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摆长测重力加速度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047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变摆长测重力加速度仪,属于物理教学实验仪器。该测重力加速度仪包括带游标的高度尺、夹线器、光电门、电子计时器和重锤,利用摆长差测量g值,误差小,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很方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可变摆长测重力加速度仪,属于教学物理实验仪器。目前,在普通物理实验中,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是一个重要且基本的实验,常用的有气垫导轨、落体仪、单摆等方法测量g值,单摆的方法最简单,但由于摆长L不易测准,使得g值的测量结果误差大;用气垫导轨、落体仪测量重力加速度时,由于仪器本身结构的影响,也都测不准,误差远大于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另外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还有复摆和可逆摆,也都因为制造工艺所限,测量误差约为±3cm。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包括带游标的高度尺、夹线器、光电门、电子计时器和重锤的可变摆长测重力加速度仪,这种测重力加速度仪误差小。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如下技术方案该可变摆长测重力加速度仪,包括带游标的高度尺、夹线器、光电门、电子计时器和重锤,与高度尺身平行的固定柱与横梁起对高度尺的稳定作用,游标伸出端装夹线器,夹线器由两片金属组成,悬丝靠金属上的螺钉夹紧在两片金属中间,悬丝上端固定在横梁一端,悬丝下端吊有重锤,重锤上方设有光电门,光电门与电子计时器相连。本技术的特点是利用摆长差测量g值,即简便又易行,且测量误差小,误差只有±0.4cm。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附图说明图1给出。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结构为横梁1、固定柱2、高度尺3、微调器4、游标5、悬丝6、夹线器7、光电门8、重锤9、高度尺底座10、电子计时器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这种可变摆长测重力和速度仪,包括带游标5的高度尺3、夹线器7、光电门8、电子计时器11和重锤9,与高度尺身平行的固定柱2与横梁1起对高度尺的稳定作用,游标伸出端装夹线器,夹线器由两片金属组成,悬丝6靠金属上的螺钉夹紧在两片金属中间,悬丝上端固定在横梁一端,悬丝下端吊有重锤,重锤上方设有光电门,光电门与电子计时器相连。实验时,首先利用重锤和悬丝调整仪器的重直度,调整方法在仪器的底座下加垫片,开始测量时,将夹线器上的螺钉松开,把夹线器移至尺身约50cm处,精读游标,确定此时夹线器的准确位置,调紧夹线器,这时形成一摆长为L1(夹线器下表面至重锤重心的距离)的单摆,调好计时器,使单摆摆动起来,摆动角度于小5°,等摆动稳定后,由计时器测出周期T1,然开松开夹线器,并将夹线器下移h,h为5-45cm,此时形成一摆长为L2的单摆,再调好计时器,使单摆动起来,此时又将得到第二个周期T2,于是由单摆周期的公式得到T1=2πL1g]]>T2=2πL2g]]>两式联立可解出重力加速度g=4π2(L1-L2)T12-T22]]>=4π2hT12-T22]]>因此而得到所测的g值,误差只有±4cm。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摆长测重力加速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游标的高度尺、夹线器、光电门、电子计时器和重锤,与高度尺身平行的固定柱与横梁起对高度尺的稳定作用,游标伸出端装夹线器,夹线器由两片金属组成,悬丝靠金属上的螺钉夹紧在两片金属中间,悬丝上端固定在横梁一端,悬丝下端吊有重锤,重锤上方设有光电门,光电门与电子计时器相连。专利摘要一种可变摆长测重力加速度仪,属于物理教学实验仪器。该测重力加速度仪包括带游标的高度尺、夹线器、光电门、电子计时器和重锤,利用摆长差测量g值,误差小,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很方便。文档编号G09B23/00GK2323374SQ9820038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继元 申请人:北京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摆长测重力加速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游标的高度尺、夹线器、光电门、电子计时器和重锤,与高度尺身平行的固定柱与横梁起对高度尺的稳定作用,游标伸出端装夹线器,夹线器由两片金属组成,悬丝靠金属上的螺钉夹紧在两片金属中间,悬丝上端固定在横梁一端,悬丝下端吊有重锤,重锤上方设有光电门,光电门与电子计时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