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69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育种技术领域。规模化生产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以壳色(黄色/黑色)和体重作为目标性状,通过连续4~6代群体选育出生长速度快、贝壳黄色/壳黑的福建牡蛎新品系;然后以壳黄/壳黑福建牡蛎新品系诱导出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四倍体,经连续2~3代群体自繁生产出倍性稳定的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四倍体;最后,通过壳黄/壳黑福建牡蛎二倍体和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四倍体杂交,从而规模化生产出性状稳性的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全三倍体。该方法生产出的三倍体具有生长速度快、壳黄色或壳黑色、品质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生食牡蛎打入高端消费市场,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生物之一,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海中牛奶”。牡蛎地理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各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我国牡蛎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球首位,是世界最主要牡蛎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2019年我国牡蛎养殖面积14.51万公顷,产量522.56万吨;其中,福建牡蛎养殖面积3.69万公顷,养殖产量201.26万吨,均位居全国之首。
[0003]近年来,随着牡蛎高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养殖三倍体牡蛎正在我国掀起一股新的热潮。因为三倍体牡蛎多一组染色体,具有高度不育、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势,特别是在繁殖期不会因繁殖活动而导致软体部消瘦,全年保持较高的糖原含量和品质,口感好,非常适合国内外牡蛎生食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如果牡蛎壳色是绚丽多彩的金色、黑色等,必将进一步提高三倍体牡蛎在高端市场知名度,从而推动我国牡蛎产业向高端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牡蛎养殖业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0004]目前,用于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方法包括低温休克法和6

DMAP诱导法,现有技术报道,低温休克在三倍体诱导率方面较低且不稳定,6

DMAP法诱导三倍体率相对高些且稳定,在生长方面,低温休克法诱导的三倍体在养成期的生长和成活均差于6

DMAP法诱导效果。然而6

DMAP诱导法存在一些局限,不能针对目标性状进行诱导选育,只能进行盲目诱导,不适合工厂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大规模生产得到壳色绚丽多彩、生长有明显优势的三倍体福建牡蛎,能够提高在高端牡蛎消费市场知名度。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以壳色纯正的福建牡蛎个体为筛选群体,选择体重排名前10%~15%的牡蛎个体作为繁殖亲本,经过连续4~6代群体选育,得到速长系F4~F6;
[0008]2)以步骤1)中所述速长系F4~F6为亲本,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受精卵,诱导得到福建牡蛎三倍体,再以所述福建牡蛎三倍体为亲本,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受精卵,诱导得到福建牡蛎四倍体G;
[0009]3)将步骤2)所述福建牡蛎四倍体G连续2~3代群体自繁,得到倍性稳定的福建牡蛎四倍体G2~G3;
[0010]4)将步骤3)所述福建牡蛎四倍体G2作为父本,以步骤1)中速长系F4~F6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得到三倍体福建牡蛎。
[0011]优选的,步骤1)所述壳色包括黄壳和黑壳。
[0012]优选的,步骤1)中繁殖亲本的体重为90~150g。
[0013]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细胞松弛素B的浓度为0.4~0.6mg/L。
[0014]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细胞松弛素B的处理时间为25~35min。
[0015]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诱导后,还包括对诱导后的受精卵进行流式细胞筛选,得到倍性为3N的福建牡蛎三倍体和倍性为4N的福建牡蛎四倍体G。
[0016]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壳色纯正的福建牡蛎个体的来源包括养殖牡蛎和/或野生牡蛎。
[0017]优选的,所述养殖牡蛎和/或野生牡蛎为2~3龄牡蛎;
[0018]所述养殖牡蛎和/或野生牡蛎的数量包括5000~10000个。
[0019]优选的,步骤1)中筛选群体的数量包括2000~3000个。
[0020]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繁殖亲本的数量包括100~300个。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以福建牡蛎贝壳颜色和体重作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方法,开展壳黄/壳黑福建牡蛎速长系选育,然后用速长系诱导出福建牡蛎四倍体并进行群体自繁,最后通过壳黄/壳黑速长系和四倍体自繁后代杂交,从而规模化生产出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全三倍体。该方法生产的壳黄/壳黑三倍体牡蛎品种具有贝壳颜色纯正、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沿海养殖,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三倍体牡蛎在高端消费市场的知名度,从而推动我国牡蛎产业向高端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牡蛎养殖业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技术路线图;
[0023]图2为壳黄三倍体福建牡蛎海区生长情况;
[0024]图3为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海区生长情况;
[0025]图4为四倍体福建牡蛎诱导峰值图;
[0026]图5为全三倍体福建牡蛎检测峰值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1)以壳色纯正的福建牡蛎个体为筛选群体,选择体重排名前10%~15%的牡蛎个体作为繁殖亲本,经过连续4~6代群体选育,得到速长系F4~F6;
[0029]2)以步骤1)中所述速长系F4~F6为亲本,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受精卵,诱导得到福建牡蛎三倍体,再以所述福建牡蛎三倍体为亲本,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受精卵,诱导得到福建牡蛎四倍体G;
[0030]3)将步骤2)所述福建牡蛎四倍体G连续2~3代群体自繁,得到倍性稳定的福建牡蛎四倍体G2~G3;
[0031]4)将步骤3)所述福建牡蛎四倍体G2~G3作为父本,以步骤1)中速长系F4~F6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得到三倍体福建牡蛎。
[0032]本专利技术以壳色纯正的福建牡蛎个体为筛选群体,选择体重排名前10%~15%的牡
蛎个体作为繁殖亲本,经过连续4~6代群体选育,得到速长系F4~F6。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壳色纯正的福建牡蛎个体的来源优选包括养殖牡蛎和/或野生牡蛎。所述养殖牡蛎和/或野生牡蛎优选为2~3龄牡蛎,更优选为2龄牡蛎。所述养殖牡蛎和/或野生牡蛎的数量优选包括5000~10000个,更优选为6000~8000个。筛选群体的数量优选包括2000~3000个。所述壳色优选包括黄壳和黑壳。所述筛选群体还优选包括壳形整齐的目标性状。所述繁殖亲本的体重优选为90~150g,更优选为100~120g。所述繁殖亲本的壳长优选为8~15cm,更优选为9~12cm。所述繁殖父本的数量优选包括100~300个。所述群体选育的方法优选为将选择的繁殖亲本收集精子和卵子,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获得D型幼虫,所述D型幼虫在室内养殖池中培育至眼点幼虫,投放附着基,附着生长至壳长为1~2mm时牡蛎稚贝,移到自然海区进行养殖至牡蛎成贝,按照壳色纯正、壳形整齐且体重排名前10%~15%的标准再次筛选,如此连续4代群体选育,得到速长系F4,如此连续5代群体选育得到速长系F5,如此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壳色纯正的福建牡蛎个体为筛选群体,选择体重排名前10%~15%的牡蛎个体作为繁殖亲本,经过连续4~6代群体选育,得到速长系F4~F6;2)以步骤1)中所述速长系F4~F6为亲本,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受精卵,诱导得到福建牡蛎三倍体,再以所述福建牡蛎三倍体为亲本,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福建牡蛎三倍体受精卵,诱导得到福建牡蛎四倍体G;3)将步骤2)所述福建牡蛎四倍体G连续2~3代群体自繁,得到倍性稳定的福建牡蛎四倍体G2~G3;4)将步骤3)所述福建牡蛎四倍体G2~G3作为父本,以步骤1)中速长系F4~F6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得到三倍体福建牡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壳色包括黄壳和黑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繁殖亲本的体重为90~150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细胞松弛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李贤
申请(专利权)人:世倍厦门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