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238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在将旋转轴的轴承支承在与罩相当的壁部上的结构中,能够减小该壁部的振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发电机,其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发电;壳体,其容纳发电机;以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它们在发电机的旋转轴的一方的端部、比第一轴承靠旋转轴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各侧将该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壳体包括:第一壁部,其形成发电机的容纳空间;以及第二壁部,其将第一壁部的端部覆盖。第一轴承支承于第二壁部,第二轴承支承于第一壁部。旋转轴具备:输入部,其在比第二轴承靠另一方的端部侧的位置供发动机的驱动力输入;以及传递部,其将从另一方的端部朝向一方的端部传递的旋转轴的推力载荷传递至第二轴承。轴承。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发电功能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提出了具备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发电的发电机、牵引电动机的车辆用驱动装置(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驱动装置100中,发电机60以及电动机70容纳在壳体80中。壳体80包括构成其主体的电动机壳体81和将电动机壳体81的开口部覆盖的侧罩82。在侧罩82上支承有对电动发电机轴2的端部进行支承的轴承62。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784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驱动装置中,因发动机的转矩变动而在电动发电机轴2上反复作用推力方向的载荷。当电动发电机轴2因该推力载荷而在轴向上发生脉动时,脉动经由轴承62传输至侧罩82。侧罩82是板状的构件,因此存在振动而产生噪音的情况。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在将旋转轴的轴承支承在与罩相当的壁部上的结构中,能够减小该壁部的振动。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
[0011]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
[0012]发电机,其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发电;
[0013]壳体,其容纳所述发电机;
[0014]第一轴承,其在所述发电机的旋转轴的一方的端部侧将该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以及<br/>[0015]第二轴承,其在比所述第一轴承靠所述旋转轴的另一方的端部侧将该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其特征在于,
[0016]所述壳体包括:
[0017]第一壁部,其形成所述发电机的容纳空间;以及
[0018]第二壁部,其将所述第一壁部的端部覆盖,
[0019]所述第一轴承支承于所述第二壁部,
[0020]所述第二轴承支承于所述第一壁部,
[0021]所述旋转轴具备:
[0022]输入部,其在比所述第二轴承靠所述另一方的端部侧的位置供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输入;以及
[0023]传递部,其将从所述另一方的端部朝向所述一方的端部传递的所述旋转轴的推力载荷传递至所述第二轴承。
[0024]专利技术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在将旋转轴的轴承支承在与罩相当的壁部上的结构中,能够减小该壁部的振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骨架图。
[0027]图2是表示图1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发电机周边的构造的剖视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骨架图。
[0029]图4是表示图3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发电机周边的构造的剖视图。
[0030]图5是表示发电机周边的其他构造例的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车辆用驱动装置;2:发电机;6:轴承;7:轴承;9:壳体;22:旋转轴;90:壁部(壳体主体);92:壁部(罩);220:输入部;221:传递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进行限定,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未必全部都是专利技术所必须的。也可以对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多个特征中的两个以上的特征任意地进行组合。另外,对相同或者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34]&lt;第一实施方式&gt;
[0035]&lt;概要&gt;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1的骨架图。驱动装置1是搭载在四轮汽车等车辆中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容纳在壳体9中。驱动装置1具备经由飞轮100而输入发动机E的驱动力的输入轴101。发动机E例如是四冲程多缸发动机等内燃机。
[0037]输入轴101由多个轴承102支承为旋转自如。在输入轴101上设置有齿轮103、齿轮104,齿轮103、齿轮104始终与输入轴101一体地进行旋转。另外,在输入轴101上经由离合器4可断续地设置有齿轮40,当使离合器4成为连接状态时,齿轮40与输入轴101一体地进行旋转。
[0038]驱动装置1具备副轴111。副轴111由多个轴承112支承为旋转自如。在副轴111上设置有齿轮113~115,齿轮113~115始终与输入轴101一体地进行旋转。齿轮113与齿轮40啮合。另外,在副轴111上经由离合器5可断续地设置有齿轮50,当使离合器5成为连接状态时,齿轮50与副轴111一体地进行旋转。齿轮50与齿轮103啮合。
[0039]驱动装置1具备差动装置130。差动装置130经由副轴111的轴上的齿轮114来传递驱动力。差动装置130向车辆的左右车轮(驱动轮)传递驱动力而使驱动轮旋转。
[0040]若连接离合器4,则发动机E的驱动力经由齿轮40、齿轮113、齿轮114传递至差动装置130,从而使发动机E的驱动力用于车辆的行驶。另外,若连接离合器5,则发动机E的驱动力经由齿轮103、齿轮50、齿轮114传递至差动装置130,从而使发动机E的驱动力用于车辆的
行驶。连接离合器4的情况下的变速比大于连接离合器5的情况下的变速比。即,离合器4是低速侧的离合器,离合器5是高速侧的离合器。通过具备离合器4以及离合器5,在利用了发动机E的驱动力的车辆的行驶中,能够实现两级的变速比,在这一点上,驱动装置1也可以称为变速器。
[0041]驱动装置1具备利用发动机E的驱动力进行发电的发电机2。在这一点上,驱动装置1也可以称为发电装置。发电机2是具有转子20和定子21的发电电动机(generator

motor)。发电机2也可以用作用于使发动机E起动的起动电动机。转子20例如是永磁铁,定子21例如是电磁铁。发电机2具备固定有转子20的旋转轴22,转子20和旋转轴22一体地进行旋转。旋转轴22由多个的轴承6~轴承8支承为旋转自如。在旋转轴22上设置有供驱动力输入的输入部22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输入部220是与齿轮104啮合的齿轮。
[0042]在发动机E的驱动中,其驱动力经由输入轴101、齿轮104、输入部220输入至旋转轴22,使旋转轴22旋转。由此,使发电机21进行发电。
[0043]驱动装置1具备产生向车辆的左右的车轮(驱动轮)传递的驱动力的牵引电动机3。在这一点上,驱动装置1也可以称为电动驱动装置。牵引电动机3具有转子30和定子31。转子30例如是永磁铁,定子31例如是电磁铁。牵引电动机3具备固定有转子30的旋转轴32,转子30和旋转轴32一体地进行旋转。旋转轴32由多个轴承122支承为旋转自如。在旋转轴32上设置有输出牵引电动机3的驱动力的齿轮123。齿轮123始终与旋转轴32一体地进行旋转。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发电机,其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发电;壳体,其容纳所述发电机;第一轴承,其在所述发电机的旋转轴的一方的端部侧将该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以及第二轴承,其在比所述第一轴承靠所述旋转轴的另一方的端部侧将该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壁部,其形成所述发电机的容纳空间;以及第二壁部,其将所述第一壁部的端部覆盖,所述第一轴承支承于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二轴承支承于所述第一壁部,所述旋转轴具备:输入部,其在比所述第二轴承靠所述另一方的端部侧的位置供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输入;以及传递部,其将从所述另一方的端部朝向所述一方的端部传递的所述旋转轴的推力载荷传递至所述第二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具有轴构件,所述轴构件一体地具备作为所述传递部而与所述第二轴承抵接的抵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还具备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在比所述第二轴承靠所述另一方的端部侧将所述旋转轴支承为旋转自如,所述旋转轴具备:第一轴构件,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构件,其与所述第一轴构件在同轴上连结,并设置有所述输入部,所述第二轴构件一体地具备作为所述传递部而与所述第二轴承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第二轴构件一体地具备第二传递部,所述第二传递部将从所述一方的端部朝向所述另一方的端部传递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景太河合则和生形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