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2599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将叶片模型输入至3D打印设备中,采用3D打印叶片蜡模,去除支撑蜡后,将叶片蜡模组合成模组,再进行制壳、熔铸和热处理,即可得到单晶叶片铸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和成本低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小量多品种的单晶叶片,可大幅缩短铸件的制造周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单晶叶片的模具制作环节,使叶片的制造周期缩短一半以上,且该方法所制造叶片的表面质量与常规熔模铸造的表面质量相当。表面质量相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造
,具体为一种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不断提高的推力和工作温度的需求,其关键承温部件以单晶叶片为主。单晶叶片采用熔模精密铸造的方法制备,依据叶片结构,进行模具设计,制备相应的叶片蜡型模具,再进行蜡型组合,在其外表包裹多层粘土、粘结剂等耐火材料制备型壳,再去除蜡型,经过浇注合金液后定向凝固成型铸件,再去除型壳后经热处理即可得到最终的单晶叶片铸件。
[0003]在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模具设计和制造占用的周期约为整个制造周期的1/2到1/3,且存在返修或返工重做等问题,导致制造周期和成本都大幅增加。因此,对数量不多且生产周期要求短的单晶叶片,急需一种快速高效制备的方法。
[0004]经过专利文献检索,已有3D打印蜡模的报道。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211727386U)提出了一种3D打印蜡模的方法,主要关注了蜡型结构的设计,该方法不能用于单晶叶片蜡型的打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0695358B)提出了一种钛合金单晶叶片的丝材增材制造方法,接在金属基材上3D打印钛合金单晶叶片,但金属直接打印的粗糙度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目前尚缺乏能快速制备表面质量满足要求的单晶叶片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主要适用于外型结构复杂的单晶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的快速制备,同时也适用于等轴晶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的快速制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将叶片模型输入至3D打印设备中,采用3D打印叶片蜡模,去除支撑蜡后,将叶片蜡模组合成模组,再进行制壳、熔铸和热处理,即可得到单晶叶片铸件。
[0008]所述的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叶片为实心结构,叶片为转子叶片或导向叶片,叶片的高度从3mm~500mm。
[0009]所述的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在叶片模型上连接单晶引晶结构模型,再将整体模型输入至3D打印设备中,设定打印收缩率后,将单晶引晶结构与单晶叶片蜡模一体打印。
[0010]所述的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打印收缩率设定为1~3%。
[0011]所述的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3D打印叶片蜡模由叶片蜡模主体和支撑蜡组成,打印完成后去除支撑蜡,得到叶片蜡模。
[0012]所述的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去除支撑蜡的溶液温度为20~50℃。
[0013]所述的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3D打印叶片蜡模采用蓝光扫描仪或三坐标仪检测蜡模尺寸,如蜡模尺寸不符合要求,根据结果调整3D打印蜡模反向尺寸,反复迭代快速得到尺寸符合要求的叶片蜡模。
[0014]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是:
