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的浮筏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34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的筏式养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规格为240~400粒/kg,壳长为2.2~2.9cm的菲律宾蛤仔作为苗种;(2)将苗种装入吊挂于海区浮筏的多层网笼中养殖;所述多层网笼的层数为18~25层;所述苗种装入的密度为150~200粒/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菲律宾蛤仔进行筏式养殖,结合对苗种的规格、养殖密度和多层网笼的规格控制,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菲律宾蛤仔养殖成活率低,回捕率低,采捕破碎率高,冬季采捕困难等问题;而且收获的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具有品质好,不含砂,无近岸重金属污染和肥满度高等优点。近岸重金属污染和肥满度高等优点。近岸重金属污染和肥满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的浮筏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贝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的浮筏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是我国浅海滩涂主要养殖贝类,年产量约300万吨,价值约200亿元,占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1/6,贝类产量的1/4,产业地位极其重要。
[0003]菲律宾蛤仔,养殖方式主要有潮间带滩涂底播养殖、池塘底播养殖和潮下带滩涂底播养殖,其中潮下带滩涂养殖是我国黄渤海主要养殖方式,该方式将水深由潮间带推进到潮下带30米海域,大幅度拓展了养殖空间,提高了生长速度,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产业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但存在养殖成活率低,回捕率低,采捕破碎率高,冬季采捕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的浮筏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菲律宾蛤仔养殖成活率低,回捕率低,采捕破碎率高,冬季采捕困难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的浮筏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选择规格为240~400粒/kg,壳长为2.2~2.9cm的菲律宾蛤仔作为苗种;
[0008](2)将苗种装入吊挂于海区浮筏的多层网笼中养殖;
[0009]所述多层网笼的层数为18~25层;所述苗种装入的密度为150~200粒/层。
[0010]优选的,所述苗种的性状包括:壳面具有均匀的“斑马”花纹,壳面背景颜色为灰白色,壳面花纹间距占壳长比例为1/30~1/54,北方群体,耐受冬季滩涂

