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叶龙胆酮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中的制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81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51
雏菊叶龙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雏菊叶龙胆酮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中的制药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从藏药印度獐牙菜中提取分离的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中的制药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药物外因素,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根据肝脏病理进程,可从单纯性脂肪肝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甚至肝癌。2018年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得出,南美、法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该病发病率大于30%;其次为美国、意大利等国发病率在20

29.9%;中国、非洲等国发病率在10

19.9%之间。2019年亚洲地区统计显示,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该病发病率大于30%,中国发病率29.81%,呈逐年上升趋势。NAFL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有效防控NAFLD,需要研制不同类型的治疗或保健药物。
[000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长期持续暴露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增加NAFLD发病风险,是导致NAFLD形成的重要原因。BPA作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模拟、替代、拮抗、激动机体内激素的作用,干扰机体正常代谢,也可导致外周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胰岛素抵抗及其胰岛素信号传递的紊乱。BPF作为BPA最主要的替代物之一,应用广泛,暴露水平高。实验室研究显示,BPF也可引起肝脏细胞脂质沉积,导致NAFLD样改变。
[0004]雏菊叶龙胆酮(1),属酮类化合物,是从龙胆科植物藏药印度獐牙菜中提取分离得到,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及对脑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未见雏菊叶龙胆酮(1)作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报道,也未见雏菊叶龙胆酮(1)抑制肝脏细胞脂质代谢异常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藏药印度獐牙菜中提取分离的雏菊叶龙胆酮(Bellidifolin,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中的制药用途。
[0006]技术方案:雏菊叶龙胆酮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在制备肝脏细胞异常脂质代谢抑制剂中的应用。
[0007]雏菊叶龙胆酮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在制备治疗与预防肝脏细胞脂质沉积药物中的应用。
[0008]雏菊叶龙胆酮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在制备治疗与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9]上述药理学上容许的盐为雏菊叶龙胆酮与无机酸、有机酸、碱金属、碱土金属或者碱性氨基酸形成的盐。
[001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雏菊叶龙胆酮(1)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可以列举例如与盐酸、硝酸、硫酸、磷酸、氢溴酸等无机酸,或者马来酸、富马酸、酒石酸、乳酸、柠檬酸、
乙酸、甲磺酸、对苯甲磺酸、己二酸、棕榈酸、单宁酸等有机酸,锂、钠、钾等碱金属,钙、镁等碱土金属,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形成的盐。
[0011]上述治疗肝脏细胞异常脂质代谢的药物,可以由雏菊叶龙胆酮(1)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合后制备而成。制备的药物剂型可以为片剂、胶囊、口服液、针剂、注射用冻干剂或粉针剂等。由于雏菊叶龙胆酮可从藏药印度獐牙菜中提取分离,而片剂、胶囊、口服液、针剂、注射用冻干剂或粉针剂等药物剂型的制备也是本领域的常规知识。因此,由雏菊叶龙胆酮(1)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与相应载体制备的各种药物剂型也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
[0012]上文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黏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湿润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黏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以及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
[0013]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可以以组合物的形式通过口服、鼻吸入、直肠或肠胃外给药的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粉剂、粒剂、胶囊等,制成液体制剂如水或油悬浮剂或其他液体制剂如糖浆、酏剂等;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将其制成注射用的溶液、水或油性悬浮剂等。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各种剂型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制备。例如使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载体混合,然后将其制成所需的剂型。
[0014]上述药物中,优选含有重量比为0.1%~99.5%的活性成分雏菊叶龙胆酮(1)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最优选含有重量比为0.5%~95%的活性成分。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的施用量可根据用药途径、患者的年龄、体重、所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变化,其日剂量可以是0.01~10 mg/kg体重,优选0.1~5 mg/kg体重,可以一次或多次施用。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可有效降低环境化学物BPF引起肝脏细胞内的脂质沉积,对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具有潜在疗效,对制备治疗抗肝脏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疾病药物具有潜在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可减少BPF引起HepG2细胞的脂质沉积,其中LipidTOX
TM
Deep Red(LipidTOX)是用来特异性标记细胞内脂质的荧光探针;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可减少BPF引起HepG2细胞的脂质沉积,其中Bodipy
TM
493/503是另一种用来标记细胞内脂质的荧光探针;
[0020]图4为利用电镜法观察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明显减少BPF引起HepG2细胞内脂质沉积,箭头所指代表了脂滴的数量及形态;
[0021]图5为利用甘油三酯(TGs)及总胆固醇(T

CHO)试剂盒检测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明显降低BPF引起HepG2细胞内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的含量;
[0022]图6为利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到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明显降低BPF引起
HepG2细胞内脂质生成蛋白ACC,FAS,Srebp

1c,C/EBPα,PPARγ,SCD

1的表达,以及上调脂质抑制蛋白DLK的表达;
[0023]图7为利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到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明显抑制BPF引起HepG2细胞内脂质脂解关键蛋白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表达降低,表现为蛋白表达上调;
[0024]图8为利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到本专利技术的雏菊叶龙胆酮(1)明显抑制BPF引起HepG2细胞内线粒体游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雏菊叶龙胆
ி
酮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在制备肝脏细胞异常脂质代谢抑制剂中的应用。2.雏菊叶龙胆
ி
酮或其药理学上容许的盐在制备治疗与预防肝脏细胞脂质沉积药物中的应用。3.雏菊叶龙胆
ி
酮或其药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鞠建明范君婷蒋雷顾爱华吉贵祥都述虎金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