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均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03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均压机构,包括按键、开设于所述按键上的均压孔,所述按键包括键体、连接于所述键体上的键杆,所述键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均压孔包括开设于所述键体上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外连孔,以及开设于所述键杆上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内连孔。如此,由于按键在壳体上的设置位置往往离佩戴部位的皮肤表面较远,因此可以大幅降低皮肤表面的体液浸入到均压孔内造成封堵的风险,保证均压气道顺畅,同时由于均压孔复用了按键的结构,因此无需额外占用壳体上的安装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所述。所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均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均压机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兴起,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部分使用频率较高的电子设备,通常设计成可穿戴结构,方便人们随身携带和使用。常见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耳机等。
[0003]目前,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普及,而且朝着智能化、轻薄化的趋势发展。为了获得更轻薄的设备,厂家通常采用更高集成度的小型化、微型化器件来设计与制造这些设备。以智能手环为例,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及智能穿戴类产品的技术进步,智能手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对讲通话、运动记录、身体状态监测、移动支付、来电闹钟提醒等功能已得到成熟应用。
[0004]具有声学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一般都设计有均压孔,以在外界气压变化时均衡设备内外的气压,从而让喇叭等发声部件的前后腔气压尽量保持均衡,以保证振动平衡。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其上设置的均压孔普遍位于壳体的下壳面,在佩戴时,壳体的下壳面与人体皮肤紧密接触,导致均压孔与皮肤的距离过近,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皮肤表面产生的汗液浸入到均压孔内,造成均压孔被液封、不透气的问题,进而出现均压失效、收音/播音效果差等情况。同时,均压孔的设计往往需要额外占用整机设备的结构空间,且需要在壳体内单独设计管道及贴附防水膜的平台等结构,导致壳体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受限于生产模具,难以制造加工。
[0005]因此,如何避免均压孔被皮肤表面体液浸封,保证均压气道顺畅,同时避免均压孔额外占用壳体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压机构,能够避免均压孔被皮肤表面体液浸封,保证均压气道顺畅,同时避免均压孔额外占用壳体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均压机构,包括按键和开设于所述按键上的均压孔,所述按键包括键体和连接于所述键体上的键杆,所述键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均压孔包括开设于所述键体上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外连孔,以及开设于所述键杆上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内连孔。
[0008]优选地,所述外连孔开设于所述键体的侧壁和/或底壁。
[0009]优选地,所述外连孔在所述键体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且各所述外连孔分别与所述空腔的周向上的对应位置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内连孔开设于所述键杆末端的端面和/或侧壁。
[0011]优选地,所述内连孔在所述键杆内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内连孔贯穿所述键体的底壁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按键还包括与所述键体的顶部密封连接、用于密闭所述空腔的盖板。
[0013]优选地,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均压孔的孔口处的防水透气膜。
[0014]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气膜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覆盖所述内连孔的孔口。
[0015]优选地,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和/或顶壁。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于其上的均压机构,其中,所述均压机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均压机构。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均压机构,主要包括按键和均压孔。其中,按键一般设置有多个,对应多种不同的控制功能,并且均连接在设备主体的壳体上,主要用于供用户进行按压操作。均压孔开设在至少一个按键上,主要用于将壳体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通过按键互相导通,从而使得壳体内部的气体与壳体外部的气体可以沟通至均衡,实现均压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将均压孔开设在按键上,一方面由于按键在壳体上的设置位置往往离佩戴部位的皮肤表面较远,因此可以大幅降低皮肤表面的体液(或其余液体)浸入到均压孔内造成封堵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均压孔复用了按键的结构,利用了按键原本在壳体上占用的空间,因此均压孔的存在无需额外占用壳体上的安装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均压机构,能够避免均压孔被皮肤表面体液浸封,保证均压气道顺畅,同时避免均压孔额外占用壳体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按键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21]图3为按键的纵切半剖视图。
[0022]其中,图1—图3中:
[0023]壳体—1,按键—2,均压孔—3,防水透气膜—4;
[0024]键体—21,空腔—22,键杆—23,盖板—24,外连孔—31,内连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均压机构主要包括按键2和均压孔3。
[0028]其中,按键2一般设置有多个,对应多种不同的控制功能,并且均连接在设备主体的壳体1上,主要用于供用户进行按压操作。
[0029]均压孔3开设在至少一个按键2上,主要用于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通过按键2互相导通,从而使得壳体1内部的气体与壳体1外部的气体可以沟通至均衡,实现均压效果。
[003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均压孔3开设在按键2上,一方面由于按键2在壳体1上的设置位置往往离佩戴部位的皮肤表面较远,因此可以大幅降低皮肤表面的体液(或其余液体)浸入到均压孔3内造成封堵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均压孔3复用了按键2的结构,利用了按键2原本在壳体1上占用的空间,因此均压孔3的存在无需额外占用壳体1上的安装空间。
[0031]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均压机构,能够避免均压孔3被皮肤表面体液浸封,保证均压气道顺畅,同时避免均压孔3额外占用壳体1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壳体1上同时设置有多个按键2的情况下,均压孔3可以仅开设在其中一个按键2上,也可以开设在部分按键2上或所有按键2上,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壳体1内外的均压气道全被封堵的风险,保证即使在因意外情况导致部分按键2上的均压孔3被封堵时,也可以通过其余按键2上的均压孔3进行均压。
[0033]此外,由于按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2)和开设于所述按键(2)上的均压孔(3),所述按键(2)包括键体(21)和连接于所述键体(21)上的键杆(23),所述键体(21)内开设有空腔(22),所述均压孔(3)包括开设于所述键体(21)上并与所述空腔(22)连通的外连孔(31),以及开设于所述键杆(23)上并与所述空腔(22)连通的内连孔(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孔(31)开设于所述键体(21)的侧壁和/或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孔(31)在所述键体(21)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且各所述外连孔(31)分别与所述空腔(22)周向上的对应位置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孔(32)开设于所述键杆(23)末端的端面和/或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凯赵天磊徐敏龙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