5℃低温。
[0011]优选的,所述菲律宾蛤仔的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a)在室内繁育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
[0013]b)将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装入吊挂于海区浮筏的网袋中培育,得到菲律宾蛤仔二级苗种;
[0014]c)将菲律宾蛤仔二级苗种转移至池塘培育,得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三级苗种;
[0015]d)将三级苗种转移至室内,人工催产,得到菲律宾蛤仔四级苗种;
[0016]e)将菲律宾蛤仔四级苗种重复步骤a)和b),连续培育三代,得到菲律宾蛤仔。
[0017]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浮筏的设置包括:在浮梗上连接浮漂,采用垂直法设置浮筏;
[0018]所述浮梗的长度为100~150m;所述浮梗的有效挂笼长度为80~100m;
[0019]所述浮梗的行距为15~20m。
[0020]优选的,所述浮筏的挂笼数量为60~100个/筏。
[0021]优选的,所述海区的筛选包括:选择盐度20~33,温度变化范围为0~28℃,pH变化范围为8.0~8.5,叶绿素含量为3.92~5.14μg/L,硅藻门为优势种,海流畅通,地势平坦,无工业污染的海区。
[0022]优选的,所述海流的流速为20~100cm/s。
[0023]优选的,步骤(2)所述的养殖包括:在6~7月份养殖期更换一次多层网笼,并清除网笼内外的附着物。
[0024]优选的,所述养殖的开始时间为9~10月。
[0025]优选的,所述养殖的过程还包括收获,所述收获的标准为80~160粒/kg。
[0026]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菲律宾蛤仔的浮筏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规格为240~400粒/kg,壳长为2.2~2.9cm的贝类作为苗种;(2)将苗种装入吊挂于设置好的海区浮筏的多层网笼中养殖,所述多层网笼的层数为18~25层;所述苗种装入的密度为150~200粒/层。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菲律宾蛤仔进行筏式养殖,结合对苗种的规格、多层网笼的规格以及苗种装入密度的控制,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菲律宾蛤仔养殖成活率低,回捕率低,采捕破碎率高,冬季采捕困难等问题;而且收获的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具有品质好,不含砂,无近岸重金属污染和肥满度高等优点。
[002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采捕方便,操作简单,回捕率为100%。
[002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养殖方法通过筛选海区、控制养殖的密度以及确定开始养殖的时间,不仅可以提高菲律宾蛤仔的产量和养殖成活率,而且收获的蛤仔夏季壳长、壳宽、壳高、鲜重、软体重和生长速度均优于底播蛤仔。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的苗种图;
[0031]图2为实施例1中装笼现场图;
[0032]图3为应用例1中不同季节的2种养殖方式壳长生长比较图;
[0033]图4为应用例1中不同季节的2种养殖方式壳宽生长比较图;
[0034]图5为应用例1中不同季节的2种养殖方式壳高生长比较图;
[0035]图6为应用例1不同养殖模式壳长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菲律宾蛤仔的浮筏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规格为240~400粒/kg,壳长为2.2~2.9cm的菲律宾蛤仔作为苗种;(2)将苗种装入吊挂于海区浮筏的多层网笼中养殖,所述多层网笼的层数为18~25层;所述苗种装入的密度为150~200粒/层。
[0037]本专利技术选择规格为240~400粒/kg,壳长为2.2~2.9cm的菲律宾蛤仔作为苗种,优选为300~350粒/kg,壳长为2.3~2.5cm,进一步优选为334粒/kg,壳长为2.37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菲律宾蛤仔优选为“斑马蛤2号”;所述菲律宾蛤仔的性状优选包括:壳色美观、出肉率高和低温耐受能力强。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菲律宾蛤仔的驯养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0039]a)在室内繁育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
[0040]b)将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装入吊挂于海区浮筏的网袋中培育,得到菲律宾蛤仔二级苗种;
[0041]c)将菲律宾蛤仔二级苗种转移至池塘培育,得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三级苗种;
[0042]d)将三级苗种转移至室内,人工催产,得到菲律宾蛤仔四级苗种;
[0043]e)将菲律宾蛤仔四级苗种重复步骤a)和b),连续培育三代,得到菲律宾蛤仔。
[0044]本专利技术先在室内繁育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室内繁育一级苗种的亲贝优选为北方土著野生蛤仔。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的壳长优选为2~3m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室内培育的方式没有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养殖方式即可。
[0046]得到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后,本专利技术将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装入吊挂于海区浮筏的网袋中养殖,得到二级苗种。优选的二级苗种壳长达到0.7

1cm。菲律宾蛤仔二级苗种在室外池塘培育性腺发育成熟后,得到菲律宾蛤仔三级苗种。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当菲律宾蛤仔三级苗种壳长达到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的浮筏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规格为240~400粒/kg,壳长为2.2~2.9cm的菲律宾蛤仔作为苗种;(2)将苗种装入吊挂于海区浮筏的多层网笼中养殖;所述多层网笼的层数为18~25层;所述苗种装入的密度为150~200粒/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种的性状包括:壳面具有均匀的“斑马”花纹,壳面背景颜色为灰白色,壳面花纹间距占壳长比例为1/30~1/54,北方群体,耐受冬季滩涂

5℃低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菲律宾蛤仔的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室内繁育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b)将菲律宾蛤仔一级苗种装入吊挂于海区浮筏的网袋中培育,得到菲律宾蛤仔二级苗种;c)将菲律宾蛤仔二级苗种转移至池塘培育,得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三级苗种;d)将三级苗种转移至室内,人工催产,得到菲律宾蛤仔四级苗种;e)将菲律宾蛤仔四级苗种重复步骤a)和b),连续培育三代,得到菲律宾蛤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忠明闫喜武方蕾田园刘括金燕李翠翠王璠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