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92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所述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设置于锌模输送线与锌锭输送线之间,包括脱模装置、接收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机架、脱模气缸、振打锤、护板;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锭机架、接锭摆臂、接锭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锌锭铸造过程中脱模、接收的流程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对设备的损害大等技术问题。对设备的损害大等技术问题。对设备的损害大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锌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锌冶炼行业的锌锭铸造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人工锤击锌模的方式进行锌锭脱模,此方法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锌模的消耗量大,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较大。也有某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作用力式锌锭脱模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所需的锌锭模具由锌锭成型腔与模芯组成,结构复杂、锌模成本高,且仍需人工协助。
[0003]锌锭脱模后由接收装置接收至输送辊道,再由输送辊道送至自动机器人的抓取工位上,由机器人自动码垛,锌锭的整齐可靠是实现机器人自动码垛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锌锭的接锭装置基本实现自动化,有垂直接收锌锭,也有铰接旋转接收锌锭,借助气动或液压将锌锭接收到输送辊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锌锭的落点方向是随机的,不整齐;巨大的冲击力对设备的损害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锌锭铸造过程中脱模、接收的流程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对设备的损害大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
[0005]一种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设置于锌模输送线与锌锭输送线之间,包括脱模装置、接收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机架、脱模气缸、振打锤、护板,所述脱模机架设于靠近所述锌模输送线终点端的位置,所述脱模气缸设于所述脱模机架、其活动端设有所述振打锤并指向所述锌模输送线,所述护板为弧形结构,其一端固定于所述脱模机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锌模输送线的竖直下方;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锭机架、接锭摆臂、接锭气缸,所述接锭机架设于所述锌模输送线的竖直下方、设于靠近所述锌锭输送线起点端的位置,所述接锭摆臂设于所述接锭机架靠近所述锌模输送线的一面,其一端与所述接锭机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锭气缸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接锭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接锭机架活动连接。
[0006]在本技术提供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脱模机架为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脱模气缸以伸缩方向与其垂直的角度设置,活塞杆指向所述锌模输送线的导轮中点;包括两组所述脱模气缸、所述振打锤,对称设于所述立杆的同一高度。
[0007]在本技术提供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振打锤远离所述脱模气缸的端面为弹性材料。
[0008]在本技术提供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护板的弧形内侧设有多个滚筒,沿所述护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并排布置,其轴向与所述锌模输送线的导轮的轴向平行。所述护板靠近所述接锭摆臂的运动范围,但不与其重叠,所述
护板远离所述脱模机架的一端的延长线与其运动范围重叠。
[0009]在本技术提供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锭机架为水平平台,所述接锭摆臂一端与所述接锭机架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设有接锭板,中部与所述接锭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转轴连接,转轴均与所述锌模输送线的导轮的轴向平行。所述接锭板与所述接锭摆臂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7
°
,所述接锭板远离所述脱模装置的一侧边垂直的设有限位挡板。
[0010]在本技术提供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弧形的接锭滑道,其一端固定于述锌锭输送线的机架两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接锭机架的竖直上方。所述接锭滑道靠近所述接锭摆臂的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处内侧的边缘靠近所述接锭摆臂的运动范围,且不与其重叠。所述接锭滑道在远离所述接锭机架的一面设有对中限位装置,包括两条对称的设置于开口处两侧的对中限位挡板。
[00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实现了脱模、接收这一流程的自动化,且结构简单稳定、不需要模芯,脱模成功率在99%以上。所述接收装置可实现锌锭落点方向统一整齐,极大降低对设备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中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1中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请同时参阅图1、图2,分别是本技术提供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1在两种运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锌模输送线2、脱模装置3、接收装置4、锌锭输送线5。所述锌模输送线2、所述锌锭输送线5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一致,便不再赘述。
[0018]请参阅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1中所述脱模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脱模装置3包括脱模机架31、脱模气缸32、振打锤33、护板34、滚筒35。
[0019]所述脱模机架31为竖直设置的立杆,设于靠近所述锌模输送线2右端的位置。在其右侧靠上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脱模气缸32的平台,其上以与所述脱模机架31垂直的角度设有所述脱模气缸32的缸体,二者之间通过转轴连接,避免振打过程中产生的侧向的冲击引起气缸损坏。所述脱模气缸32左端为设有所述振打锤33的活塞杆,正对着所述锌模输送线2的导轮中心,右端设有与安装平台连接的缓冲连杆。两组所述脱模气缸32对称的所述脱模机架31的两侧。所述振打锤33的左端面设有一层缓冲橡胶层。
[0020]所述护板34为弧形结构,其顶端固定于所述脱模机架31,下端逐步向下并向左延伸,形成弧形的同时不与所述锌模输送线2产生磕碰。在弧形的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之间连
接有多条所述滚筒35。
[0021]请参阅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1中所述接收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接收装置4包括接锭机架41、接锭摆臂42、接锭板43、接锭气缸44、接锭滑道45。所述接锭机架41为水平设置的平台,其左端垫高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接锭摆臂42的左端,靠近左端的位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接锭气缸44的缸体。所述接锭摆臂42的中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接锭气缸44的的活塞杆连接,右端设有所述接锭板43。所述接锭板43向左下方倾斜,与所述接锭摆臂42之间的夹角为27
°
,且左端垂直的设有挡板。
[0022]所述接锭滑道45为弧形结构,其右端叉开为两部分,分别固定于所述锌锭输送线5的机架的两侧,左端向左并向上延伸。形成弧形结构与所述接锭摆臂42的运动范围存在部分重叠,因此在中间所述接锭摆臂42经过的区域设置开口供其通过。此外,在开口处的两侧设有由宽至窄逐步收缩的对中限位挡板,使锌锭的落点整齐。
[0023]具体实施时,产生锌锭的节拍为1块/9s,因此控制脱模气缸32以9s/次的频率工作。当有锌模随所述锌模输送线2运动至右侧竖直的位置时,所述脱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设置于锌模输送线与锌锭输送线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装置、接收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脱模机架、脱模气缸、振打锤、护板,所述脱模机架设于靠近所述锌模输送线终点端的位置,所述脱模气缸设于所述脱模机架、其活动端设有所述振打锤并指向所述锌模输送线,所述护板为弧形结构,其一端固定于所述脱模机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锌模输送线的竖直下方;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接锭机架、接锭摆臂、接锭气缸,所述接锭机架设于所述锌模输送线的竖直下方、设于靠近所述锌锭输送线起点端的位置,所述接锭摆臂设于所述接锭机架靠近所述锌模输送线的一面,其一端与所述接锭机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锭气缸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接锭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接锭机架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架为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脱模气缸以伸缩方向与其垂直的角度设置,活塞杆指向所述锌模输送线的导轮中点;包括两组所述脱模气缸、所述振打锤,对称设于所述立杆的同一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锤远离所述脱模气缸的端面为弹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锭自动脱模接收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弧形内侧设有多个滚筒,沿所述护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并排布置,其轴向与所述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波何俊刘金庭周南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