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小美专利>正文

一种车型锁牌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18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型锁牌拉头,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上下翼板之间位于前端部的位置设有连接柱,所述上翼板上表面设有一下凹的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轴接座,第一轴接座上安装有第一拉牌;凹槽内设有第二轴接座,所述第二轴接座上安装有第二拉牌;本新型的车型锁牌拉头,兼顾美感和实用的设计,将拉牌设计为外形的组成之一,在不使用拉牌功能时,将拉牌盖合锁定,整个拉头产品呈现为美感的车型外形,当需要使用时,再解锁拉牌使用,方便实用。便实用。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型锁牌拉头


[0001]本技术属于拉链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型锁牌拉头。

技术介绍

[0002]拉链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物品,通常见于衣物箱包上。拉链通常包括左右布带,以及沿左右布带相对侧设置的拉链牙,以及用于拉开/拉合拉链牙的拉头。现有技术中,拉头通常包括上下翼板以及之间的Y形合链通道,左右布带穿过Y形合链通道,当拉头向前拉动时,拉链拉合,当拉头向后移动时,拉链拉开。为了方便手持拉动拉头,通常在上翼板上安装一个拉牌,通过拉牌的牵引拉动拉头。现有即使的拉头的拉牌,通常都是一端活动安装于拉头上的,拉牌另一端可围绕安装端自由摆动,且拉牌通常只有一片,其长度一般大于拉头本体。如现有专利CN201210234502.1所示,为一种常规的拉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拉头结构,具体是一种车型锁牌拉头。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型锁牌拉头,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上下翼板之间位于前端部的位置设有连接柱,上下翼板以及连接柱之间形成供拉链布带穿过的Y形合链通道;
[0005]所述上翼板上表面设有一下凹的凹槽,凹槽一端靠近上翼板后端部,凹槽另一端朝上翼板的前端部延伸并超过上翼板的中部;
[0006]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轴接座,且位于上翼板的中部;
[0007]所述第一轴接座上安装有第一拉牌,第一拉牌包括一对臂部,臂部的前端设有与第一轴接座连接的第一转轴,臂部的后端设有一卡轴,卡轴和第一转轴均一体成型于所述一对臂部之间;第一拉牌还包括盖部,盖部连接于臂部的后端并沿后方延伸并遮盖于凹槽上;
[0008]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二轴接座,且位于凹槽内的前端;
[0009]所述第二轴接座上安装有第二拉牌,第二拉牌为一个整体的遮盖于凹槽上的盖板,盖板的前端设有与第二轴接座连接的第二转轴,盖板的后端设有一C形扣;将第二拉牌朝后转动至遮盖于凹槽上时,盖板后端遮盖于所述第一拉牌的一对臂部之上,且盖板后端的C形扣扣在所述第一拉牌的卡轴上,使第一拉牌和第二拉牌相对锁定盖合于凹槽上;
[0010]所述第二拉牌的盖板为曲面盖板,在第二拉牌和第一拉牌均盖合的状态下,曲面盖板的前端与上翼板上表面对齐,其后端则延伸升高,高于上翼板上表面;所述第一拉牌盖部的前端与所述盖板后端对齐,盖部后端的高度则逐渐延伸降低至与上翼板上表面对齐。
[0011]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后端上侧还设有一凸起的推块,自后向前推动推块,使C形扣脱扣并抬起所述第二拉牌向前翻转。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接座为一对铆合孔,安装时,将第一转轴放置于铆合孔内,之后再对铆合孔压合。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接座为一对相对的耳孔,所述第二转轴为两个同轴设置的短轴,两个短轴分别朝向两侧并扣入所述耳孔内。
[0014]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一贯穿上翼板上下方的穿孔,穿孔连通至合链通道内。
[0015]优选的,所述上翼板的侧面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凹凸纹。
[0016]优选的,所述上翼板前后长度大于下翼板。
[0017]优选的,所述下翼板的侧面设有挡板。
