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vB_VpP_DE17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39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vB_VpP_DE17,其对副溶血性弧菌具有强烈的裂解作用,并且能够感染11种O抗原中的10种副溶血性弧菌。该噬菌体可以通过特异性宿主进行扩增,产生效价高的发酵产物,并且能够耐受60℃高温、耐受pH 5.0~pH 10.0。其最佳侵染复数(MOI)较广,在MOI为1~0.1的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防控副溶血性弧菌效果。因而,该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可用于防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具体较高的应用价值。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vB_VpP_DE17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防治领域,具体涉及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人被副溶血性感染后,主要引起的症状有腹泻、发烧、肠胃炎等,严重可致死。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广泛分布在海水及鱼、虾、蟹、贝等水产品中,也是多数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防控的病原菌。
[0003]20世纪初至今,水产养殖过程中依旧是使用抗生素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防控而长期使用、滥用抗生素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抗生素的广谱消杀的特性对原生微生物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抗生素的残留问题最终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0004]随着以上问题日益严重,科研人员将再次着眼于利用噬菌体治疗对抗病原菌。噬菌体是一种特殊的细菌病毒,被认为是对抗多药耐药细菌的替代品。自从20世纪初发现噬菌体以来,已经报道了一些使用噬菌体疗法成功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法案例(林业杰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副溶血性弧菌裂解性噬菌体,其特征在于,其于2020年9月14日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了保藏,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88

B1。2.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噬菌体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还包含药物上可接受的助剂,优选地,在药物组合物中的噬菌体效价≥105pfu/mL。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用于人或动物,例如鱼、虾、蟹、贝水产动物,以防治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疾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美艳吴清平刘泽锟陈韩芳张菊梅丁郁陈谋通薛亮王涓古其会韦献虎张友雄曾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