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2860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包括空射无人机发射筒与空射无人机。筒身内设有能够安置空射无人机的发射腔,筒身的首端设有与发射腔连通的发射口,推力件滑动连接在发射腔内;空射无人机设在发射腔内,且机身的尾端与推力件插接配合,机身的首端朝向发射口的方向,其中,空射无人机处于发射腔内时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动力组件设在筒身上并与推力件传动相连,以使得推力件具有向发射口移动的驱动力,进而将空射无人机推出发射腔,其中,空射无人机飞出发射腔后处于展开状态。将空射无人机与发射筒创新性的结合到了一起,大大提高了空射无人机和弹射装备的运输效率与安全性,同时简化了空射无人机空中发射的流程。时简化了空射无人机空中发射的流程。时简化了空射无人机空中发射的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是一种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装备,执行长航时侦察、区域监视、搜索定位、 火力引导等任务。空射无人机是一类基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或者无人机等空中平台发射, 执行空中监视范围拓展、诱饵防御、电子对抗、集群攻击等任务的无人机。空射无人机具 有使用灵活、成本低廉等优势,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用途,能够较好的实现与大型航空器 有机协同等优势。空射无人机因其起飞条件限制,一般都可折叠且具有较小的收纳尺寸。
[0003]无人机因其机翼及尾翼形状不规则,因此多采用包装箱将其拆分后储存运输。而空射 无人机则需要空中自主展开,无法采用这种拆分安装的方式。空射无人机在空中发射的方 式也备受限制,只有弹射筒较为适合。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将存储功能与发射功能于一身的空 射无人机发射筒方案,将发射筒与空射无人机集成到一起。发射筒形状较为规则,可以实 现批量集束运载,同时可以保护空射无人机机身不受损伤。空射无人机无需组装调试等前 期准备工作就可以迅速发射,且可以同时大批量发射。
[0004]现有空射无人机技术大多停留在折叠阶段,空射无人机的发射也局限于弹射架。空射 无人机折叠后形状仍不规则,运输时需要使用包装箱。空射无人机的发射流程也比较复杂, 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将空射无人机与 发射筒创新性的结合到了一起,大大提高了空射无人机和弹射装备的运输效率与安全性, 同时简化了空射无人机空中发射的流程。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包括空射无人机发射筒与空 射无人机;
[0007]所述空射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组件与机翼折叠机构,所述机翼折叠机构包括主翼翼 台、尾翼翼台、旋转组件;
[0008]所述主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中部位置,所述尾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 尾部位置,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
[0009]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主翼翼台上,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 第四转轴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尾翼翼台上,所述机翼组件包括左主翼、右主翼、左尾翼与 右尾翼;
[0010]所述左主翼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右主翼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左尾翼设在 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右尾翼设在所述第四转轴在;
[0011]所述机翼组件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
[0012]当所述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层 叠在所述机身的上方,且所述左主翼位于所述右主翼的上方,且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 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对称位于所述机身的两侧;
[0013]当所述机翼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的高度平齐且沿所述机 身相互对称,且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延伸,所述左尾翼与所述 右尾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下方延伸,且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沿所述机身相互对称 并构成倒V形结构;
[0014]所述空射无人机发射筒包括筒身、推力件、动力组件与控制组件;
[0015]所述筒身内设有能够安置空射无人机的发射腔,所述筒身的首端设有与所述发射腔连 通的发射口,所述推力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发射腔内;
[0016]所述空射无人机设在所述发射腔内,且所述机身的尾端与所述推力件插接配合,所述 机身的首端朝向发射口的方向,其中,所述空射无人机处于发射腔内时所述机翼组件处于 折叠状态;
[0017]所述控制组件设在所述筒身上并与所述推力件活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控制组件有效 时将所述推力件固定在所述发射腔的尾端;
[0018]所述动力组件设在所述筒身上并与所述推力件传动相连,以使得所述推力件具有向所 述发射口移动的驱动力,进而将空射无人机推出所述发射腔,其中,所述空射无人机飞出 发射腔后所述机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升降机构,以用于在所述 第一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沿轴向下降,或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所 述第二转轴沿轴向上升。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与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设在所述第一 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上;
[0021]所述螺旋槽的两端在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上的轴向跨度与所述机翼组件处 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主翼、所述右主翼之间的高度差相等;
[0022]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翼翼台或所述机身固定相连,另一端经过所述螺旋槽后位 于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内,或另一端经过所述螺旋槽后穿过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 第二转轴;
[0023]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螺旋槽滑动相连,当所述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导向杆位 于所述螺旋槽的一端;当所述机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螺旋槽的另 一端。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翼折叠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与驱动组件;
