节省了嫁接的时间。
[0028]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采用灭菌组合悬浊液对接穗进行灭菌处理,相比于传统的灭菌剂,具有灭菌效率高的优点,有效的防止了真菌对树木的侵害。
[0029]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嫁接过程中,采用斜插法,相比于直插法,可以避免接穗的进入到砧木的髓腔后生根撑破砧木导致嫁接失败。
[0030]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砧木种子选择;选取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且叶片肥厚果实多的长白山大果山丁子作为种子;
[0035]S2、砧木种植:10月下旬将选取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4h,取出浸泡后的种子与湿沙均匀混合,进行低温层积处理,种子与湿沙质量比为1:1,4月下旬进行播种,保持株行距10cm
×
60cm进行栽种,夏季追肥,8月中旬时作为砧木嫁接;
[0036]S3、接穗的采集:第二年春天,选择无病虫害的长白山山楂海棠进行重剪,选取发出的粗壮新条作为接穗,新条根部泡水,及时摘叶,留叶柄并泡水;
[0037]S4、嫁接前处理:将整个枝条打成捆浸泡3cm,浸泡10min,浸泡所使用的试剂为灭菌组合悬浊液,全过程根部需一直浸泡在水中;
[0038]灭菌组合悬浊液包括甲基托布津、吡唑醚菌酯、黏土和聚乙二醇醚,其中甲基托布津、吡唑醚菌酯、黏土和聚乙二醇醚之间的质量比为0.8:0.1:0.1:1。
[0039]灭菌组合悬浊液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40](1)按照上述组分配比称取物料,将黏土放入烘箱中烘干,再将烘干后的黏土进行粉碎,过300目筛,得到黏土颗粒;
[0041](2)向得到的黏土颗粒中滴加聚乙二醇醚,混合均匀后,得到改性分散剂;
[0042](3)将甲基托布津与吡唑醚菌酯混合后加蒸馏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蒸馏水的质量与甲基托布津与吡唑醚菌酯总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砧木种子选择;选取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且叶片肥厚果实多的长白山大果山丁子作为种子;S2、砧木种植:10月下旬将选取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取出浸泡后的种子与湿沙均匀混合,进行低温层积处理,4月下旬进行播种,保持株行距(8

12)cm
×
(55

65)cm进行栽种,夏季追肥,8月中旬时作为砧木嫁接;S3、接穗的采集:选择无病虫害的长白山山楂海棠进行重剪,选取发出的粗壮新条作为接穗;S4、嫁接前处理:将整个枝条打成捆浸泡2

3cm,浸泡8

12min,全过程根部需一直浸泡在水中;S5、嫁接:用小刀从接穗芽的上下方斜切一刀,取下带木质部的芽片,用同样的方法在砧枝的光滑部位切一个与芽片基本相同的切口,将芽片插贴于砧枝切口上;S6、嫁接后管理:苗圃应禁止人畜通行,进行常规的除草及杀虫,第二年3月下旬将砧木剪下,打开塑料条,等待出芽,将砧木上的芽全部抹掉,保留山楂海棠的新生嫩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种子浸泡20

24h,种子与湿沙质量比为0.8

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新条根部泡水,及时摘叶,留叶柄并泡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浸泡所使用的试剂为灭菌组合悬浊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山楂海棠嫁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组合悬浊液包括甲基托布津、吡唑醚菌酯、黏土和聚乙二醇醚,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梦燕齐海丰任军林玉梅赵佳丽张立民陈思羽齐彦杰齐天牛王锐张宇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