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367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除醛涂料含有负离子粉,负离子粉中产生的负氧离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有着很强的氧化还原的作用,能破坏细薗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从而达到个抗菌杀菌的目的,同时消除室内异味和各种有害气体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使用的装潢材料挥发出来的苯、甲醛、酮、氨等刺激性气体以及日常生活中剩菜剩饭酸臭味,加入硫酸钡,硫酸钡其介观微晶体粒子能将团聚的钛白粉粒子分开,每个硫酸钡粒子都具有足够的表面能,周围能吸附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健康要求日益增强,建筑装饰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也日益突出,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材料释放出的甲醛、氨等污染物;其中,甲醛主要来源于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工木板,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中,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它能引起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造成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同时具有胚胎毒性、致畸作用、致癌作用;氨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常吸附在眼结膜和皮肤黏膜上,对人体产生刺激和炎症,能腐蚀和刺激接触的组织,主要来自于装饰材料中的阻燃剂、防冻剂、添加剂等;
[0003]目前,国内外都对室内环境的净化做了深入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空气净化产品,如负离子发生器、等离子添加剂、甲醛吸收剂等,诸如活性炭之类的甲醛吸收剂,虽然能够吸收部分甲醛、氨等物质,但是吸收量非常有限,在一定条件下还会释放出已吸附的甲醛、氨等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0004]且现有的抗菌抗病毒涂料,在起到抗菌抗病毒的同时还需要添加大量的助剂,并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例如一些甲醛吸收剂本身就是人工合成化学品,在清除甲醛的同时自身会释放出其他的污染气体,污染环境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以及现有除醛涂料除醛率较低,且自身阻燃性较差,无法实现去除甲醛的同时达到杀菌效果;
[0005]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现有除醛涂料除醛率较低,且自身阻燃性较差,无法实现去除甲醛的同时达到杀菌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140

160份纳米无机除醛树脂、110

130份水、0.5

1.5份消泡剂6154、0.5

1.5份净味杀菌剂11G、3

5份钠盐分散剂、1

3份非离子润湿剂、1

3份纤维素250、1

3份净味多功能168、20

30份负离子粉、40

60份硫酸钡、140

160份钛白粉、120

130份重钙粉、20

30份滑石粉、70

80份硅灰粉、40

60份纳米二氧化碳、5

15份丙二醇、180

220份净味乳液380、3

5份净味成膜助剂、1

2份消泡剂4210、6

8份干膜防霉剂、0.5

1.5份增稠剂621、1

3份增稠剂935、0.5

1.5份增稠剂80;
[0011]该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由如下步骤制成,称取上述原料,将上述原料分散均匀,
制得除醛涂料。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非离子润湿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酯中的一种和多种任意比例混合,干膜防霉剂为AEM

5700T防霉剂、HY

606

1防霉剂、WL

3涂料防霉剂中的一种和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无机除醛树脂由如下步骤制成:
[0014]步骤A1:将丙二醇醚、2

丁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进行反应,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80

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0

15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四氢呋喃、水合肼、四丁基溴化铵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85

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0

15h,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体2、四氢呋喃、过氧苯甲酰、N

溴丁二酰亚胺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80

9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3

5h,制得中间体3;
[0015]反应过程如下:
[0016][0017]步骤A2:将碳纳米管和混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

300r/min,温度为25

3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20

25h后,过滤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制得氧化碳纳米管,将氧化碳纳米管、硫酸锰溶液、硫酸钾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在温度为100

11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20

25h后,过滤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2

3次,每次20

30s,洗涤完毕后烘干,制得预载体;
[0018]步骤A3:将苯基磷酰二氯和氯仿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

2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苯基磷酰二氯完全溶解后,升温至温度为50

55℃,滴加混酸,滴加时间1

1.5h,滴加完毕后进行反应20

30min,制得中间体4,将中间体4、锡粉、浓盐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5

4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0

40min后,调节反应液pH值为10

11,制得中间体5,将预载体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入中间体5和1

羟基苯并三唑,在温度为25

3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

3h后,过滤去除滤液,制得改性载体;
[0019]反应过程如下:
[0020][0021]步骤A4:将中间体3、碳酸钾、四氢呋喃、溴化四乙基铵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70

8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1

1.5h,制得中间体7,将中间体7溶于四氢呋喃中,加入对溴苯甲醇和氢氧化钠,在温度为90

95℃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0.5

1.5h后,加入改性载体,继续反应1

1.5h后,过滤去除滤液,将滤饼烘干,制得纳米无机
除醛树脂。
[0022]反应过程如下:
[0023][0024]进一步的,步骤A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140

160份纳米无机除醛树脂、110

130份水、0.5

1.5份消泡剂6154、0.5

1.5份净味杀菌剂11G、3

5份钠盐分散剂、1

3份非离子润湿剂、1

3份纤维素250、1

3份净味多功能168、20

30份负离子粉、40

60份硫酸钡、140

160份钛白粉、120

130份重钙粉、20

30份滑石粉、70

80份硅灰粉、40

60份纳米二氧化碳、5

15份丙二醇、180

220份净味乳液380、3

5份净味成膜助剂、1

2份消泡剂4210、6

8份干膜防霉剂、0.5

1.5份增稠剂621、1

3份增稠剂935、0.5

1.5份增稠剂80;该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由如下步骤制成,称取上述原料,将上述原料分散均匀,制得除醛涂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离子润湿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酯中的一种和多种任意比例混合,干膜防霉剂为AEM

5700T防霉剂、HY

606

1防霉剂、WL

3涂料防霉剂中的一种和多种任意比例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抗病毒的除醛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无机除醛树脂由如下步骤制成:步骤A1:将丙二醇醚、2

丁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进行反应,在转速为150

200r/min,温度为80

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0

15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四氢呋喃、水合肼、四丁基溴化铵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85

9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0

15h,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体2、四氢呋喃、过氧苯甲酰、N

溴丁二酰亚胺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80

9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3

5h,制得中间体3;步骤A2:将碳纳米管和混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200

300r/min,温度为25

3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20

25h后,过滤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制得氧化碳纳米管,将氧化碳纳米管、硫酸锰溶液、硫酸钾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在温度为100

11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20

25h后,过滤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2

3次,每次20

30s,洗涤完毕后烘干,制得预载体;步骤A3:将苯基磷酰二氯和氯仿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秋苹刘德远张静李志学吴祯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庆丰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