[0018]本新型的车型锁牌拉头,兼顾美感和实用的设计,拉牌是拉头产品必不可少的部分,常规的拉牌与拉头之间仅是普通的铰接关系,没有关联的设计。同时传统的拉头外形设计也受拉牌的影响和破坏。本新型的拉头,将拉牌设计为拉头外形的构造部分,拉牌是外形的组成之一,变破坏为助力,在不使用拉牌功能时,将拉牌盖合锁定,整个拉头产品呈现为美感的车型外形,当需要使用时,再解锁拉牌使用,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拉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拉头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拉头中拉牌半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拉头中拉牌全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拉头中上翼板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拉头中上翼板表面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拉头中两个拉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型锁牌拉头,一种车型锁牌拉头,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翼板1和下翼板2,上下翼板之间位于前端部的位置设有连接柱23,上下翼板以及连接柱之间形成供拉链布带穿过的Y形合链通道3,上翼板1前后长度大于下翼板2,下翼板2的侧面设有挡板21。
[0028]所述上翼板1上表面设有一下凹的凹槽11,凹槽11一端靠近上翼板1后端部,凹槽11另一端朝上翼板的前端部延伸并超过上翼板的中部。
[0029]所述凹槽11内设有第一轴接座,且位于上翼板的中部;如图5所示,第一轴接座为一对铆合孔15,安装时,将第一转轴53放置于铆合孔15内,之后再对铆合孔15压合,在铆压机的压力作用下,每个铆合孔的两个铆柱的上端向中间聚拢形成孔。
[0030]第一拉牌5包括一对臂部52,臂部52的前端设有与第一轴接座铰接的第一转轴53,臂部 52的后端设有一卡轴51,卡轴51和第一转轴53均一体成型于所述一对臂部52之间;第一拉牌5还包括盖部54,盖部54连接于臂部52的后端并沿后方延伸并遮盖于凹槽11上。
[0031]所述凹槽11内设有第二轴接座,且位于凹槽内的前端;第二轴接座为一对相对的耳孔 14,所述第二转轴42为两个同轴设置的短轴,两个短轴分别朝向两侧并扣入所述耳孔14 内。
[0032]第二拉牌4为一个整体的遮盖于凹槽上的盖板44,盖板44的前端设有与第二轴接座连接的第二转轴42,盖板44的后端设有一C形扣45;将第二拉牌4朝后转动至遮盖于凹槽11上时,盖板44后端遮盖于所述第一拉牌的一对臂部52之上,且盖板44后端的C形扣45扣在所述第一拉牌的卡轴51上,使第一拉牌5和第二拉牌4相对锁定盖合于凹槽11上。
[0033]所述盖板44的后端上侧还设有一凸起的推块48,自后向前推动推块48,可使C形扣45脱扣并抬起所述第二拉牌4向前翻转。
[0034]所述第二拉牌4的盖板为曲面盖板,在第二拉牌4和第一拉牌5均盖合的状态下,曲面盖板的前端与上翼板上表面对齐,其后端则延伸升高,高于上翼板上表面;所述第一拉牌盖部的前端与所述盖板后端对齐,盖部后端的高度则逐渐延伸降低至与上翼板上表面对齐,这样的设计利用两个拉牌的组合使得整个拉头呈现出美感的车型外观。
[0035]所述凹槽内设有一贯穿上翼板上下方的穿孔,穿孔连通至合链通道内。
[0036]优选的,所述上翼板的侧面设有若干半圆形的凹凸纹9,除了起到防滑、易拿捏作用外,凹凸纹9呈像汽车的轮子造型。
[0037]本实施例的车型锁牌拉头,兼顾美感和实用的设计,拉牌是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型锁牌拉头,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上下翼板之间位于前端部的位置设有连接柱,上下翼板以及连接柱之间形成供拉链布带穿过的Y形合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上表面设有一下凹的凹槽,凹槽一端靠近上翼板后端部,凹槽另一端朝上翼板的前端部延伸并超过上翼板的中部;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轴接座,且位于上翼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轴接座上安装有第一拉牌,第一拉牌包括一对臂部,臂部的前端设有与第一轴接座连接的第一转轴,臂部的后端设有一卡轴,卡轴和第一转轴均一体成型于所述一对臂部之间;第一拉牌还包括盖部,盖部连接于臂部的后端并沿后方延伸并遮盖于凹槽上;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二轴接座,且位于凹槽内的前端;所述第二轴接座上安装有第二拉牌,第二拉牌为一个整体的遮盖于凹槽上的盖板,盖板的前端设有与第二轴接座连接的第二转轴,盖板的后端设有一C形扣;将第二拉牌朝后转动至遮盖于凹槽上时,盖板后端遮盖于所述第一拉牌的一对臂部之上,且盖板后端的C形扣扣在所述第一拉牌的卡轴上,使第一拉牌和第二拉牌相对锁定盖合于凹槽上;所述第二拉牌的盖板为曲面盖板,在第二拉牌和第一拉牌均盖合的状态下,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美
申请(专利权)人:邱小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