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纤维共增强的可回收PBAT泡沫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纤维共增强的可回收PBAT泡沫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化石燃料制备而成的塑料,拥有着质量轻、物理性能良好、功能性多、 成本低和耐腐蚀性等优点,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产品更是广 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包装、食品工业、电子、建筑等行业。目前的“白色污 染”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回收,其中填埋处理是处理一次性塑料的主 要方法。然而,塑料难以降解,不仅容易造成水污染,还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而塑料焚烧产生的有毒物质如氟、氯和碳化物会消耗臭氧层并危害人类健康。 废塑料回收利用是迄今为止减少“白色污染”的最佳解决方案,但通常涉及复杂和 高成本的处理,这极大地阻碍了其发展。
[0003]PBAT泡沫作为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隔热性能、热稳定 性、可降解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一次性餐具、保温材料和隔音材 料中,也被逐渐开发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目前,PBAT泡沫的研究热点主要集 中在增强其熔体强度和可降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纤维共增强的可回收PBAT泡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物基长纤维置于含有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加入水至pH为4
‑
5;搅拌后捞出生物基长纤维,将捞出的生物基长纤维静置后放入烘箱干燥;烘干后磨成细粉;(2)将生物基短纤维置于含有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加入水至pH为4
‑
5;搅拌后捞出生物基短纤维,将捞出的生物基短纤维静置后放入烘箱干燥;烘干后磨成细粉;(3)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细粉和步骤(2)得到的第二细粉混合后置入搅拌装置中搅拌,搅拌时生物基长纤维嵌入生物基短纤维中;将搅拌后的混合物与PBAT混合均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成颗粒;(4)以超临界CO2流体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釜压发泡法将步骤(3)得到的颗粒制备成泡沫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物基长纤维为竹粉;优选地,所述竹粉为经过处理的竹粉,其处理过程如下:先经过烘干,再通过50目的筛子,得到的粉末再烘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生物基短纤维甘蔗渣;优选地,所述甘蔗渣为经过处理的甘蔗渣,其处理过程如下:先经过烘干,再通过50目的筛子,得到的粉末进行再烘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偶联剂的用量为生物基长纤维质量的0.3%
‑
2%,乙醇溶液是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水溶液;所述步骤(2)中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偶联剂的用量为生物基短纤维质量的0.3%
‑
2%,乙醇溶液是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萱乐,雷彩红,徐睿杰,董智贤,陈壮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