[0025]所述限位组件设在所述主翼翼台与所述尾翼翼台上,并与所述旋转组件活动相连,以 用于在所述限位组件有效时限制所述旋转组件固定,使所述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
[0026]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传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限位组件失效时驱动所述旋转 组件旋转,进而使所述机翼组件由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射无人机还包括整流罩;
[0028]当所述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整流罩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身上,另一端
搭接 在所述机翼组件上;
[0029]当所述机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整流罩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机身上,另一端搭接 在所述机身上,且所述整流罩覆盖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的根部。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与所述主翼翼台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α1,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与所述主翼翼台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2,其中,0
°
<α1=α2<90
°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尾翼、所述右尾翼分别通过舵机与所述第三转轴、所述 第四转轴转动相连。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弹力件、牵引绳、动滑轮与定滑轮;
[0033]所述定滑轮固定设在所述筒身的首端,所述弹力件的一端与所述筒身的外壁固定相连, 所述动滑轮设在所述弹力件的另一端;
[0034]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推力件固定相连,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发射腔、所述定滑轮、 所述动滑轮后与所述筒身的首端固定相连;
[0035]所述弹力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筒身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当所述控制组件有效时,所述 弹力件处于拉伸状态。
[0036]在其中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射无人机发射筒与空射无人机;所述空射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组件与机翼折叠机构,所述机翼折叠机构包括主翼翼台、尾翼翼台、旋转组件;所述主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中部位置,所述尾翼翼台固定设在所述机身上的尾部位置,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与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主翼翼台上,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并排转动连接在所述尾翼翼台上,所述机翼组件包括左主翼、右主翼、左尾翼与右尾翼;所述左主翼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右主翼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左尾翼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右尾翼设在所述第四转轴在;所述机翼组件具有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当所述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层叠在所述机身的上方,且所述左主翼位于所述右主翼的上方,且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对称位于所述机身的两侧;当所述机翼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的高度平齐且沿所述机身相互对称,且所述左主翼与所述右主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延伸,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分别向所述机身的两侧下方延伸,且所述左尾翼与所述右尾翼沿所述机身相互对称并构成倒V形结构;所述空射无人机发射筒包括筒身、推力件、动力组件与控制组件;所述筒身内设有能够安置空射无人机的发射腔,所述筒身的首端设有与所述发射腔连通的发射口,所述推力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发射腔内;所述空射无人机设在所述发射腔内,且所述机身的尾端与所述推力件插接配合,所述机身的首端朝向发射口的方向,其中,所述空射无人机处于发射腔内时所述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控制组件设在所述筒身上并与所述推力件活动相连,以用于在所述控制组件有效时将所述推力件固定在所述发射腔的尾端;所述动力组件设在所述筒身上并与所述推力件传动相连,以使得所述推力件具有向所述发射口移动的驱动力,进而将空射无人机推出所述发射腔,其中,所述空射无人机飞出发射腔后所述机翼组件处于展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升降机构,以用于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沿轴向下降,或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沿轴向上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射无人机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与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设在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的侧壁上;所述螺旋槽的两端在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上的轴向跨度与所述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左主翼、所述右主翼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翼翼台或所述机身固定相连,另一端经过所述螺旋槽后位于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内,或另一端经过所述螺旋槽后穿过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
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螺旋槽滑动相连,当所述机翼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鲁亚飞王玉杰高显忠杨希祥朱炳杰贾高伟陈清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