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337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包括育苗用水处理、亲贝选择、受精卵获取、幼虫培育、采苗器投放等步骤,通过控制光照强度、换水频率和投饵量为幼虫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提高幼虫的成活率和变态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育苗成功率显著提高,且生产成本低,容易在海水珍珠贝类人工育苗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地,涉及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又称黑蝶贝,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异柱目、珍珠贝科、珠母贝属,是培育黑色南洋珍珠的理想母贝。珠母贝培育的黑珍珠颜色从浅灰色到深黑色,光泽独特,黑色基调上伴有各种缤纷的色彩,缓慢转动黑珍珠可看到不断变幻的彩虹闪光,给人们一种神秘的视觉感受,被称为梦幻珍珠。法属波利尼西亚是世界黑珍珠生产的最大基地,其培育的黑珍珠产值占世界黑珍珠总产值的95%以上,养殖区域主要位于社会群岛、甘比尔群岛和土阿莫土群岛。
[0003]国内珠母贝培育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有50多年历史,但仍存在幼苗海区养殖成活率低和育珠贝植核育珠留核成珠率低等问题。珠母贝幼苗在海区养殖到适合植核手术规格的成贝成活率低于0.1%,严重影响了珠母贝规模化养殖。中国是黑色南洋珍珠的消费大国,但至今尚不能产业化养殖珠母贝培育黑珍珠,导致黑珍珠消费仍依赖进口。为尽早突破珠母贝养殖技术瓶颈,急需提开发新的珠母贝种苗规模化培育技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能够提高珠母贝人工育苗的成功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珠母贝人工育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育苗用水处理:从砂滤井抽取天然海水,经一次细砂层过滤或经二次细砂层过滤后,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0008](2)亲贝选择:选择生长健康、性腺发育成熟的珠母贝做亲贝;
[0009](3)受精卵获取:将亲贝进行人工授精以获得受精卵;
[0010](4)幼虫培育:控制合适的育苗池光照强度、换水频率和投饵量进行幼虫培育;
[0011](5)采苗器投放:待30%以上幼虫出现色素点时投放采苗器,按照珍珠贝育苗常规方法进行变态附着幼苗的养殖管理。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一次或二次细砂层中使用的细砂粒径小于0.1mm,细砂层厚度为80

100cm。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亲贝选择贝龄2

3龄、壳高10

13cm的珠母贝,壳内珍珠层呈明亮的彩虹色,其中雄性珠母贝的性腺外观为乳白色或者桔红色,雌性的性腺外观为黄色或淡黄色。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人工授精方法包括人工诱导珠母贝亲贝排精产卵或者人工解剖获取精卵后进行授精。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4)的育苗池光照强度为150

300Lx。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4)的换水频率为:受精卵先发育D形幼虫,待70%以上的D形幼虫发育为壳顶初期幼虫时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20

30%;然后待70%以上的壳顶初期幼虫发育为匍匐幼虫时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20

30%。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4)的控制投饵量的方法为:每日早上8:00

10:00投放饵料一次,投饵量以投饵后2小时观察80%以上个体胃内含物占胃容积80%以上即可。
[0018]优选的,所述的饵料包括:D形幼虫至壳顶初期幼虫阶段的饵料为湛江等鞭金藻或球等鞭金藻,金藻供应不足时投喂活性酵母;壳顶初期幼虫至匍匐幼虫阶段的饵料为亚心形扁藻、金藻及小球藻混合投喂;幼虫附着变态后的饵料为亚心形扁藻和小球藻混合投喂。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专利技术的育苗方法通过从砂滤井抽取天然海水,经二次细砂层过滤,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微小生物。如果海区环境条件不佳,经细砂层过滤后,用常规含氯消毒剂处理,能够杀灭水体中的微小生物,海水的处理保障了育苗用水的洁净。控制投饵次数和投饵数量,进一步保持育苗水质的稳定。通过控制光照强度,控制育苗池中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并保持暗光条件,与珠母贝幼虫、幼苗在海区的自然生长条件相似,有利于贝苗的生长和发育。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育苗方法从受精卵孵化为D形幼虫开始到匍匐幼虫阶段的20

30天时间内,仅换水2次。且本专利技术技术选择在珠母贝幼虫死亡率最高的两个阶段换水,第一次是D形幼虫变态为壳顶初期幼虫阶段,大约80%幼虫不能正常变态死亡,此时采用常规方法更换育苗池底层的20

30%水体,将死亡幼虫吸出育苗池,保持育苗池环境洁净;第二次是壳顶初期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阶段,大约50

70%的幼虫不能变态附着成为贝苗,此时换水将死亡幼虫、附着在池子底部的残饵以及幼虫粪便等污染物吸出育苗池。与传统育苗方法每天换水2

3次相比较,大幅度减少了换水的费用支出,同时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育苗用水量比较小。
[0022](3)珍珠贝类人工育苗的主要费用是抽水和培养饵料生物。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进行珠母贝人工育苗,育苗成功率高,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1)按照常规方法从砂滤井抽取天然海水,经二次细砂层过滤,细砂粒径小于0.1mm,细砂层厚度80cm;
[0027](2)选择贝龄2龄、壳高10cm的珠母贝,壳内珍珠层呈明亮的彩虹色,性腺发育成熟的珠母贝做亲贝,雄性性珠母贝的性腺外观为乳白色,雌性珠母贝的性腺外观为黄色;
[0028](3)采用常规方法人工诱导珠母贝亲贝排精产卵以获得受精卵;
[0029](4)育苗池保持光照强度为150Lx;
[0030]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第二天开始投喂饵料,每日投饵3次(8:00

9:00,16:00

17:00,20:00

21:00),投饵量以投饵后2小时内观察80%以上个体胃内含物占胃容积80%以上
为宜;使用贝类育苗常规饵料,D形幼虫至壳顶初期幼虫阶段饵料为金藻,金藻供应不足时投喂活性酵母;壳顶初期幼虫至匍匐幼虫阶段饵料为亚心形扁藻、金藻、小球藻混合投喂;幼虫附着变态后饵料为亚心形扁藻、小球藻混合投喂;
[0031]幼虫投饵开始后进行换水,每日换水2次,换水量30

50%;
[0032](5)待50%幼虫出现色素点时投放采苗器,按照珍珠贝育苗常规方法进行附着变态幼苗的养殖管理。
[0033]实施例2
[0034]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育苗用水处理:从砂滤井抽取天然海水,经一次细砂层过滤或经二次细砂层过滤后,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2)亲贝选择:选择生长健康、性腺发育成熟的雄雌珠母贝做亲贝;(3)受精卵获取:将亲贝进行人工授精以获得受精卵;(4)幼虫培育:控制合适的育苗池光照强度、换水频率和投饵量进行幼虫培育;(5)采苗器投放:待30%以上幼虫出现色素点时投放采苗器,按照珍珠贝育苗常规方法进行变态附着幼苗的养殖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一次或二次细砂层中使用的细砂粒径小于0.1mm,细砂层厚度为80

10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亲贝选择贝龄2

3龄、壳高10

13cm的珠母贝,壳内珍珠层呈明亮的彩虹色,其中雄性珠母贝的性腺外观为乳白色或者桔红色,雌性的性腺外观为黄色或淡黄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珠母贝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人工授精方法包括人工诱导珠母贝亲贝排精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岳文刘如华梁飞龙廖永山杨创业王庆恒李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市北山珍珠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