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吖啶磺酰胺-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及其在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356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吖啶磺酰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及其在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及其在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近场扫描的发展,单分子检测方法迅速发展起来的,单分子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分子水平。目前可用于单分子检测的研究方法主要有3大类:光学方法、扫描探针显微方法、化学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1)空间分辨能力高;(2)具有捕获单分子性质和行为的能力;(3)能收集微弱信号并放大检测,并做相应的分析处理以获取可信的信息。
[0003]吖啶磺酰胺是一类可用作化学发光标记物的化学物质,在碱性H2O2溶液中,吖啶磺酰胺的分子受到过氧化氢离子进攻时,吖啶环上的取代基能与吖啶环上的C

9和H2O2(过氧化氢)形成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O2和电子激发态的N

甲基吖啶酮;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在有H2O2的稀碱性溶液中即能发光,不需要催化剂,发光反应迅速,背景发光低,信噪比高;发光反应干扰因素少,试剂稳定性好,化学发光体系简单,激发液成本低等优点,是理想的化学发光物质。
[0004]近年来,碳量子点在众多发光材料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发光碳量子点具有发光稳定性好,量子效率高,粒径尺寸小,无毒,实验操作简单等等特性,但发光强度不够强,目前将吖啶磺酰胺用于增强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光强度的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及其在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该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可用于标记抗体,增强发光强度,提高抗体检测的准确性。
[0006]所述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由吖啶磺酰胺与碳量子点按摩尔比1:2 反应制得;所述吖啶磺酰胺的结构如下所示:
[0007][0008]进一步的,所述碳量子点的粒径为1

10n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碳量子点表面含有羟基或氨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碳量子点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11]将有机羧酸与有机胺混合,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纯化,得碳量子点。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羧酸为2

羟基丁酸、2

羟基戊酸、3

羟基戊酸、2

羟基苯甲酸、3

羟基苯甲酸、4

羟基苯甲酸、己酸、庚酸、苯甲酸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胺为十二胺、十八胺、邻甲基苯胺、对丁基苯胺、对氯苯胺、2

苯二胺、3

苯二胺、4

苯二胺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水中一种。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溶剂热反应是指在100~200℃下反应5~10h。
[0016]进一步的,所述纯化为将所得反应产物过滤、离心、透析后冷冻干燥。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将吖啶磺酰胺和SOCl2混合,加热搅拌,得固体,备用。
[0019]S2.将溶解的S1制备得到的固体和催化剂滴加到碳量子点中,加热搅拌,得杂化材料。
[0020]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吖啶磺酰胺和SOCl2的反应摩尔比为1:1.2~2.0。
[0021]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S1制备得到的固体与碳量子点的反应摩尔比为1:2。
[0022]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吡啶、三乙烯二胺中的一种。
[0023]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在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单分子检测的步骤如下:
[0024]将牛血清白蛋白和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混合,加入抗体、甘氨酸,测试荧光。
[0025]吖啶磺酰胺的发光机理如下所示:
[0026][002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制备用于标记抗体的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增强碳量子点的发光强度,提高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得到一种发光强度高、发光时间长,检测灵敏度高的用于检测抗体的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
[0029](2)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的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或氨基,能更好的与抗体结合,提高与抗体的结合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将5mol2

羟基丁酸和5mol十八胺、50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100mL耐压瓶中,180℃搅拌反应8小时,粗产物通过过滤,离心20min,转速15000rpm/min,透析(800D),冷冻干燥,得碳量子点,粒径为7nm。
[0033]实施例2
[0034]将5mol4

羟基苯甲酸和5mol十八胺、50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100mL耐压瓶中,180℃搅拌反应8小时,粗产物通过过滤,离心20min,转速15000rpm/min,透析(800D),冷冻干燥,得碳量子点,粒径为6nm。
[0035]实施例3
[0036]将实施例1中的十八胺替换成邻甲基苯胺,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得碳量子点,粒径为5nm。
[0037]实施例4
[0038]将实施例1中的十八胺替换成对氯苯胺,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得碳量子点,粒径为8nm。
[0039]实施例5
[0040]将实施例2中的十八胺替换成邻甲基苯胺,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得碳量子点,粒径为7nm。
[0041]实施例6
[0042]将实施例2中的十八胺替换成对氯苯胺,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得碳量子点,粒径为6nm。
[0043]实施例7
[0044]将5mol庚酸和5mol4

苯二胺、50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100mL耐压瓶中, 180℃搅拌反应8小时,粗产物通过过滤,离心20min,转速15000rpm/min,透析(800D),冷冻干燥,得碳量子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由吖啶磺酰胺与碳量子点按摩尔比1:2反应制得;所述吖啶磺酰胺的结构如下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的粒径为1

10nm;所述碳量子点表面含有羟基或氨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羧酸与有机胺混合,在溶剂中进行溶剂热反应,纯化,得碳量子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吖啶磺酰胺

碳量子点杂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羧酸为2

羟基丁酸、2

羟基戊酸、3

羟基戊酸、2

羟基苯甲酸、3

羟基苯甲酸、4

羟基苯甲酸、己酸、庚酸、苯甲酸中的一种;所述有机胺为十二胺、十八胺、邻甲基苯胺、对丁基苯胺、对氯苯胺、2

苯二胺、3

苯二胺、4

苯二胺中的一种;所述溶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