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234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对污染点周边河流进行确定;S2、对污染点下游追踪受影响的河流;S3、根据受影响的河流计算受影响的行政区;S4、将每次追踪到的受影响的河流与行政区信息实时传送至用户端可视页面进行动态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后台河流污染扩散追踪和网页前端可视化平台,模拟点源污染的突发污染事件情景,并针对河流污染扩散进行模拟,快速确定受影响的下游河段及行政区并进行网页端的数据可视化,随后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受影响的行政区信息,可以联系相应行政负责人,进行环境应急处置。进行环境应急处置。进行环境应急处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应急和空间信息处理、可视化
,尤其涉及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流污染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类型,由于河流是流动的水体对象,因此上游的污染会随着河流流向进而影响到下游区域,尽管环保管理部门在河流污染防治上投入众多,但由于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一些工厂污染源多沿河布置,同时山区交通线路多沿河两岸建设也导致一些危废品运输过程中突发事故导致河流污染,因此一些下游的水源地和取水口容易由于上游河流污染而水质受到影响。
[0003]相关研究方面,关于河流污染物快速溯源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在污染发生时,如何快速沿着河道进行污染影响范围的确定方面及其信息响应方面案例较少,多是在事后的数学模型推演,其实用意义不大,地方管理部门在事故应急过程中还是更多依靠平常经验进行处置,而地方环境管理部门由于知识背景多以环境和化学类的居多,对流域总体概念理解不足。在污染影响范围确定上,宏观概念较少,导致在污染应急信息传播时,效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操作性较强,简单方便的河流污染范围粗略计算方法,在河流污染应急时,快速确定污染范围,并通知河流下游相应行政机构按照污染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如关闭取水口,禁止人员、牲畜取水等措施。
[0004]在相应GIS软件中,尽管有着各类河流网络溯源及流向分析软件,如ArcGIS软件的网络分析插件可以实现河流污染的范围追踪,但由于此类软件对数据的要求较高,均需要数据事先进行完整性检查,拓扑关系明确。同时此类软件在经费成本上较高,地方管理部门购置可能性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此类软件进行河流污染扩散模拟可能性不高。因此需要一种思路简明,对数据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的河流污染扩散方法来进行实践。
[0005]在河流污染应急处置过程中,上下游联动是重要步骤之一,需要污染事件处置者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告知下游可能的危险人口及利益受损方相关污染信息,以方便下游提早应对。在此过程中,污染扩散范围的精确性应让位于污染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只要求大致污染范围的确定,以方便行政部门的快速联动响应。因此在此过程中,如何快速确定污染范围及展示相应影响的行政单元是核心响应环节。
[0006]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页前端开始显示用户界面时,与服务器建立Socket连接,支持实时信息交互;
[0010]根据用户输入的点源污染点的坐标,确定距离污染点最近的河流r1;
[0011]对最近的河流r1进行分析,根据河流流向信息,确定河流出口点p1,将最近的河流r1的几何信息及属性信息推送到网页前端显示,并查询河流所属行政区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也推送到网页前端显示;
[0012]根据上述河流出口点p1,确定包含河流出口点的河段,循环对各河段进行搜索,根据河流流向,确定河段出口点。如果河段出口点与p1重复,表示此河段为已搜索河流的上游,则不继续搜索此河流,否则将此河段纳入结果集中,推送到网页前端显示,并查询河流所属行政区,也推送到网页前端显示;
[0013]而后由此河段出发,按上述搜索过程,搜索包含河段出口点的其它河流,并循环判断找到其河流出口点,确定河段是否为下游河段,并将下游河段信息及所属行政区信息继续推送到前端显示;
[0014]网页前端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河段信息及行政区信息后,解析信息,并将其按照河段及行政区分别使用不同渲染方式进行可视化;
[0015]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后台河流污染扩散追踪和网页前端可视化平台,模拟点源污染的突发污染事件情景,并针对河流污染扩散进行模拟,快速确定受影响的下游河段及行政区并进行网页端的数据可视化,随后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受影响的行政区信息,可以联系相应行政负责人,进行环境应急处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源污染河流污染扩散范围搜索方法的技术流程图;
[00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端由污染的河流获得所在的行政区,并将两个结果格式转换,发给前台网页端的详细技术流程图;