[0015]基于3D打印蜡模技术,制备表面质量和尺寸稳定的蜡模,同时在蜡模上直接打印出引晶结构,提高单晶叶片的单晶完整性,再进行制壳、定向凝固成型单晶叶片铸件,经过热处理得到最终状态的单晶叶片铸件。叶片尺寸的控制通过检测后反复迭代,实现快速得到尺寸符合要求的叶片蜡模,进而得到尺寸满足要求的单晶叶片。由于本过程中省去了模具设计、制造和返修周期,可大幅缩短单晶叶片制备周期。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易操控、叶片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0018]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3D打印蜡模与蜡模尺寸检测相结合,降低后期铸造过程中的叶片尺寸问题,保证对叶片尺寸的控制,减少叶片铸件尺寸的偏差,增加单晶高温合金精铸件的成品率。
[0019]3、本专利技术主要适合单晶转子叶片和导向叶片的制造,也适用于等轴晶叶片的制造。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单晶叶片快速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2为实施例1中的叶片数模及3D打印蜡模图片。
[0022]图3为实施例3中的叶片数模及3D打印蜡模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单晶涡轮转子叶片或工作叶片的制备方法为:在叶片模型上连接单晶引晶结构模型,再将整体模型输入至3D打印设备中,设定打印收缩率后,打印出叶片蜡模,再用醇类有机混合溶液去除支撑蜡,获得叶片蜡模。支撑蜡一般为容易去除的水溶性好或熔点低的材料,其作用一是在蜡模底部堆叠3mm以上,避免蜡模与打印平台直接接触,以达到保护作用;作用二是在逐层堆积成型的打印过程中,填充模型的中空结构。采用蓝光扫描仪或三坐标仪检测叶片蜡模的尺寸,如不符合蜡模的尺寸要求,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反复迭代打印叶片蜡模,直至得到符合尺寸要求的叶片蜡模。再将蜡模与冒口组合制成单晶模组,然后制壳、定向凝固和热处理,得到单晶叶片铸件。单晶叶片为实心结构,叶片的高度从3mm~500mm。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中,一种单晶叶片快速制备方法如下:
[0027]设计叶片模型,叶片高度为50mm,在叶尖部位添加引晶结构,并在叶片模型底部设置支撑蜡结构,将设置好的模型输入至3D打印设备,设定收缩率为2%,打印蜡模。完成打印后,将蜡模浸洗于45℃的酒精、聚丙二醇(PPG)按体积比例1:1混合溶剂中20min,去除支撑
蜡结构。再将打印的蜡模利用蓝光扫描仪进行外型尺寸检测,蜡模尺寸与理论尺寸对比的偏差满足铸件的尺寸公差要求,即获得尺寸合格的蜡模(图2)。将该蜡模与单晶冒口连接起来,组成单晶模组。然后将模组表面清洗干净,涂挂料浆和刚玉砂6遍,形成型壳湿坯,再用脱蜡釜脱除蜡料,980℃焙烧2h后制备出型壳。最后将型壳放入单晶炉中浇注入合金溶液定向凝固成型单晶叶片。成型后去除表面型壳,切去冒口后热处理即得到单晶叶片铸件。全过程单批次制造周期为20天。
[0028]对该方法制备的单晶叶片铸件进行表面荧光检测,荧光合格率达95%。对铸件进行三坐标仪尺寸检测,合格率达95%。
[0029]实施例2
[0030]本实施例中,一种单晶叶片快速制备方法如下:
[0031]设计叶片模型,叶片高度为25mm,由于叶片尺寸较小可不设置引晶结构,并在叶片模型底部设置支撑蜡结构,将设置好的模型输入至3D打印设备,设定收缩率为1.9%,打印蜡模。蜡模打印后将蜡模浸洗于35℃的酒精、聚丙二醇(PPG)按体积比例1:1混合溶剂中50min,去除支撑蜡结构。再将打印的蜡模利用蓝光扫描仪进行外型尺寸检测,蜡模尺寸与理论尺寸对比的偏差满足铸件的尺寸公差要求,即获得尺寸合格的蜡模。将该蜡模与单晶冒口连接起来,组成单晶模组。然后将模组表面清洗干净后,涂挂料浆和刚玉砂6遍,形成型壳湿坯,再用脱蜡釜脱除蜡料,在980℃焙烧2h后制备出型壳。最后将型壳放入单晶炉中浇注入合金溶液定向凝固成型单晶叶片。成型后去除表面型壳,切去冒口后热处理即得到单晶叶片铸件。全过程单批次制造周期为18天。...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叶片模型输入至3D打印设备中,采用3D打印叶片蜡模,去除支撑蜡后,将叶片蜡模组合成模组,再进行制壳、熔铸和热处理,即可得到单晶叶片铸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叶片为实心结构,叶片为转子叶片或导向叶片,叶片的高度从3mm~500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叶片的快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叶片模型上连接单晶引晶结构模型,再将整体模型输入至3D打印设备中,设定打印收缩率后,将单晶引晶结构与单晶叶片蜡模一体打印。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杰王亮牟昊梁静静李金国周亦胄孙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