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490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包括燃油箱本体、燃油泵、通气阀和隔离阀,所述燃油箱本体与下车体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燃油箱本体围设形成有容纳油液的第一空腔,所述燃油泵和所述通气阀分别在所述燃油箱本体的顶部左侧和中央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隔离阀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燃油箱本体的右侧位置处,所述隔离阀和所述通气阀的顶部可启闭式连通,所述燃油箱本体的后侧立面设置有加油口,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所述加油口与所述加油管可启闭式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结构简单、实现了耐高压性能、极大的降低了工艺要求、降低了开发成本和零件成本、解决金属油箱晃动异响缺点。异响缺点。异响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燃油箱材质分为金属和塑料两类,两种材质规格如下:金属油箱一般采用可深冲的冷轧钢板,上壳体厚0.8mm,下壳体采用1.0mm;因金属材质对油箱内液体晃动异响屏蔽效果较差,金属油箱往往存在燃油晃动异响问题;塑料油箱通常采用六层共挤HDPE/EVOH/HDPE,平均厚度5mm。
[0003]混动车型由于发动机工作的时间比传统燃油车要少,对炭罐的冲洗量不足,所以采用常规油箱的话,燃油蒸汽很容易击穿炭罐排出到大气,造成蒸发排放不满足国六法规的排放要求,因此混动车型需要长期封闭油箱,其内部压力往往≥20Kpa。现有技术的普通燃油箱的内部压力一般在

7Kpa至7Kpa之间,在耐压方面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需要;塑料高压油箱则需要采用2K技术,在其内部增加大量支撑,因技术条件高、供应商资料极少、技术不成熟和开发成本极高,进而导致塑料高压油箱的价格极高,市场应用不易推广。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箱本体、燃油泵、通气阀和隔离阀,所述燃油箱本体与下车体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燃油箱本体围设形成有容纳油液的第一空腔,所述燃油泵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燃油箱本体的顶部左侧位置处且所述燃油泵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空腔可启闭式连通,所述通气阀密封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燃油箱本体的顶部中央位置处且所述通气阀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空腔可启闭式连通,所述隔离阀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燃油箱本体的右侧位置处,所述隔离阀和所述通气阀的顶部可启闭式连通,所述燃油箱本体的后侧立面设置有加油口,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所述加油口与加油管可启闭式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本体在所述加油口对应位置处密封可拆卸式固定有阻油阀,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所述阻油阀与所述加油管可启闭式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阀和所述通气阀的顶部之间设置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三个端口分别与所述隔离阀、所述通气阀的顶部和循环管的前侧端部可启闭式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悬置的第一防浪板,所述第一防浪板的顶部与所述燃油箱本体的顶部两层式固定,所述第一防浪板由所述燃油箱本体的顶部纵向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空腔的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压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还设置有悬置的第二防浪板,所述第二防浪板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允峰唐基荣徐靖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