[001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台网页端与后台服务器的实时交互的总体技术流程图;
[001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页前端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空间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的起始状态效果示意图;
[002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页前端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空间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的最终结果状态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专利技术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2]实施例一:
[0023]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0024]S1、对污染点周边河流进行确定;
[0025]S2、对污染点下游追踪受影响的河流;
[0026]S3、根据受影响的河流计算受影响的行政区;
[0027]S4、将每次追踪到的受影响的河流与行政区信息实时传送至用户端可视页面进行
动态显示。
[0028]在S1步骤中,根据用户在前端页面中地图输入界面中点击输入的污染地点的位置,获得该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将经纬度信息发送到后台服务器;
[0029]然后如图1所示,后台服务器,根据获得的经纬度信息,以默认的距离参数,建立位置缓冲区,获得缓冲区的面状多边形几何信息,再以此信息去过滤河流图层,获得与面状多边形有交叉的河流列表;
[0030]如果河流列表的数量>1,则针对列表中的每条河流,计算河流与污染点的距离,最后进行距离大小排序,获得距离最近的河流的ID编号信息,进而获得河流图层中存放的河流对象空间信息及几何信息。
[0031]在S2步骤中,将S1中获得的距离污染点最近的河流的信息,将信息中的河流ID编号信息加入到河流结果列表中,并将河流ID编号信息加入到需要进行搜索的列表中,开始针对需要进行的搜索列表中存放的每一个河流ID号进行以下搜索过程;
[0032]对河流结果列表中存放的河流列表,对每条河流长度的,从河流图层中获得根据河流列表中存放的河流ID号,获得各河流的长度,并进行汇总,获得河流结果列表中的河流总长度;
[0033]检测河流结果列表中的河流总长度是否已经超过限制结果的长度,如果超过,则不执行下面操作,返回搜索列表;
[0034]获得搜索的河流线状几何对象的两个端点信息,然后根据河流的流向信息来判断河流的出口点:如果河流流向为正向,即从河流几何对象的起始点p1流向终点p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对污染点周边河流进行确定;S2、对污染点下游追踪受影响的河流;S3、根据受影响的河流计算受影响的行政区;S4、将每次追踪到的受影响的河流与行政区信息实时传送至用户端可视页面进行动态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根据用户在前端页面中地图输入界面中点击输入的污染地点的位置,获得该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并将经纬度信息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获得的经纬度信息,以默认的距离参数,建立位置缓冲区,获得缓冲区的面状多边形几何信息,再以此信息去过滤河流图层,获得与面状多边形有交叉的河流列表;如果河流列表的数量>1,则针对列表中的每条河流,计算河流与污染点的距离,最后进行距离大小排序,获得距离最近的河流的ID编号信息,进而获得河流图层中存放的河流对象空间信息及几何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污染范围快速确定、分析及网页实时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步骤中,将S1中获得的距离污染点最近的河流的信息,将信息中的河流ID编号信息加入到河流结果列表中,并将河流ID编号信息加入到需要进行搜索的列表中,开始针对需要进行的搜索列表中存放的每一个河流ID号进行以下搜索过程;对河流结果列表中存放的河流列表,对每条河流长度的,从河流图层中获得根据河流列表中存放的河流ID号,获得各河流的长度,并进行汇总,获得河流结果列表中的河流总长度;检测河流结果列表中的河流总长度是否已经超过限制结果的长度,如果超过,则不执行下面操作,返回搜索列表;获得搜索的河流线状几何对象的两个端点信息,然后根据河流的流向信息来判断河流的出口点:如果河流流向为正向,即从河流几何对象的起始点p1流向终点p2,则p2为河流的出口点,如果河流流向为负向,即从河流几何对象的终点p2流向起始点p1,则p1为河流的出口点a1;根据河流出口点a1,与河流图层进行叠加,获得与这个河流出口点相交的所有河流对象的列表;对获得的河流列表,检测列表中的河流数量,如果数量为1,表示已经到河流的末端,可能是已经入海或者汇入比较大的水库或面状水体对象,则停止对这个河流列表的搜索,如果数量>1,将针对这个河流列表进行检测,如果河流列表中的某条河流的编号ID信息不在原搜索列表中,则将其加入搜索列表中,并针对此河流,如上述方法,根据河流的两个端点及河流流向信息,获得河流的出口点a2;检测出口点a2是否等于出口点a1,如果相等,则表示新搜索的河流是与原搜索的河流属于同级关系,共同在a1点汇合,不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锋林广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